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發科:近期走弱但基本面佳,主持人視為可能落底進場標的
🔹 嘉澤:基本面與線型強勁,為逢低考慮進場標的
🔹 志邦:被列為技術型與成長題材良好公司🔹 健策:與嘉澤、志邦同為可逢低進場之公司
🔹 貿聯-KY:列入操作清單之一,若夠便宜會考慮進場
🔹 台積電:與台達電並列為逢低買進標的
🔹 台達電:台股下跌時可能買進的好公司之一
🔹 3675 德維:車用題材但主持人已久未追蹤,2021 年前後研究過
🔹 AI 產業:為真實需求,與區塊鏈不同,基本面支撐泡沫
🔹 記憶體產業:DDR3~DDR5 價格持續上漲,可能進入 10 年一遇大多頭
🔹 緯創:NVIDIA 與 AMD 模組供應商,但市場反應未如預期
🔹 鴻海:AI 模組供應鏈,受惠於 NVIDIA 訂單
🔹 Broadcom:OpenAI 第三策略線為 ASIC 投資,資金來源與策略執行力存疑
🔹 NVIDIA:投資 OpenAI 同時面臨其與 AMD 合作,策略一致性受質疑;使用 vendor financing
🔹 AMD:供應 OpenAI 六GW GPU,使用 vendor financing 模式;主持人持懷疑態度
🔹 OpenAI:與 AMD 合作採購 Instinct GPU,並取得認股憑證
🔹 強勢股:調降槓桿後資金移向維持強勢股
🔹 美股:市場回檔時採取汰弱留強操作策略
🔹 Sharp QLED 顯示器:65–99吋 QLED 大型螢幕與熱泵烘衣機產品推廣,搭配 IF 設計獎與堆疊促銷
🔹 Sharp 除濕機:推廣自動除菌與新款電壓吹風機、離子夾,凸顯功能升級
🔹 Sharp (夏普):介紹 Sharp 家電促銷,包含普發加碼與贈品,為市場促銷資訊
單集重點
---------------------------------------------------------------------------------12:09:市場回檔與選股策略
股票操作:出現市場回檔時,建議操作為「汰弱留強」,持續強勢股可留,弱勢未站回者應考慮汰換。
12:43:槓桿調整與類股輪動
操作反思:本次調整採取降槓桿策略,資金移向表現強勢或收回跌幅的股票。
13:03:市場輪動風險與應對
操作反思:短線操作需注意回檔風險,應以保住已獲利為優先,避免前期獲利一夕蒸發。
13:27:歷史回檔警示與因應
操作反思:提醒市場瘋狂後大幅回檔風險曾在 4 月與 24年7月發生,需避免放大部位遭受重創。
13:58:OpenAI 與 AMD 合作消息
市場新聞:OpenAI 將採購 AMD Instinct GPU,達六 gigawatts 規模,並取得認股憑證,可能持股 AMD 約10%。
14:56:供應商融資模式與泡沫觀察
市場新聞:AMD 與 OpenAI 採 vendor financing 模式類似 NVIDIA,市場開始出現泡沫徵兆。
15:34:泡沫風險與資金輪動策略
操作反思:專注在泡沫吹起階段獲利,但需警覺破裂風險,避免「無椅子可坐」的斷崖式回檔。
16:16:軟體自主能否挑戰 CUDA
市場新聞:市場討論大型 AI 公司是否能以軟體團隊弱化 NVIDIA CUDA 壟斷,但主持人認為難度高。
17:05:OpenAI燒錢與策略懷疑
市場新聞:主持人質疑 OpenAI 目前仍在燒錢的情況下,如何推動三條 AI 硬體策略線,包括 NVIDIA 採購、AMD 的 six gigawatts 訂單與 Broadcom 的 ASIC 投資,顯示對 OpenAI 資金與策略執行力的懷疑。
18:30:OpenAI 資金流與策略衝突
市場新聞:OpenAI 在獲得 NVIDIA 投資後,卻與 AMD 展開合作,引發市場對於資金使用與戰略一致性的疑慮,也可能導致 NVIDIA 轉向其他 AI 公司如 Anthropic。
19:04:AI泡沫與供應鏈受惠
市場新聞:即便市場混亂,AI 強勁需求持續,供應鏈如鴻海與緯創作為 NVIDIA 模組主力供應商受惠。
19:33:緯創未如預期反應利多
股票操作:主持人原預期 AMD 釋出訂單應有利於緯創,然而觀察緯創與 Dell 走勢後發現市場反應平淡,未出現預期利多效應。
20:12:對AMD六GW訂單抱持懷疑
提及標的:若 AMD 真能實現六 GW 訂單並成功交付給 OpenAI,緯創將受惠。不過主持人對此抱持懷疑,尚需觀察。
21:48:記憶體漲價週期可能啟動
市場新聞: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漲,從 DDR3/4 到 DDR5 都漲,可能進入十年一遇的記憶體大多頭。
22:05:AI是真貨,與區塊鏈不同
操作反思:主持人認為 AI 需求與應用是實質的,與過去區塊鏈的炒作不同,因此雖泡沫存在但基本面真實。
22:33:無法想像的噴出與泡沫跡象
市場新聞:評論目前市場出現盛況,疑似泡沫。透過 seller/vendor financing 觀察資金過熱現象,提醒這些方式可能是泡沫前兆。
23:00:AI推升行情與市場情緒主導
市場新聞:認為AI主題推升本波行情,但背後主要是情緒與估值 (P/E) 推動,非基本面帶動,須留意風險。
23:19:過度保守與落幹策略反思
操作反思:反思先前過於保守,錯過行情啟動時機,並已找到操作方向後重新加碼,展開進取操作策略。
23:37:連假洗盤後市場強勢股推升
股票操作:連假前遭洗盤,連假後強勢股跳空高開。調整策略聚焦於跳躍式操作強勢標的。
24:19:市場異常回檔與泡沫觀察邏輯
操作反思:延續3月觀察經驗,若無重大利空但股價大幅下修,可能是泡沫高點訊號,建議留意回檔異常狀況。
25:23:獲取資訊管道與研判來源
操作原因:資訊來源包含法說、產業訂閱、自建人脈與聽眾提供。強調情資多寡與轉化能力為關鍵競爭力來源。
27:37:透過節目與人脈累積研究資源
操作原因:透過公開分享吸引專業者交流學習,並強調廣結善緣可累積高價值情報與觀點。
28:22:產業情報與市場落差
市場新聞:提及某家公司第一季毛利資訊,說明若能提早掌握產業圈情報,可在市場尚未反應前布局,強調『資訊落差』是市場利潤來源。
29:27:破線砍出後又噴出怎麼辦?
操做反思:主持人說明遇到達出場條件(如破線)後標的反彈是否追回,要視砍出理由:若是技術面機械式停損,可追回;若是基本面因素不符預期(如營收年增未達30%),則不追回。並指出追回時部位會縮小,且追高會有心理障礙。
30:50:技術派與心魔的對比
操做反思:技術派投資人若看到型態轉強就會追價,不在意買在高點;反思自己可能因心理壓力不敢追高,造成錯失後段漲幅的機會。
31:09:機械式交易與橫盤風險
操做反思:指出若使用機械化策略頻繁進出,在大盤橫盤時會有摩擦成本過高的風險,需審慎操作部位與進出時機。
33:03:追高與右下角股票的風險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追高不可怕,可怕的是買在右下角的弱勢股。雖然公司基本面好,但若走勢偏空,仍可能持續下殺造成虧損,因此選股會避免這類標的。
33:03:分批選股與資源配置邏輯
股票操作:主持人表示會根據資金資源做優先排序,評估各股的題材吸引力、成長率與線型強度,再決定介入順序與部位配置。
33:03:科技長多與市場操作心態
操作原因:說明自己為科技大多頭的操作邏輯,一方面是收入依賴市場、做多賺得多,一方面也相信科技進步能改變未來人生與醫療條件,投資背後帶有價值信仰。
33:03:台股下跌時買什麼?主持人個股清單與操作策略分享
提及標的:主持人分享台股下跌時可能會買進的股票,包括:
- *台達電*、*台積電*、*貿聯-KY*、*健策*、*志邦*、*嘉澤*、*聯發科*
這些標的被歸類為「好公司」,若價格夠低會考慮進場。
33:03:選股標準與買進條件
操作原因:主持人說明選股標準為:
- 技術面線型佳
- 題材具吸引力
- 成長率高
- 法人關注度高
即使是好公司,也不會在價格還在右下角時買進,會依相對強勢進場。
45:00:提及標的:3675 德維
提及標的:聽眾詢問 *3675 德維*(車用電子題材),主持人表示已久未關注該公司,印象中屬於車用相關產業,研究時間約在 2021 年。屬於舊題材且未再追蹤,暗示目前未列入觀察名單。
45:13:股票操作與市場感想
股票操作:主持人未提供具體操作建議,僅表明曾研究但未持續追蹤,顯示該標的已不在近期投資考量中,也暗示車用電子族群並非現階段焦點。
47:05:中國機器人產能疑慮與選股方向
提及標的:指出中國在機器人和電動車領域的產能投入龐大,因此除了感測器和晶片等高階元件,其餘機器人相關個股皆不宜介入。
47:24:中國可能打垮日系廠的案例與觀察策略
市場新聞:中國在電動車與機器人投入龐大,可能打擊日本機械零組件如斜坡減速器,主持人採觀察態度,尚未明確佈局。
47:43:曾買過送驗進 Tesla Optimus 的視覺零件
提及標的:主持人曾短線操作與 Tesla Optimus 有關的機器人視覺零件概念股,但偏向短線操作,未持有太多機器人概念股。
48:05:操作策略偏好即將放量的標的
股票操作:操作風格偏好即將放量題材,不傾向佈局本夢比高的題材,強調市場熱度與即時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