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時代,廣東韶州的寶林山,擠滿了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求道者。他們是農夫、是商人、是官吏,他們渴望的不是黃金權勢,而是一種真正的平靜。
在那莊嚴的法座上,惠能大師緩緩升起。他沒有說冗長晦澀的經文,他的聲音,卻像一道穿透迷霧的閃電。
「來,諸善知識!」大師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直指人心:「你們遠道而來,所求何物?」
所有人都靜默了。他們期待著一條通天大道、一個立竿見影的秘訣。
大師搖了頭,帶著一種撼動靈魂的堅定說:「這條路,須從自性中起。你不需要向外求援,不需要依賴任何神靈。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你要親眼見自己法身,親自見自心佛,親手自度自戒。」
這話像一記重錘,敲醒了那些寄望於外力的人。修行,從來不是一種儀式,而是一種行動。
大師看著眼前這些有緣人,他決定不傳授任何外在的聖物,而是傳授一種無形的、卻能改變生命的**「香」**。
「既然有緣相聚,現在,請你們胡跪!」
當眾人謙卑地跪下時,大師沉穩地,為他們點燃了**「自性五分法身香」**。
第一炷香:戒香
「戒香,不在於那些密密麻麻的規條。」大師說:「它在你的心中。當你的心不再滋生是非、惡念、嫉妒、貪婪、劫害,這份內在的清明,就是最芬芳的戒香。」
第二炷香:定香
「定香,不是眼觀鼻、鼻觀心,坐成一座雕塑。」他提醒道:「當你面對善與惡的境界時,你的自心能夠不被擾亂,不隨境遷,這就是真正的定力。」
第三炷香:慧香
「慧香,是你的心無有阻礙。你要常以智慧觀照自性,知道什麼不該做,雖然廣修眾善,你的心卻不執著於功德。你敬上念下,矜恤孤貧,這份無執著的愛,便是智慧之光。」
第四炷香:解脫香
「解脫香,是你的心像自由的風,無所攀緣。你不思善,不思惡,讓一切來去自然,自在無礙。當你放下一切的抓取,你就已經解脫了。」
第五炷香:解脫知見香
「這最後一炷香,最為關鍵。」大師的聲音變得更加宏亮:「解脫之後,你不可沉空守寂,躲在清淨的角落裡。你必須廣學多聞,去識自本心,去通達諸佛之理。」
「你要和光接物,像光一樣融入世界,卻不染著。你要達到無我無人的境界,直至菩提。這份實踐的智慧與真性的不變,便是最完整的解脫知見香。」
整個山谷安靜得只剩下呼吸聲。人們終於明白,他們追尋的佛陀,從來不在遠方,而是在他們每一個「自淨其心」的瞬間。
現在,你聞到了自己心中那五分法身香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