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統籌建議
殯儀統籌(或稱喪葬規劃)是人生大事,需要細心安排,以確保親人最後一程莊重、順利。以下根據香港常見的傳統漢人殯葬習俗,整理出實用建議。整個流程通常需7-14天,建議盡早預先規劃(如購買殯葬保險或預立醫療決定),以減輕家屬負擔。香港法例(如《生死登記條例》)要求離世後14日內辦理死亡登記,火葬為主流選擇(土葬需特別許可)。以下分步驟說明,並附上注意事項。
1. 初步準備與通知(離世當天或前)
- 確認死亡事實:若在醫院或自宅,取得醫學證明書(表格18)及醫生證明書(表格2)。若為非自然死亡,需死因裁判官簽發文件,並可能報警處理。
- 通知親友與單位:列出聯絡清單,透過電話或訊息通知。同時聯絡殯儀公司(建議預先選好持牌殮葬商,如永善殯儀或傳承殯儀)。
- 遺體接運:安排專業接運車,將遺體移至殯儀館。費用約HK$5,000-10,000。
- 申請文件:辦理死亡登記(免費,於食物環境衛生署、入境事務處或衛生署聯合辦事處),申領死亡證(每份HK$140本地領取)。可委託殯儀公司代辦。
- 建議:若有預先身後事計畫書,立即執行;否則,家屬可召開家庭會議討論風格(傳統、環保或簡約)。若為外籍人士,需通知領事館。
2. 守靈與喪禮安排(第1-7天)
- 守靈期:通常在殯儀館舉行3-7天,家屬輪班守靈。準備靈堂佈置,包括遺照、花圈、香燭。
- 儀式流程:
- 入殮:為遺體更衣、化妝(專業禮儀師負責)。
- 設靈:安放棺木,進行拜祭。
- 告別式:邀請親友致哀,可加入宗教儀式(如佛教超度或道教法事)。
- 預算考量:守靈期每日費用約HK$10,000-20,000,包括場地與餐飲。總預算視規模而定,中小型約HK$100,000-300,000;簡約「院出」服務約HK$12,000-18,000。
- 建議:選擇環保棺木或綠色殯葬(如綠葬或骨灰撒海),減少環境負擔;若為基督教或天主教,可簡化傳統儀式。香港有7大殯儀館(如鑽石山殯儀館、寶福山禮堂),可租用。
3. 出殯與火化(第7-10天)
- 出殯日:抬棺遊街(傳統習俗,可省略),然後火化。需預約火化爐(如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平日較便宜,費用約HK$1,200)。
- 火化後:拾骨入罈,或直接海葬/樹葬/撒灰於指定海域或紀念花園。
- 建議:火化需預付並線上申請(FEHB 135表格);確認火化時間(輪候期可達數週)。
4. 後續事宜(第10天後)
- 安葬或寄放:選擇公營骨灰龕位(標準HK$2,400、大型HK$3,000)或私營(數萬元起);土葬公墓約HK$3,200,但6年後需掘出。
- 法律手續:辦理遺產繼承、稅務(委託律師);若需運送骨灰海外,無需特別許可但需證明文件。
- 追思會:可於周年或清明舉行,轉化悲傷為紀念。
- 建議:購買身後事保險,涵蓋禮儀與安置費用;可使用食物環境衛生署的互聯網紀念服務建立網頁追思。
喪禮禁忌與禮儀注意事項
類別建議與禁忌服裝直系親屬穿孝服(黑白衣);避免紅色、綠色、紫色、鮮豔黃色衣物。出席者穿深色素服,女士淡妝、無大飾品。
吉儀/帛金親友送HK$1,200、2,200等吉數;家屬回以吉儀答謝。勿留存,使用於捐款或交通。現場行為禁哭鬧、拍照錄影(除經同意);靈堂禁煙酒、孕婦慎入。
長輩勿拜年輕逝者。中途離開需儀式後致意。
飲食守靈期素食為主;避免圓滿食物(如蛋圓)象徵圓滿結束。
回家前可過火盆或洗身潔淨。數字避免4(死);用3、6、9等吉數。傳統儀式多以3次為單位。
額外Tips
- 預先規劃:年輕時可立「預立醫療決定」或購買殯葬基金,減輕家屬壓力。
- 選擇服務商:優先持牌殯儀公司,提供一條龍殯儀服務(從接運到安葬)。
- 文化差異:若為原住民或外籍,流程可調整;環保殯葬(如綠葬)越來越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