我們常常以為,投資虧錢,是因為市場波動太大,或者自己沒能抓住某次上漲的機會。但如果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真正決定輸贏的,並不是投資之後的操作,而是在投資之前就埋下了伏筆。幾乎所有最大的坑,都發生在投資之前。
第一個坑,是標的選錯。很多人定投,靠的是聽朋友一句話、看到新聞一則消息,覺得這個標的一定有前景。結果長期投下去,卻發現不但沒有漲,甚至慢慢跌到看不見底。這時候才驚覺,自己根本沒有想清楚,這家公司或者這個產品,究竟有沒有能力長期生存。比如說,若你定投的是 0050,背後代表台灣前 50 大公司,長期走勢和台灣經濟掛鉤,你能說得出它的邏輯;但如果你只是因為「別人都說會漲」就跟著買,那就是把錢交給運氣。
第二個坑,是沒有計劃。很多人開始定投時,沒有想過自己能長期投入多少錢,也沒想過什麼情況下要調整金額,更沒有清楚設定投資期限。結果一遇到收入不穩,就停扣;一看到市場下跌,就慌張停止。這種情況下,定投根本無法持續,自然也不可能累積出效果。其實,定投的力量來自於穩定和紀律,如果在開始之前沒有規劃,後面一定會半途而廢。第三個坑,是心態錯誤。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自己要長期定投,可是心裡想的卻是「短期翻倍」。於是只要市場漲得不夠快,就覺得定投沒用;只要市場下跌,就懷疑是不是騙局。這樣的矛盾心理,最後只會讓人動搖策略,該堅持的時候放棄,該等待的時候焦慮。定投的本質,本來就是慢慢累積,靠時間發揮複利效應。如果一開始沒有認清這個本質,那後面一定會覺得「不如去找更快的方法」。
反過來看,如果投資之前的功課都做好了,投資之後反而簡單。標的選對了,規劃清楚了,心態穩定了,那麼投資之後只需要每個月機械化地投入,不要因為漲跌而亂動。這個時候,決定勝負的就不是技巧,而是耐心和紀律。
所以,真正的陷阱不在市場本身,而在於你開始之前的準備。投資之前沒有做好功課,就像是帶著錯誤的地圖上路,走得越久,錯得越離譜。投資之前如果選對了標的,設計好計劃,調整好心態,那麼之後就只是和時間做朋友。如果投資之前就選錯了,後面再怎麼努力,也只是放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