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在解決什麼問題?
你想用「合約網格機器人」賺波動,但又擔心:
- 會不會爆倉?
- 本金要放多少?槓桿要開幾倍?
- 區間怎麼選、格數怎麼切?
- 保證金要留多少才睡得著?
- 一天大概能賺多少?手續費與資金費率會不會吃掉利潤?
下面我用現在價格直接做範例,從「怎麼開 → 怎麼守 → 怎麼算 → 怎麼優化」一步一步講清楚。你可以直接照表操課,再依自己的風格微調。
一、先把核心觀念釐清
1) 什麼是「合約網格機器人」
- 在你設定的價格區間內,自動掛買單與賣單形成網格,當價格上下震盪就吃差價。
- 與現貨網格不同:使用槓桿合約(USDT 本位常見),資金效率高,但若設計不當會被強平。
2) 能不能「放心擺著」的關鍵
- 區間夠寬(容得下日常與非常態波動)
- 格數合理(流暢成交、別過度密集)
- 保證金足(安全墊厚,才不怕插針)
- 槓桿不貪(有效率,但別追命)
- 成本可控(手續費、資金費率、滑點)
二、現在價格下,怎麼一步步開一組「能擺著跑」的 ETH 合約網格?
參考價:ETH ≈ 4,029 USDT。
Step 1:選幣與週期
- 新手與穩健派:ETH / BTC 優先(流動性深、波動均衡)。
- 若你熟悉小幣,可增配 1–2 檔高波動標的跑「副策略」,但主倉仍建議主流幣。
Step 2:抓區間(Range)
做法 A(簡單耐用)
- 區間上沿:現價 × 1.12 ~ 1.20
- 區間下沿:現價 × 0.80 ~ 0.88
- 目的:涵蓋常見日內與單日外擴波動,並留出尾端緩衝。
以 ETH 4,029 為例:
- 下沿(寬鬆版 0.80):4,029 × 0.80 ≈ 3,223
- 上沿(寬鬆版 1.20):4,029 × 1.20 ≈ 4,835
建議範圍:3,200 ~ 4,850 USDT
若你較保守,可取 0.85 ~ 1.15(≈ 3,425 ~ 4,633),但區間變窄,觸底/觸頂風險升高,要以保證金補回安全性。
Step 3:切格數(Grids)
- 50–120 格是多數人穩定段的甜蜜點。
- 格數多:每格利潤小、成交更頻繁、收益平滑。
- 格數少:單格利潤高、成交少、回撤體感大。
建議:先用 100 格(好算、夠平順)。
以 3,200 ~ 4,850 區間,總寬 1,650 USDT:
- 等差網格(最常用):每格間距 ≈ 1,650 / 100 = 16.5 USDT
Step 4:本金、槓桿、保證金分配
定義三個數:
- 本金 E:你願意投入、可承擔風險的金額(例:1,000 USDT)
- 槓桿 L:合約倍數(例:5 倍)
- 安全墊 M:額外保證金(例:300 USDT,不給機器人買單,只作保命)
名義倉位(Notional) ≈ E × L
例:E = 1,000、L = 5 → Notional ≈ 5,000 USDT
保證金安全墊的 thumb rule
- M 至少為 E 的 20–40%(保守 50% 更穩)
- 原理:行情外擴時,用保證金把有效槓桿降下來,拉遠強平距離。
Step 5:每格下單量(Qty)
做法有多種,先給一個耐用近似法:
- 同時掛單的活躍網格約佔50–60%;
- 令單格名義下單額度 ≈ Notional ÷ 60(取 60 當近似活躍格數);
- 換算成幣量:q ≈(Notional ÷ 60)÷ 現價
以 Notional 5,000、ETH 價 4,029:
- 單格名義 ≈ 5,000 / 60 ≈ 83.3 USDT
- q ≈ 83.3 / 4,029 ≈ 0.0207 ETH/格
你也可以改成固定 q(例如每格 0.02 ETH),簡化視覺;要注意資金是否足以覆蓋全區間的掛單需求。
Step 6:風險開關(很重要)
- 停網格但不平倉:當價格逼近區間邊緣、成交品質差、或資金費率失衡時暫停掛新單,只讓既有倉位靠反彈逐步脫手。
- 縮小槓桿:波動放大日,先降到 3–4 倍,等波束後再回 5–6 倍。
- 加保證金:遇插針,先補 M(安全墊),再評估是否小幅調整區間。
- 止損/重組:極端行情(跌破你的風險上限),以「總帳」為準,果斷止損重開新區間。
三、單格利潤、日利潤,怎麼自己算?
1) 單格理論利潤(等差網格)
- 每格間距 ΔP:上面算過約 16.5 USDT
- 每格下單幣數 q:例如 0.0207 ETH
- 單格完整一趟(買→賣)利潤 ≈ q × ΔP
- 例:0.0207 × 16.5 ≈ 0.342 USDT/格/回合
實際會被手續費 & 滑點稀釋。若每邊 0.05%~0.1% 費率,來回是 0.1%~0.2%,你可以粗估扣掉 10–30% 的毛利來保守評估。
2) 一天大概能跑幾格?
取決於波動。以 ETH 常見日內震幅(1.5%~5%)估算:
- 區間寬 1,650;每格 16.5 → 約 100 格覆蓋全區
- 若當天上下走 200–400 美金、穿越你所在區段的 15–35 格很常見
- 日完成回合數(一買一賣算一回合)可估 10–25 回合(保守)
3) 粗估日利潤(保守)
- 單格淨利潤:取 0.25 USDT/格/回合(已含成本折損)
- 日回合數:取 15 回合
- 日利潤 ≈ 0.25 × 15 = 3.75 USDT
- 以 E = 1,000 USDT 計,日化 0.375%(保守)。
- 波動放大日,可能翻倍;波動乾涸時,可能腰斬。重點是長期均值與可持續性。
心法:把「多次小利」視為現金流,以「活得久」為第一原則,別追單日極限。
四、不同本金 × 槓桿 × 安全墊的組合,長什麼樣?
以 ETH 現價 4,029、區間 3,200–4,850、100 格、ΔP=16.5,q 依 Notional 近似分配。
本金 E槓桿 L名義倉位建議保證金 M近似每格幣數 q保守日利潤估(回合×0.25U)風險感受
500
3×
1,500U
120–200U
≈ 0.0124
10×0.25=2.5U
穩健入門,波動感低
1,000
5×
5,000U
250–400U
≈ 0.0207
15×0.25=3.75U
中性穩健,易長期複利
2,000
8×
16,000U
500–900U
≈ 0.0660
20×0.25=5.0U
積極;需勤管風險開關
5,000
5×
25,000U
1,200–2,000U
≈ 0.1034
25×0.25=6.25U
大倉低倍,體感最平滑
提醒:這是保守估給你抓感覺;實戰受成交密度、費率、滑點、資金費率與你實際下單規則影響很大。大倉建議做多幣組合分散波動。
五、如何延長「強平距離」?(避坑重點)
強平距離 ≈ 你能讓價格逆向走、而倉位仍不被系統強制了結的空間。
有效作法:
- 多放保證金(M):等同在關鍵時刻「降槓桿」。
- 區間偏寬:少碰邊界,避免被迫單邊越補越多。
- 減槓桿:從 6× 降到 4×,強平距離會明顯拉開。
- 暫停掛新單:逼近邊界時,先停新網格(止血),等回到區間中值再重啟。
- 分倉多策略:不要把資金全塞一組網格;拆成 2–3 組不同區間或不同幣,風險更鈍化。
大白話:**爆的是槓桿,不是人品。**把有效槓桿降下來,你就能「在場」,而在場才有下一次複利。
六、成本三兄弟:手續費、滑點、資金費率
- 手續費:
- 來回各一次,總成本是雙邊。
- 若你的單格毛利只有 0.3U,而雙邊費用吃掉 0.1U,你實拿僅 0.2U。
- 解法:增加 q 或 ΔP(單格更值錢)、提高Maker 成交比(減費)、挑選深度更好的交易對。
- 滑點:
- 小幣/冷門時段特別痛。
- 解法:主流幣、合適格數、避開超薄深度。
- 資金費率(Funding):
- 多空失衡時,付費的一方會持續流血。
- 合約網格通常多空皆會持倉,淨方向偏多或偏空時才有顯著資金費率壓力。
- 解法:盯住「淨部位方向」,時間長了偏一側就調回中性;或選費率平衡的對。
七、BTC 快速對照(同日同法)
參考價:BTC ≈ 110,188 USDT。
- 區間建議(寬鬆版):0.80–1.20 × 現價 → 88,150 ~ 132,225
- 100 格 → ΔP ≈ 441 USDT/格
- 本金 1,000、5×、Notional 5,000;單格名義 ≈ 5,000/60 ≈ 83.3U
- q ≈ 83.3 / 110,188 ≈ 0.000756 BTC/格
- 單格毛利 ≈ q × ΔP ≈ 0.000756 × 441 ≈ 0.333 U/回合
- 套用前述邏輯,成本折損後保守抓 0.25 U/回合,日 10–25 回合 → 2.5–6.25 U/日(以 E=1,000 計 0.25–0.63%/日區間感)
BTC 的優點是「深度極好、手續費衝擊相對小」,缺點是「單位價格高、q 很小,心理感較慢」,但耐跑、最適合長期複利。
八、三種常用打法(從穩到猛)
A. 安心複利流(新手/資金中小)
- 幣:ETH 或 BTC
- 區間:0.85–1.15 × 現價(中寬)
- 格數:100
- 槓桿:3–5×
- M:E 的 30–50%
- 心法:不追日利率,用時間拉曲線。
B. 積極高頻流(有經驗/中大資金)
- 幣:ETH +(1 檔小幣副策略)
- 區間:0.80–1.20 × 現價(較寬)
- 格數:120–180(更細更滑順)
- 槓桿:4–6×
- M:E 的 40–60%
- 心法:波動大日開香檳,小日靠成交密度撐。
C. 激進動能流(高手/小倉練功)
- 幣:高波動小幣 + 低倍主倉保底
- 區間:依當日趨勢動態移動(移動網格)
- 格數:60–100
- 槓桿:6–10×(小倉)
- M:E 的 50%+
- 心法:嚴格停手、嚴格補 M、嚴格控方向。
九、風控清單(貼在螢幕邊)
- 不梭哈:永遠留現金當 M(安全墊)。
- 不追高倍:覺得 10×很爽?先問自己爆倉時的情緒成本能不能承受。
- 不小看費率:你的毛利不是你的錢,扣費後才是。
- 不戀戰邊界:逼近區間邊界先停新單、補 M、等回中。
- 不單倉:至少 2 檔主流幣 + 1 檔副策略,風險更鈍化。
- 不忽視紀律:有紀律 > 有判斷;流程先於感覺。
十、實作口袋卡(直接照做)
初始化(以 ETH 為例)
- 取價 4,029 → 區間 3,200–4,850
- 100 格 → ΔP 16.5
- 本金 E=1,000、槓桿 L=5 → Notional 5,000
- 安全墊 M=300(先放著不動)
- 每格 q ≈ 0.0207 ETH
- 風險開關:
- 邊界 ±2% 觸發→停新單
- 24h 波動擴大 → 降槓桿至 3–4×
- 短時插針 → 優先補 M;觀察資金費率後再恢復
日常檢查(用不到 3 分鐘)
- 昨日回合數 & 淨利(低於預期?看深度和費率)
- 淨方向偏移(多空是否失衡?)
- 資金費率是否長期往單側收費
- 是否逼近區間邊界(要不要小調區間或停新單)
結語:真正能「擺著跑」的祕訣
- 設計一套「會自我保護」的網格:寬區間、合理格數、低中倍數、厚安全墊。
- 把利潤視為現金流:多次小利 + 長時間 = 你的曲線。
- 把風控內建在流程:遇事先啟動流程,而不是靠情緒決定。
當你做到這三件事,合約網格機器人就不再是靠運氣的賭桌,而是你有紀律地把市場波動轉成現金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