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中秋節專輯-4 西洋的月亮比較圓嗎?
當然沒有!西洋沒有「中秋月」的名稱,但對「滿月」有不同的名稱:
- Blue Moon(藍月)
- Pink Moon(粉紅月)
- Harvest Moon(收穫之月)

2016年中秋節攝於自家
🌕 Blue Moon(藍月)
- 「藍月」指的是在同一個月中出現的第二個滿月,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因此有「once in a blue moon(千載難逢)」這句俗語。
- 有時也指一季中出現的第四次滿月(一季通常只有三次滿月)。
顏色真的會變藍嗎?不會。月亮看起來仍是正常的黃色或白色,「藍月」是一個曆法上的名稱,與實際顏色無關。
請參考此篇:1961#40 - 〈Blue Moon〉 - The Marcels
🌸 Pink Moon(粉紅月)
- 「粉紅月」是每年4月的滿月名稱,來自於美國原住民和農民曆(The Old Farmer’s Almanac)。
- 並不表示月亮變成粉紅色。
由來:名稱來自北美早春盛開的野花“Moss Pink”(一種粉紅色的石竹花 Phlox Subulata),而不是月亮的顏色。
附註:
日本北海道的芝櫻(Shibazakura)的英文是Moss Phlox,也就是Moss Pink。 芝櫻是一種原產於北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為其開花時形狀像櫻花,且花莖像草一樣蔓延生長於地面,因此在日本被稱為芝櫻。
- 學名與英文名: 學名為 Phlox subulata,英文也稱為Moss Phlox 或Moss Pink。
- 花色: 因品種不同,花色有多種,包括粉紅、白色、紫色、紅色等,北海道的芝櫻公園常見的是粉紅色。
- 開花季節: 在北海道大約落在每年6月初開花,花期可達一個月以上。
- 特點: 是一種耐旱且耐寒的植物,適合在公路上、山坡和少雨地區種植。
- 代表景點: 北海道大空町的東藻琴芝櫻公園是相當知名的景點,漫山遍野的芝櫻形成壯觀的粉紅色花毯。

芝櫻公園

Moss Pink
🌾 Harvest Moon(收穫之月)
- 「收穫之月」是最接近秋分(約9月22–23日)那次的滿月。
- 在北半球通常出現在9月,有時是10月。
由來:在農業社會中,這個滿月會在日落時很早升起,提供額外的光線,幫助農民在夜間收割作物,因此被稱為「收穫之月」。
總結比較表:

🌙 歌曲名稱:Pink Moon
- 演唱者:Nick Drake
- 發行年份:1972 年
- 收錄專輯:《Pink Moon》(同名專輯)
- 曲風:民謠(Folk)、憂鬱抒情(Melancholic Acoustic)
- 時長:僅 2 分 04 秒,卻極具震撼力
- 創作背景:此曲是 Nick Drake 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主打歌,也是他音樂風格的極致體現
👤 歌手介紹:Nick Drake
- 全名:Nicholas Rodney Drake
- 出生/逝世:1948年 – 1974年,年僅26歲,英國
- 風格:低調的民謠詩人,以獨特的指彈吉他技巧、呢喃般嗓音與極簡編曲聞名
- 生前默默無聞:生涯三張專輯皆未熱賣,但在他去世後成為後世民謠音樂與另類搖滾的傳奇人物
🎶 歌曲內容與歌詞解析
🎵 I saw it written and I saw it say / Pink moon is on its way...
- 翻譯:我看到那樣寫著,我聽到有人說,粉紅月亮正悄悄來臨
- 意象解析:Pink Moon 並非字面上的天文現象,而是象徵一種柔和又不祥的預兆,有人認為暗示死亡、失落,或是靈魂的升華
🎵 None of you stand so tall / Pink moon gonna get you all
- 翻譯:沒有誰能站得夠高,粉紅月亮將帶走你們所有人
- 寓意:可解讀為生命無常、死亡平等(類似“Death comes for all”),也有人解釋為對現代社會虛假表象的反諷與警告
🎼 音樂風格與演出特色
- 🎸 吉他彈奏:採用開放調弦法(open tuning),節奏輕柔卻充滿張力
- 🎤 唱腔風格:幾近耳語、內斂至極,宛如在午夜自語
- 🎹 編曲:全曲僅有原聲吉他與淡淡的鋼琴點綴,無伴奏人聲與和聲
- 🎧 聽感:簡潔極致,卻令人反覆回味,有種不可名狀的哀傷與寧靜
📀 專輯《Pink Moon》特色
- 為 Nick Drake 生前最後的專輯
- 沒有任何宣傳或巡演,錄音僅用兩晚完成
- 前兩張專輯有弦樂與鼓等編制,《Pink Moon》是完全純粹的個人內省錄音
- 全輯僅 28 分鐘,但被譽為「短小精緻的孤獨聖經」
📈 後世影響與再發現
- 被電影(如《Garden State》)、影集與獨立音樂愛好者奉為「心靈療傷」必聽作品,成為許多音樂人學習極簡情感表達的範本
- 1999 年:Pink Moon 因一支 Volkswagen 廣告被重新帶入大眾視野,專輯銷量激增
📌 小知識
- Nick Drake 生前從未在公開場合演唱《Pink Moon》
- 他留下的筆記與日記皆顯示出對孤獨、存在與死亡的深刻思考
- 有評論形容這首歌為「最寧靜也最傷感的世界終結之歌」
🎧 推薦搭配聆聽時機:
- 一個人深夜戴上耳機
- 長時間通勤或在窗邊看雨
- 心情低潮或尋求心靈整理時
💭 總結
《Pink Moon》不只是一首歌,它像是 Nick Drake 留給這個世界的一封極簡遺書,沉靜、神秘、詩意,卻讓人在最安靜處感受到最深的震撼。
🌾 歌曲名稱:Harvest Moon
- 演唱者/創作者:Neil Young
- 發行年份:1992 年
- 收錄專輯:《Harvest Moon》
- 風格:鄉村搖滾(Country Rock)、民謠(Folk Rock)、成人當代(Adult Contemporary)
- 時長:5 分 3 秒
- 製作人:Neil Young 與 Ben Keith
👤 歌手介紹:Neil Young
- 出生地:加拿大,後移居美國發展
- 風格與地位:
- 被譽為「搖滾詩人」、「民謠教父」
- 樂風橫跨搖滾、民謠、鄉村、電子、垃圾金屬
- 具強烈的社會意識與反戰立場,也深具內省情感力量
- 代表作品:
- 《Heart of Gold》
- 《Old Man》
- 《Rockin’ in the Free World》
- 《The Needle and the Damage Done》
🎶 歌詞與主題解析:〈Harvest Moon〉
🌕 主題核心:成熟的愛、溫柔的堅持與歲月的共舞
與青澀的戀愛不同,這首歌像是寫給一位共同走過歲月的愛人,對方也許已不再年輕,但那份深沉的愛依然閃爍在「豐收之月」的銀光下。
🎵 Because I’m still in love with you / I want to see you dance again
Because I’m still in love with you / On this harvest moon
因為我仍深愛著妳 / 我想再次看妳跳舞
在這豐收之月的夜晚 / 我仍深深地愛著妳
- 這段副歌極其動人,溫柔又誠懇
- 豐收之月(Harvest Moon)象徵 秋天、成熟、歲月感、豐盛回顧、愛情的延續
🎵 When we were strangers / I watched you from afar
When we were lovers / I loved you with all my heart
當我們還是陌生人 / 我遠遠地注視妳
當我們成為戀人 / 我用盡全部的心去愛妳
- 💬 歌詞回憶愛情初始的懵懂,與後來全心投入的歷程
- 充滿懷舊氣息,卻又沒有悲傷,是對當下愛情的珍惜與感激
🎼 音樂編曲特色
- 🎸 吉他彈奏:柔和指彈原聲吉他為主,營造寧靜秋夜氛圍
- 🪕 鄉村樂器:Banjo、口琴、弦樂悄悄進入,強化懷舊與鄉村情調
- 🎤 女和聲:由
Linda Ronstadt
輕聲合唱,增添溫柔與陪伴感 - 🎧 整體氛圍:如晚風吹過,溫暖又略帶涼意,非常適合深夜靜聽
📈 歌曲成就與評價
- 美國《告示牌》成人當代榜前10名
- 被許多樂評譽為 Neil Young 最溫柔的情歌之一
- 是婚禮、紀念日、銀婚等場合常被選用的經典歌曲
- 被《Rolling Stone》、《Pitchfork》等列為「成熟愛情最佳情歌」之一
📝 小知識
- 這首歌被視為1972年專輯《Harvest》的精神續作,兩張專輯間隔整整 20 年
- 《Harvest Moon》專輯被認為是 Neil Young 對過往、愛情、人生階段的完整回顧
- 在 MTV Unplugged(1993)演出此曲,被譽為全場最動人的段落
💭 總結
《Harvest Moon》是一首獻給「時間洗鍊後的愛情」的情歌,在簡潔的詞句中充滿深情、感激與包容。它不是燃燒的熱戀,而是微光中依然牽手的溫柔。無論你身在愛情的哪個階段,都能在這首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