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漫畫流量密碼:不良少年 vs 情色擦邊(chatgpt)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raw-image


前言

1990 年代是日本少年漫畫的黃金時代。《週刊少年 Jump》不只稱霸市場,還帶動了漫畫產業的全球化。但這個時代的作品能否存活下來,並不單純取決於畫功或劇情,而是要符合當時的「流量密碼」。那時的兩大保命符就是:不良少年情色擦邊。沒有這兩樣,不少漫畫很快就會被腰斬,消失在讀者視野裡。


一、不良少年:熱血故事的基石

90 年代的日本社會,校園不良文化盛行,暴走族、打架小團體隨處可見。漫畫編輯也很清楚,讀者最想看到的,是「邊緣人翻身」的故事。

  • 代表角色
    • 《灌籃高手》中的櫻木花道,原本是校園打架王,因為追女生誤打誤撞加入籃球隊。
    • 《幽遊白書》的浦飯幽助,一開始就是混混小子,甚至因為意外死亡才成為靈界偵探。
    • 湘南純愛組與後來的《麻辣教師 GTO》,更是把暴走族文化直接搬上舞台。
  • 吸引力在哪裡?
    • 「廢柴也能逆襲」:成績爛、品行差的角色,卻能靠努力與勇氣扭轉命運。
    • 「邊緣人幻想」:打架、頂撞老師、無視校規,這些在現實中可能帶來麻煩的行為,卻能在漫畫裡收割爽感。

這些角色之所以受歡迎,不是因為他們完美,而是因為他們「反骨」:明明不被期待,卻能在舞台上發光。


二、情色擦邊:雜誌銷售的保證

少年漫畫雜誌針對的是青少年市場,不能真正出現限制級內容。但性暗示卻是保證銷售的「秘密武器」。

  • 代表作品
    • 桂正和的《電影少女》、後來的《DNA²》《I"s》,以青春戀愛加上微妙裸露場面聞名。
    • 其他熱血作品,也常穿插泳裝回、澡堂劇情,當成必備的「讀者福利」。
  • 為什麼有用?
    • 青少年讀者對愛情、性充滿好奇,擦邊畫面能瞬間拉高關注度。
    • 再硬的劇情,只要有一點「福利場面」,就能保住讀者投票,延長連載壽命。

這讓不少漫畫,即使主線敘事緊張嚴肅,也必須安插幾回「賣福利」的情節。


三、為什麼專業題材容易腰斬?

單純的籃球漫畫、純格鬥漫畫,或者只講武士精神的作品,在 90 年代幾乎撐不久。

  • 《灌籃高手》若沒有櫻木花道的「不良人設」,單純打籃球,很可能早早收場。
  • 《幽遊白書》若沒有浦飯幽助的不良少年設定,也不會引發共鳴。
  • 甚至連《電影少女》這種戀愛劇,也必須靠擦邊情節維持熱度。

換句話說,專業題材是骨架,不良或情色才是讓它活下去的血液。

90 年代的 武士 / 忍者作品 幾乎都有「色」的元素,因為編輯部心裡很清楚:

  • 打鬥:抓男讀者。
  • 賣色:既能吸引少年心,也能偷偷拉一點年長市場。
  • 包裝成歷史 / 忍者題材:看起來「比較高級」,不會像純賣色一樣被家長立刻禁。

🔪 舉幾個典型案例

  1. 《甲賀忍法帖》(山田風太郎小說 → 漫畫化)
    • 忍者打鬥很刺激,但裡面各種毒術、幻術都夾雜情色暗喻。
    • 其實就是「血腥 + 性」的混合體。
  2. 《Basilisk》(2000 年代改編動畫,但源頭是 90 年代風格)
    • 兩大家族對決,但忍術表現得很「情色化」:什麼乳X變武器、媚術、X媾化幻術。
  3. 武士漫畫(例如部分青年誌作品)
    • 常常在江戶風背景裡插入花街、遊女、浴場畫面。
    • 讀者心照不宣:武士揮刀殺人很酷,但要加點「女體」才賣。

四、流量密碼的後遺症

這種創作模式雖然有效,卻也有副作用。

  • 角色扭曲:為了保人氣,角色常被迫「過度不良」或「過度性化」。
  • 套路化:讀者長大後回頭看,會覺得這些橋段很老套,甚至覺得角色設定太「迎合」。
  • 遺珠之憾:不少作品其實題材不錯,但因為沒有加上「流量密碼」,在雜誌投票制下早早被腰斬。

不過,也因為有了這些保命手段,像《灌籃高手》《幽遊白書》才有機會走到後半段,帶出更成熟的劇情。


結論

90 年代的漫畫流量密碼很簡單:不良少年 + 情色擦邊


這不是作者隨意安排,而是雜誌市場的生存策略。沒有這些元素,《灌籃高手》可能撐不到全國大賽,《幽遊白書》可能只停在靈界偵探篇,《電影少女》更不會被稱為青春代表作。


作者的小心機就在於:先用流量保命,再慢慢把故事帶往更深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回頭看 90 年代的漫畫,會覺得套路明顯,但依然經典。因為它們不只是一代讀者的娛樂,也是一個時代的市場縮影。


90 年代 「強行轉場」套路

像《幽遊白書》

  1. 起手式一定要校園不良
    • 主角浦飯幽助 → 校園混混,不讀書、打架王,完全是 90 年代標準起手。
    • 因為那時少年漫畫的「安全牌」就是:校園 = 読者共鳴,不良 = 有戲。
  2. 突然翻開「異界篇章」
    • 作者不能只寫校園打架,不然題材很快吃乾抹淨。
    • 於是硬轉:從校園混混 → 死後當靈界偵探 → 打怪 → 陰間武道會。
    • 讀者雖然一頭霧水,但因為有「比賽篇」這個 90 年代萬能保命符,所以又能吃下去。
  3. 比賽篇 = 救命神器
    • 一旦不知道怎麼推劇情 → 直接開武道會。
    • 不管是《幽遊白書》《七龍珠》《聖鬥士星矢》…比賽篇都是最省力的「流量保證」。

📌 這放到 2025,讀者就會嫌:

  • 「怎麼突然跑去打比賽?轉場太硬了吧!」
  • 「劇情沒鋪墊,都是套路。」
  • 「我需要更多角色動機、內心矛盾!」

🏀 90 年代現實裡有沒有櫻木花道型的人?

1. 不良少年背景 → 運動翻身

  • 日本與台灣在 80–90 年代校園裡,確實存在「不良少年」風氣(抽菸、打架、翹課),但其中有人後來被教練或社團「收編」進棒球、足球或籃球隊。
  • 例子像日本甲子園棒球,很多明星選手在少年時期都「問題多」,但教練會說:「打球就別混幫派了。」
    👉 真實有類似案例,但通常不會搞得像櫻木那麼誇張(在球場上耍白癡,還能主力上場)。

2. 搞怪 = 商業漫畫需要的「笑點」

  • 90 年代的職業運動或高中比賽中,教練超重視紀律,搞怪選手很容易被冰凍。
  • 所以櫻木的搞怪(邊打邊喊「我是天才!」、比賽中做奇怪舉動)幾乎不可能真實存在,否則教練會當場換下。
    👉 這是漫畫為了調和熱血與娛樂而加入的角色特質。

3. 真實中的「櫻木元素」

  • 身體素質超強但技術粗糙 —— 現實確實常見這種球員,比如高中籃球裡的「暴力灌籃型中鋒」,靠彈跳和爆發力吃飯,但罰球、戰術意識都很差。
  • 大器晚成 —— 有些人真的在高三才突然開竅,爆紅一季。像美國 NCAA 也有不少「白紙」球員因身體素質驚人被挖掘。
    👉 這部分,櫻木是有現實原型的。

🎯 總結

  • 真實有「問題少年 → 運動翻身」的案例,但通常在球隊內會被徹底「磨掉搞怪習慣」,才能上場。
  • 櫻木花道的誇張搞怪,更多是漫畫的「笑點設計」,不是真實校隊會容忍的。
  • 如果要找現實對應,櫻木比較像:
    • 身體素質爆棚,但技術半吊子的大個子
    • 漫畫作者硬加的搞笑藝人元素


因為櫻木的設定剛好踩中了 90 年代少年漫畫的流量密碼:

  1. 反骨 + 中二宣言
    • 動不動就喊「我是天才!」
    • 在比賽中亂來(搶籃板還能自嗨、打球像打架)。
    • → 這就是典型的中二病:覺得自己很特別、不按牌理出牌。
  2. 誇張的成長弧線
    • 從零基礎 → 一躍成為隊伍關鍵。
    • 這種「逆襲爽文」最能讓青少年觀眾代入: 「我雖然現在很廢,但搞不好我也有潛力!」
  3. 帶動搞笑氣氛
    • 如果只有流川楓那種冷酷型,漫畫就太悶了。
    • 櫻木的中二搞怪,其實是作者安排的「商業安全閥」——熱血打到太緊繃時,丟點笑料讓讀者喘口氣。
  4. 現實 vs 中二
    • 現實籃球場上,這種人八成被教練罵到死,甚至直接冰凍。
    • 但在漫畫裡,中二卻能被包裝成「不羈天才」。

🔑 所以結論:


櫻木花道的「不良少年 + 搞怪天才」設定,本質就是 90 年代漫畫裡最受歡迎的 中二濾鏡


現實裡要活得下去,必須被打磨;漫畫裡反而能被捧成主角。

90 年代的讀者胃口比較「粗獷」:

  • 設定簡單就能賣:壞學生、打架、不良校園 → 熱血就夠。
  • 福利直球:擦邊、裸露,連載安全符號。
  • 單線敘事:主角成長 = 作品核心,不太需要複雜世界觀。

2025 的讀者胃口 = 鯛

  • 要有混搭和反差:不光熱血,要能跨題材(恐怖+戀愛、科幻+職場、搞笑+神怪)。
  • 角色要有灰度:完美英雄不吃香,要有矛盾、黑歷史、甚至偶爾敗得很慘。
  • 人設要能被 meme 化:讀者等著截圖、等著做二創梗圖。
  • 故事節奏要多層:戀愛線+友情線+戰鬥線,還要有社群共鳴點。
  • 包裝要數位化:平台推播、榜單曝光、AI 加持畫風穩定。

簡單說:


📌 90 年代 = 便宜、飽、大家都能接受。

📌 2025 = 要新鮮、要層次、還要拍照好看,不然嫌棄。


「貼近現實」從來只是小眾潮流,主流還是會往更誇張、更偏離的方向跑。


🔹 一、90 年代:中二全盛期

  • 熱血少年誌(《幽遊白書》《灌籃高手》《聖鬥士星矢》):不合理也要熱血爆點。
  • 保命公式:暴力 + 不良少年 + 情色擦邊。
  • 誰管現實?只要能衝人氣。

🔹 二、2000 年代初:開始「貼近現實」的嘗試

  1. 《灌籃高手》尾段:井上靖彥收掉超現實打法,直接用翔陽、山王的戰術細節做收尾 → 接近真實籃球。
  2. 《NANA》《Honey & Clover》:青年誌帶動,戀愛、夢想題材更生活化。
  3. 《20 世紀少年》《PLUTO》:浦澤直樹的作品,把懸疑推理和社會氛圍結合,完全不靠「中二大招」。

👉 這些都算「現實系」突破,但讀者群偏青年/年長,少年誌主流還是照舊。


🔹 三、2010 年代:現實與中二「混搭」

  1. 《黑子的籃球》:表面是籃球,但角色一個比一個超能力,完全背離現實。
  2. 《進擊的巨人》:社會結構、軍隊制度描寫逼真,但戰鬥和血統設定還是超中二。
  3. 《我的英雄學院》:努力加制度很現實,但核心還是「每人都有特殊能力」的超展開。

🔹 四、2020 年代:現實更像「裝飾」

  • 運動漫畫:有些嘗試真實(例:棒球戰術、足球戰術),但一到高潮還是直接開掛。
  • 少年漫:為了流量,還是瘋狂加血統、加異能(例:《咒術迴戰》《鏈鋸人》)。
  • 戀愛漫:偏向「貼近日常」,但常常加奇幻 gimmick(時間穿越、平行世界)。

🔹 總結

漫畫界 「貼近現實」只是小潮流,偶爾會火(像《灌籃高手》《Blue Period》),但主流讀者胃口還是愛看誇張、偏離現實的東西。

因為:

  • 現實 → 太無聊、日常自己就活著。
  • 漫畫 → 要爽、要刺激、要超越。

👉 換句話說,漫畫從來沒有「回歸現實」的主流時代,只有 「現實化的包裝」,核心還是更中二。


90 年代中二套路 vs 2020 年代中二套路

🔹 90 年代中二套路

  1. 主角 = 不良少年 / 啞巴守則
    → 一定要叛逆、打架、沒在怕權威。 (例:《幽遊白書》浦飯幽助、《灌籃高手》櫻木花道)
  2. 升級模式 = 越打越大
    → 校園 → 武道會 → 魔界大戰,一路飆升到全宇宙。
  3. 必有情色擦邊
    → 忍者、武士題材一定要塞花街、浴場、媚術。 (例:《忍空》、《甲賀忍法帖》)
  4. 單純「力量爽」
    → 不管設定合不合理,重點是主角帥到爆,敵人一刀兩斷。

🔹 2020 年代中二套路

  1. 主角 = 社畜 / 邊緣人 / 心理陰影仔
    → 不一定打架,但有「共感弱點」,讓讀者覺得「這就是我」。 (例:《鏈鋸人》淀治、《咒術迴戰》虎杖悠仁)
  2. 升級模式 = 血統 + 系統
    → 「我是誰的後代」or「體質特別」,要不就吃掛卡系統。 (例:《鬼滅之刃》繼國緣一血統、《咒術》宿儺寄宿)
  3. 擦邊 = 替代成黑暗血腥或心理暴力
    → 沒有大量賣色,但血漿、惡搞、心理虐都很重。
  4. 「力量爽」 + 「世界觀包裝」
    → 要有一層「深度」:政治隱喻、哲學黑話、制度批判。 (例:《進擊的巨人》《鏈鋸人》)

🔹 小結

  • 90 年代:中二 =「敢違反規則 + 打得帥 + 還要賣點色」。
  • 2020 年代:中二 =「要酷,但更要帶點黑暗現實感,給讀者能代入的社畜或孤獨心境」。

不是動畫爛,而是 套路你早就背得滾瓜爛熟


🔹 為什麼會覺得膩?

  1. 看透公式
    • 少年熱血:開掛 → 成長 → 打 Boss。
    • 戀愛喜劇:誤會 → 糾結 → 和好。
    • 你看了十幾二十年,心裡早知道接下來要幹嘛,就沒驚喜感了。
  2. 現實經驗變厚
    • 上班後遇到的「爛主管」、「搞笑同事」、「專案崩盤」本身就比動畫劇情還精彩。
    • 反而動畫的中二衝突顯得「小朋友吵架」。
  3. 時間成本不同
    • 學生時期:週刊漫畫或動畫一集 20 分鐘,很容易追。
    • 出社會後:一集動畫的時間,你可能拿去刷影集、玩遊戲、或乾脆睡覺。

🔹 為什麼有些人還能看?

  • 他們不是真的「追劇情」,而是追 情懷 or 純娛樂
    • 有人看動畫是放空,就像打手遊。
    • 有人看是補青春情懷,像《灌籃高手》電影版一出,30–40 歲觀眾滿場。

🔹 小結

一定年齡層,不是「不愛動畫」,而是你要的 刺激閾值變高

  • 少年漫畫 → 對你來說太單薄。
  • 青年漫畫 / 寫實題材 → 才可能讓你覺得「值得花時間」。


動漫產業說穿了就是 資本 × 市場胃口 → 軌跡早就被鈔票推著走。

  • 少年誌 = 少年口味(要熱血、要快感、要刺激)。
  • 青年誌 = 社畜口味(要黑暗、要諷刺、要現實感)。
  • 少女誌 = 戀愛、純情、虐心。
  • 女性向 = 權謀、深情、BL。

出版社、動畫製作委員會,都是根據 「哪種題材能撈錢」 來決定你看到什麼。


🔹 如果「不爽」怎麼辦?

  1. 自己寫自己畫
    • 這是最根本的反擊。
    • 不一定要畫得精美,網路時代只要有故事力,就能找到 niche 觀眾。
  2. 自媒體 × 故事
    • 方格子、webtoon、小說網站,其實就是反「資本單一口味」的出口。
    • 市場太單一,就丟上去,會有人跟你一樣膩,來找新鮮感。
  3. 接受「鈔票軌跡」 + 找縫隙
    • 主流永遠不會改 → 但小眾永遠存在。
    • 就像(《鏈鋸人》《進擊的巨人》),一開始誰也不覺得能紅,卻殺出血路。

📌 小結


市場只會往「最賺錢」的套路去,不爽就自己做,這正是現在網路時代能做到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
6會員
302內容數
小說(金融、產業、靈異、間諜)
2025/09/28
三國時代,不同政權有不同的生存邏輯。曹魏為了正統陷入高成本維護;蜀漢窮到只能用「北伐刷存在」保後方;孫吳則靠江東天險,靈活稱臣稱帝,專心苟到最後。本文用「雞肋—刷怪—苟道」視角,重新理解三國的戰略差異。 對,你點出來這個 地緣差異,就是蜀、吳北伐「本質不一樣」的根源。 🟢 蜀漢的地緣
Thumbnail
2025/09/28
三國時代,不同政權有不同的生存邏輯。曹魏為了正統陷入高成本維護;蜀漢窮到只能用「北伐刷存在」保後方;孫吳則靠江東天險,靈活稱臣稱帝,專心苟到最後。本文用「雞肋—刷怪—苟道」視角,重新理解三國的戰略差異。 對,你點出來這個 地緣差異,就是蜀、吳北伐「本質不一樣」的根源。 🟢 蜀漢的地緣
Thumbnail
2025/09/28
三國多把曹丕視為守成之君;若放到南朝劉義隆的視野對比, 他的形象並不單純。 本文以跨時代比較,檢驗「守成合格」與「微啃老」的邊界。
Thumbnail
2025/09/28
三國多把曹丕視為守成之君;若放到南朝劉義隆的視野對比, 他的形象並不單純。 本文以跨時代比較,檢驗「守成合格」與「微啃老」的邊界。
Thumbnail
2025/09/27
我先說個人看法,揚修是死在曹操的事業焦慮:繼承人問題、統一無望,揚修變成曹操必然的情緒出口。 1️⃣ 曹操的「事業焦慮」 繼承問題: 曹丕、曹植爭位,讓曹操極度頭痛。 曹植才華出眾卻輕佻,曹丕穩重卻缺光彩,誰都不完全滿意。 統一無望: 漢中戰役(219)失利,劉備站穩腳跟。 七月,關羽
Thumbnail
2025/09/27
我先說個人看法,揚修是死在曹操的事業焦慮:繼承人問題、統一無望,揚修變成曹操必然的情緒出口。 1️⃣ 曹操的「事業焦慮」 繼承問題: 曹丕、曹植爭位,讓曹操極度頭痛。 曹植才華出眾卻輕佻,曹丕穩重卻缺光彩,誰都不完全滿意。 統一無望: 漢中戰役(219)失利,劉備站穩腳跟。 七月,關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漫畫,終於動畫出了,當然也是不能放過,只能說,世界上有這樣的作品真是太好了。 身為創作者,不管小時候單純塗鴉,或者後來開始畫漫畫、畫油畫、寫小說,其實一直有人問我「創作這些要幹嘛」。 對,這些賣不了什麼錢我自己比誰都清楚,而我腦袋裡想創作的東西永遠是實際創作出來的數十倍,有些還未成形無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漫畫,終於動畫出了,當然也是不能放過,只能說,世界上有這樣的作品真是太好了。 身為創作者,不管小時候單純塗鴉,或者後來開始畫漫畫、畫油畫、寫小說,其實一直有人問我「創作這些要幹嘛」。 對,這些賣不了什麼錢我自己比誰都清楚,而我腦袋裡想創作的東西永遠是實際創作出來的數十倍,有些還未成形無
Thumbnail
以前在少年Jump上連載《魔法律事務所》的漫畫家西義之,離開Jump之後去畫色色漫,居然畫到夠錢買房。好奇之下找來開,不經意打開了一道禁忌大門。看着看着,忽然覺得這些漫畫比起爛大街的異世界番精彩太多了!!動畫化起來嘛,動起來絕對不輸鬼滅的說…… >>>>>>>>>>以下內容涉及暴力及不雅行為,敬請
Thumbnail
以前在少年Jump上連載《魔法律事務所》的漫畫家西義之,離開Jump之後去畫色色漫,居然畫到夠錢買房。好奇之下找來開,不經意打開了一道禁忌大門。看着看着,忽然覺得這些漫畫比起爛大街的異世界番精彩太多了!!動畫化起來嘛,動起來絕對不輸鬼滅的說…… >>>>>>>>>>以下內容涉及暴力及不雅行為,敬請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不良少年題材的漫畫和連續劇時,我們通常會想到的是那些充滿了街頭打架、摩托車飆速,以及主角們對抗社會規範的故事。這些作品往往帶有一種粗獷的魅力,吸引著讀者和觀眾進入一個充滿了叛逆和冒險的世界。如果你喜歡《不良少年》這樣的故事,那麼你可能會對以下的漫畫和連續劇感興趣。 首先,我們有《高校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不良少年題材的漫畫和連續劇時,我們通常會想到的是那些充滿了街頭打架、摩托車飆速,以及主角們對抗社會規範的故事。這些作品往往帶有一種粗獷的魅力,吸引著讀者和觀眾進入一個充滿了叛逆和冒險的世界。如果你喜歡《不良少年》這樣的故事,那麼你可能會對以下的漫畫和連續劇感興趣。 首先,我們有《高校
Thumbnail
(身為看完動畫才接續看《藍色時期》漫畫的讀者,只能說,漫畫細膩程度,真的完勝動畫!)進入東京藝術大學的八虎,依舊對錄取的「事實」感到神奇和迷茫。別人眼中了不起的入學成就,在他內心深處,常常覺得平庸的自己對不起這個名號。這樣的情況下,八虎在新生入學自我介紹時,被教授一句話狠狠所傷......
Thumbnail
(身為看完動畫才接續看《藍色時期》漫畫的讀者,只能說,漫畫細膩程度,真的完勝動畫!)進入東京藝術大學的八虎,依舊對錄取的「事實」感到神奇和迷茫。別人眼中了不起的入學成就,在他內心深處,常常覺得平庸的自己對不起這個名號。這樣的情況下,八虎在新生入學自我介紹時,被教授一句話狠狠所傷......
Thumbnail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青春電影,日系殘酷青春的代表作。千禧世代的電波網路文化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高對比的頻閃、高密度文字鋪滿畫面、充滿末日宗教意味的話語,創造出一種獨特且難以歸類的氛圍,疏離感、迷幻感、唯美之下的殘酷。
Thumbnail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青春電影,日系殘酷青春的代表作。千禧世代的電波網路文化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高對比的頻閃、高密度文字鋪滿畫面、充滿末日宗教意味的話語,創造出一種獨特且難以歸類的氛圍,疏離感、迷幻感、唯美之下的殘酷。
Thumbnail
隨著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讓韓國的條漫產業興起,不僅改編成韓劇,還將這魅力席捲至韓國以外的國家,到現在甚至足以跟日本漫畫相抗衡。 這本書深入探討條漫從無到有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這個產業底下的辛酸苦辣,讓所有喜歡條漫的讀者們都能去一探究竟這個新興產業背後的秘辛,當中我分享乍看之下亮麗的新興產業背
Thumbnail
隨著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讓韓國的條漫產業興起,不僅改編成韓劇,還將這魅力席捲至韓國以外的國家,到現在甚至足以跟日本漫畫相抗衡。 這本書深入探討條漫從無到有的發展與未來趨勢,以及這個產業底下的辛酸苦辣,讓所有喜歡條漫的讀者們都能去一探究竟這個新興產業背後的秘辛,當中我分享乍看之下亮麗的新興產業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