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定期定額」投資,其實是幫我們抵抗人性的錯誤?
我們常常以為,投資最大的敵人是市場的不確定性。但真相是:投資最大的敵人,往往是我們自己的人性。
查理·芒格說過,人類的決策會受到各種心理偏誤影響,這些偏誤在投資裡尤其致命。而「定期定額」的投資方法,本質上就是一種設計精巧的「反人性工具」,幫助我們少犯錯。
那麼,人性會讓我們犯哪些錯?定投又是如何對應的呢?1. 從眾偏誤(Herding Bias) - 定投讓你自動逆勢買進
看到大家瘋狂搶進某支股票或 ETF,我們往往也會忍不住跟著買。這就是「追高」。問題是,群眾往往在高點最熱情,結果我們進場時也最危險。定投的設計剛好相反:無論市場高低,你都持續買進。
- 在高點,買得少。
- 在低點,反而買得更多。
這等於幫你把「逆勢買入」這件反人性的事,變成一種不需要思考的紀律。
2. 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 - 定投把痛苦拆小
人性的一大偏誤是:損失的痛苦,比獲利的快樂還要強烈。所以,很多人一看到虧損,就急著賣掉,反而鎖定了真正的損失。定投的好處是:
- 你不是一次把資金丟進市場,而是分批進場。
- 每一次小額買進,虧損帶來的痛苦都很小。
這種設計,等於把「一次大跌的痛苦」拆解成「可承受的小波動」,讓你能撐得更久。
3. 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Bias) - 定投避免「自以為是股神」
人類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斷力。賺到一次短期快錢,就覺得自己能「低買高賣」。但實際上,沒有人能長期準確預測市場。
定投就是承認自己沒辦法當股神。
- 我不需要猜市場的高低點。
- 我只需要堅持規律投入,把時間和複利交給市場。
這是一種「承認無知」的智慧。正如芒格所說:「要避免愚蠢,而不是追求聰明。」
4. 短視近利(Bias Toward Immediate Gratification) - 定投強迫你長期思考
人性總是想要快速結果。
今天投資,就想明天翻倍。這種心態讓無數人掉進短線投機的陷阱。
定投的特點是:
- 你必須持續 5 年、10 年甚至 20 年,才能看到真正的複利效果。
- 這種「延遲滿足」的設計,等於強迫你走向長期思維。
換句話說,定投幫你訓練了一種罕見的能力:耐心。
5. 避免不一致偏誤(Consistency Bias) - 定投用紀律取代固執
人類有一種傾向:做出選擇後,就算發現錯誤,也死不改口。
在投資裡,這往往表現為「死抱著虧損股,因為不想承認自己錯了」。
定投則是用「規律」取代「執念」。
- 你不需要愛上一支股票。
- 你只需要每月規律投入指數型基金(像台灣的 0050)。
這樣,你就不會被個別標的套牢,而是跟著市場的長期成長走。
6.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 定投幫你淡化市場噪音
新聞永遠在強調最新的漲跌:今天大漲 300 點!明天崩跌 500 點!
這些短期資訊容易讓人情緒化決策。
但定投的設計,讓你根本不需要天天盯新聞。 因為:無論市場如何,你的行為都一樣——繼續扣款。
總結:定投,就是一套「少犯錯」的投資機制
查理·芒格一再強調:投資成功的關鍵不是每次都正確,而是少犯錯。而定投,正是一種幫助普通人「自動規避人性錯誤」的策略:
- 它讓你避免追高殺低。
- 它把痛苦拆小,讓你能堅持更久。
- 它讓你承認自己不是股神,而是普通人。
- 它強迫你走向長期,抵抗短期誘惑。
這不是什麼神奇的致富捷徑,而是一套能讓你穩定走到終點的機制。真正的智慧,不是想著「怎麼贏過市場」,而是「怎麼少輸給自己的人性」。

查理·芒格一再強調:投資成功的關鍵不是每次都正確,而是少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