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旅行第二天午後,我與旅伴窩進一間在神戶小有名氣的咖啡廳。
西村咖啡店 中山手本店(Nishimura's Coffee)
點完餐後,我四處觀望。
這個復古磨豆機圖案好可愛喔!它接連出現在餐巾紙、杯子上,也雕刻在古典的木餐椅背。我拿起紙筆,從正對面的椅背浮雕先臨摹起。
圓潤的質感,簡單的線條......我慣性用「看到哪就畫到哪」的方式完成一個小圖案。
接著看向紙巾上,印刷細節很多的磨豆機,我突然改用「整體掃描、打底稿」的方式去畫。
畫完發現,這是神戶給我的核心美感精神之一。
黑到發亮的工業線條,如壁燈、掛牆裝飾,以及店家LOGO:雙輪手搖磨豆機,似輪似舵的工業造型,將過去開港通商的氛圍帶到了現今時空。

磨豆機、椅背、壁燈、窗景、地磚。|2025.08.20拍攝
除了黑鐵美學,我也掃描整個空間。
椅子搭配千鳥紋布面、大面的格子窗、成排垂簾被簡單束起、午後陽光穿過透紗捲簾染了進來。
甜點櫃的背牆壁紙,是日式幾何的圖騰,不是西洋古典可能會聯想到的碎花圖騰;有光澤的綠色大理石磁磚很好看,它與深木紋磁磚,輕巧分割出用餐與甜點陳列的空間。
這些細節,我小小地採樣,放進我的速寫裡。

西村咖啡店 中山手本店|2025.08.20拍攝
小記的反思:
手寫初版的文字,對於室內設計以及歷史承載的分享,自認用詞單調、夾帶既定印象,一度使我挫折。
原來我寫字時,試圖追求通盤的視野和博學多聞的形象。但畫畫當下,心情一點都不複雜呀。
不過,回望這幅,畫構圖零散,的確是因為我下筆時,未想把故事的敘述方式想清楚。
就像8月22日在船上畫的風景,意念相當明確,墨水量不多,重點一目了然。
創造時,未定錨意念,後續整理便會浮出混亂,原來會這麼回事!(頭頂小燈泡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