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特輯】今夜月色真美!唐詩月亮濾鏡你最愛哪一款?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中秋佳節愉快!我們是穿越的古文課,今天讓我們透過唐詩欣賞月亮的不同面貌。

但不同的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古人為月亮添上的五種不同濾鏡,有自然風、電影風、禪意、恐怖與最後的夢幻風,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款吧!

1、自然風濾鏡

在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筆下所有一切都會添上自然風濾鏡,如〈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一首裡面所有人、事、物都在這個濾鏡中,構成寧靜美好的景象:


raw-image


之前說過田園多會有與人的來往互動(關於山水與田園詩的區別,請見這篇),這首也如此。孟浩然正在等待朋友丁大的到來,整首詩呈現他從落日開始等待的環境變化——

夕陽越過西邊的山,所有山瞬間都睡下,松林間剛升起的月亮皎皎將四周照成冷白,泉水與風的聲音在這幽靜中清晰可聞。樵夫幾乎都下山回家了,炊煙中鳥兒們飛回巢準備休息,而詩人也在這個環境中,他心想著丁大大概今天會來住宿,所以一個人在藤蔓雜生的小徑撫琴等候。(註)

孟浩然巧妙的在「月」字前加了「松」字,讓月亮不再是高掛的明月,而是在松林之間緩緩升起的月,由此手法月亮便被融入自然濾鏡中,在其中和諧一片,與詩人等候好友過程中的一切共構成了「自然」(註一)。

這種自然風濾鏡中沒有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大家是「一體自然」。詩人的心也與周遭一切共感,所以可以發現他說夕陽越過山頭、群山沉睡、月色照白了夜,都是從事物角度出發,所有事物都是自己的主角,也都是整個環境的構成部分,沒有誰是為了襯托詩人的心情而活動。在孟浩然的自然風下,月亮不再只是單純抒情的景物,而是融入整體事物中,在當下呈現出它最自然和諧的風貌。

2、電影風濾鏡

邊塞派的詩人們則為月亮加上大電影的視覺效果,在他們筆下的月同樣講述思鄉,卻與宮廷中的詩人不同,他們藉著歷史、古今和邊塞場景給月亮加上壯闊的大銀幕濾鏡,給我們一種看《赤壁》等史詩電影的感覺。以王昌齡的《相和歌辭:從軍行》其中一首為例(註二):

raw-image

此詩由琵琶樂曲引出鄉愁,再以此連結長城邊的秋月,為月亮加上電影風濾鏡。整首詩的大致意思是

琵琶演奏不斷變換,然而將士們總是在聽到《關山月》這首曲調時,懷鄉的憂傷才被激起。思鄉的愁緒是琵琶怎麼演奏新聲都無法止盡的,而此時秋夜高掛的月亮緩緩下落到長城邊。

這首詩透過樂曲的換新烘托舊曲是如何引發鄉愁的,所以舊曲是整首詩的焦點。這首舊曲特別的地方在,它名為《關山月》,本是漢代樂府舊題,原為橫吹曲後演為古琴曲,皆意在傷別與感嘆征戍者少還。關山是由關中通往隴西的重要關口,也是回鄉的必經之路,塞外的軍士們總想著何時再見關山月,何時才能返回故鄉,由此關山的月亮成為邊塞軍士思念故鄉的象徵,而王昌齡透過這首曲子思鄉時,心中愁緒不盡,又剛好抬頭望天,這一刻,秋夜中的明月緩緩下沉到長城,詩人的愁思也更沉重了。

王昌齡結合琵琶演奏的音樂、關山月的象徵,還有當下長城邊的月亮和秋天這個季節,交織出一幅蒼涼壯闊的電影場景,而連結古今征人共同鄉愁的月亮,則在當下化為史詩電影般的主角。

3、禪意風濾鏡

唐代僧人寒山的五言律詩〈自樂平生道〉字句淺白易懂,意象樸實無華,卻在稀鬆平常的描景中,因為修道者的心境,給月亮加了禪意的濾鏡:

raw-image

寒山這首詩從景物出發寫到體悟,先自述平常修道總在荒煙蔓草的石洞中,後則描述打坐時與荒野一同放曠,和白雲一般自如的心境。最後講體悟——山上雖有小路但我走著也不會通往俗世;只要處於「無心」的狀態就沒有事物能纏上我,讓我產生執著。

最後兩句帶到深夜的修行,一樣由景比附心境——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他獨自在石床打坐,最後圓月高掛懸在被照的冷白的山頭上,由於僧人剛好也名寒山,所以這一句也能說是圓月高掛在他上頭。而,在佛教裡,圓月象徵成道圓滿(註三),可見這句除了單純述景,寫自己修行的地點時間以外,還描繪了自己修禪的心境,以月亮呈現自己「無心」時的空寂澄明。正因如此,寒山上的一輪圓月被添上了禪意濾鏡。

4、恐怖風濾鏡

奇險派詩人李賀不愧被稱為詩鬼,他的七古詩〈夢天〉講述他夢到自己去了月宮,從月亮上俯瞰人間。看起來奇幻冒險的劇情偏偏因為他而加上了克蘇魯式的恐怖濾鏡(註四):

raw-image


第一句「老兔」、「寒蟾」指的都是月亮,古人認為月亮上的陰影看起來像隻蟾蜍或兔子(註五),所以用「玉兔」、「玉蟾」代指月亮。然而,詩鬼李賀偏偏用了「老」、「寒」兩字為月亮添上蒼老、淒涼的氛圍,開創先例(註六),將浪漫的月亮改成了克蘇魯式的恐怖——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蒼老而巨大的月亮高懸天空,此時天上正下著雨,讓月亮像一張哭泣的臉。月亮旁邊的雲猶如一座聳立天空的高樓,這棟樓被月光照亮的半個側面猶如一片高峻的山壁。這樣恢弘的場景透著神秘未知和宇宙浩瀚感,襯托出人類的渺小,正是李賀用了克蘇魯式的恐怖濾鏡產生的效果。

開頭就讓這場夢化為陰森恐怖電影,接著兩句以場景快速切換到他進入月宮——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第一幅畫面是圓圓的月亮猶如車輪滾過雨後天空,第二幅畫面就切到他在充滿桂花香氣的月宮和仙女相逢。

最後四句則由時間與空間去擴大人類渺小的感受,李賀從月亮上俯瞰人間,發現滄海桑田,千年時間匆匆如走馬。從遠處看去九州大陸只是如煙塵般的九個小點,汪洋的東海也只是杯中打翻的一點水。

細細品味整首詩,宇宙的浩瀚永恆和人的差距有多大就顯現出來了,頓時讓人恐怖感增生——意識到自我的渺小與生命的短暫後,生出的無力感,再看到比我們古老而巨大的事物時,便會產生恐懼。這正是克蘇魯式的恐怖。「老兔寒蟾」四個字所揭示的千年前《詩經》、《楚辭》就存在了的月亮,在李賀的筆下就成為人類恐懼的來源之一。

5、夢幻風濾鏡

說到月亮濾鏡,最擅長使用的當然是詩仙李白了。身為浪漫派詩人的他在〈把酒問月〉一首,以其浪漫和想像力,將月亮塑造成跟著人行走卻不讓人攀上的傲嬌。(註七)

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像陪他喝酒的朋友,於是他詩中唱誦的月被添上了夢幻濾鏡:

raw-image

在〈把酒問月〉的前四句,李白將他與月亮多年好友般的互動寫出,讓月亮瞬間夢幻可愛了起來。這四句的大致意思是

晚上獨自喝著酒我忽然看到我的老朋友月亮兄,於是放下酒杯,問了問:「月亮你在天上掛了多久?」他沒有給我回答,於是我突發感嘆:「我們人類攀不得月亮那樣高,但月亮你行走時卻總是跟隨著我們人。

一般來說在攀不上月亮後,大多是要感嘆人無法登天的無奈,然而在李白放達樂觀的心思中,攀不上月亮居然不是一件可惜的事,他反過來認為月亮是喜歡跟著我們的,所以我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如何,是不是超級夢幻又可愛的解讀呢?真的是浪漫詩人的腦子才能有這樣的觀察體會,(唐詩的浪漫主義是怎樣的?請看這篇。)也因此我們才能欣賞到加上夢幻濾鏡的月亮。

這首詩的後頭也有許多夢幻的詩句,例如「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李白說:我只看到傍晚月亮從海上來,結果清晨它卻又消失在雲間了。這一句一樣通過擬人法,展現月亮來去變化多端的可愛,同樣是李白獨有的夢幻風濾鏡。

 

結語

今天介紹的五款濾鏡,分別是自然風、膠捲電影風、禪意風、克蘇魯恐怖風和夢幻風,你們最喜歡哪一款呢?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喔!另外,喜歡這篇文章的讀者記得幫我們按顆愛心,並追蹤分享,穿越的古文課感謝你們!



 註:本文著重在詩人對月亮的濾鏡使用,所以語譯並不依照字句,而是跟隨整首詩的意境,以及月亮本身帶來的美感來做發揮

註一:這種自然觀正是莊子齊物論中特別強調的「物我通一」、「物我皆通於道」的思想之衍生。

註二: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還有出現月亮的幾首附於此,供讀者欣賞。「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註三:最晚在七世紀完成翻譯的《華嚴經·入法界品》,當中有句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凈,菩提月現前」便可能是影響寒 山 詩禪意濾鏡的其中一個詩句。寒山詩多次運用圓月講無心,如「岩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一首。這個意象一直到後代都有,例如元代的行端:「從本無心無可傳,何須握地覓青天。無心恰似中秋月,照見三千與大千。」可見僧人筆下的圓月,常被用來傳達修道體悟

註四:本文所謂的克蘇魯式恐怖,源於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的克蘇魯神話小說,其要素包含宇宙恐怖(Cosmoc Horror)、不可知性(The Unknowable)與人類的渺小等,而在此組合中產生絕望感和恐怖感。

註五:《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認為月亮上有兔子。《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風雨非其時,毀折生災;五星失其行,州國受殃。」則說月亮中有蟾蜍。 

註六:唐朝陳陶也沿用李賀的「老兔」一詞,但他的詩中並沒有營造出恐怖氛圍,可見恐怖濾鏡獨屬於詩鬼李賀。〈飛龍引〉:「散花童子鶴衣短,投壺姹女蛾眉長。彤庭侍宴瑤池席,老兔春高桂宮白。蓬萊下國賜分珪,阿母金桃容小摘。」

註七:把酒問月的原詩較長,本文只挑選重要的詩句出來講解。原詩如下: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穿越的古文課的沙龍
47會員
36內容數
2025/09/27
今年有部熱門動畫作品《章魚嗶的原罪》,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劇情非常好看喔,本文將透過動畫情節去解釋其中可能蘊含的教育啟示。讀到這裡,你大概會猜想這篇文章的核心是討論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在教育上的缺位與失責吧?繼續看下去就會知道囉!
Thumbnail
2025/09/27
今年有部熱門動畫作品《章魚嗶的原罪》,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劇情非常好看喔,本文將透過動畫情節去解釋其中可能蘊含的教育啟示。讀到這裡,你大概會猜想這篇文章的核心是討論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在教育上的缺位與失責吧?繼續看下去就會知道囉!
Thumbnail
2025/08/09
元代是一個外來文化和漢文化高度交融的時代,當時的城市經濟十分發達,促使平民文學地位抬高,元曲成為當時流行。 本文重在散曲的重點介紹,最後附上詞曲比較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元代是一個外來文化(蒙古、遼、金、西夏、歐
Thumbnail
2025/08/09
元代是一個外來文化和漢文化高度交融的時代,當時的城市經濟十分發達,促使平民文學地位抬高,元曲成為當時流行。 本文重在散曲的重點介紹,最後附上詞曲比較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元代是一個外來文化(蒙古、遼、金、西夏、歐
Thumbnail
2025/06/21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有「西崑體詩」。直到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等人推動詩歌革新與古文運動,宋詩才有了自己的精神風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
Thumbnail
2025/06/21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有「西崑體詩」。直到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等人推動詩歌革新與古文運動,宋詩才有了自己的精神風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lk7bly3A 宋代初期延續晚唐華美詩風,學李商隱用典,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初夏的黃昏,夕陽餘暉下,晚霞特別美麗。天空淡淡地抹上藍色、紫色、橙色和黃色…就像畫家筆下的調色盤。在色彩斑斕的夜空,還有一彎明亮的新月。彎彎的月兒悄悄地掛在天邊,像一個含羞少女,多麼的嬌柔,多麽的恬靜,既討人喜歡,也惹人憐愛......
Thumbnail
初夏的黃昏,夕陽餘暉下,晚霞特別美麗。天空淡淡地抹上藍色、紫色、橙色和黃色…就像畫家筆下的調色盤。在色彩斑斕的夜空,還有一彎明亮的新月。彎彎的月兒悄悄地掛在天邊,像一個含羞少女,多麼的嬌柔,多麽的恬靜,既討人喜歡,也惹人憐愛......
Thumbnail
我擁抱林間月夜 在我眼眸的月亮 首次如此皎潔 如此古典 如此溫柔 彈著火熱似古琴 聲音迴響 你我的心口 悄悄地 走向小園花間路 從容展讀書信 你的話是相思樹種子 種植滿滿柔情 等待 萌芽綻放一首月夜相思曲 只屬於你我愛的禮物
Thumbnail
我擁抱林間月夜 在我眼眸的月亮 首次如此皎潔 如此古典 如此溫柔 彈著火熱似古琴 聲音迴響 你我的心口 悄悄地 走向小園花間路 從容展讀書信 你的話是相思樹種子 種植滿滿柔情 等待 萌芽綻放一首月夜相思曲 只屬於你我愛的禮物
Thumbnail
鏡中留虛容 花戀影隨空 水戀思夢情 月徒意何衷 (轉) 鏡花水月中 戀戀徒留影 思意虛隨夢 何容空情衷 學庸2006.08.27/04:25 作品號03-0273-03
Thumbnail
鏡中留虛容 花戀影隨空 水戀思夢情 月徒意何衷 (轉) 鏡花水月中 戀戀徒留影 思意虛隨夢 何容空情衷 學庸2006.08.27/04:25 作品號03-0273-03
Thumbnail
春天 傍晚 下午的那埸雨 還留著痕跡 鬧中取靜的 公園一隅 晚風起 葉飛舞 一圈又一圈 遠看 樹梢上有數不清的太陽? 原來是 華燈初上 似燈似陽 是燈不是陽 不為什麼 單純想拍下 跳躍在枝梢上的晚風 收到眼前這排微笑 我也回應以微笑 在 華燈初上 夜未央
Thumbnail
春天 傍晚 下午的那埸雨 還留著痕跡 鬧中取靜的 公園一隅 晚風起 葉飛舞 一圈又一圈 遠看 樹梢上有數不清的太陽? 原來是 華燈初上 似燈似陽 是燈不是陽 不為什麼 單純想拍下 跳躍在枝梢上的晚風 收到眼前這排微笑 我也回應以微笑 在 華燈初上 夜未央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9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9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6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6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  
Thumbnail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0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