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0日的今天,季節已經轉換成寒露末期—深秋時節了。
早晚溫差變大,身體開始有了反應:靜坐時會感受到喉嚨微癢,睡覺也容易感覺到手腳冰冷開始出現。
早晨出門,微風栩栩吹在臉龐,微微涼的體感,一股舒爽感偏佈全身。喜愛看見藍天白雲的我,忽然意識到原來風,也可以帶走煩燥感。
看著微風把樹上的葉子吹得左搖右擺,彷彿看見他們正微笑地與我打招呼。這時,連呼氣的空氣都是輕的。
那些被風精靈吹落在地上的花瓣,我知道那一刻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階段的重生,是大自然堅靭的循環正在運作。
就像蒲公英飛出去的種子,不知道自己會落在那裡,但它知道終點不是他該擔憂的未來。跟著風精靈飛翔的過程,才是蒲公英種子當下最棒的體驗。
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會遇到舒適的土壤、還是沒有泥土的水泥地,最後卻是降落在溪谷往另一個城市前進。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人生的旅程,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體驗當下的過程才是活在這世界上最美好的感受。」
也體悟到一個選擇:
「順境感恩走,逆境隨心走,選擇那個方向,都會是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看見自己在那個路口,比擔憂路口是否適合自己,還要重要。」
---
【身心靈落地筆記】三個步驟,寫出你的季節體悟
這篇文章,是我將修行與覺察落地於日常的筆記。如果你也想寫出這樣的文字,試著從這三個步驟開始:
1. 覺察「身體」對「環境」的第一反應(接地氣)
拋開腦中的知識,先問問你的身體:
當下季節:當下的溫度?天氣狀況?(深秋、冬至)
- 身體的反應:喉嚨、頭、手腳有什麼感受?(微癢、冰涼、舒爽)
- 五感體驗:你看見什麼,你聞到什麼?(微風栩栩、空氣輕盈)
2. 從「景象」中找到「哲學意象」(提煉思維)
從你觀察到的事物中,找到一個能反映人生命題的比喻:
- 我看到了:微風吹落花瓣、蒲公英的飛翔。
- 它代表了:花瓣不是結束,而是重生;蒲公英不知道未來,只享受當下。
- 關鍵提問:這個景象對應到我的人生,教會了我什麼?
3. 將「啟示」提煉成「行動金句」(落地實踐)
將你從自然中領悟到的道理,濃縮成一句話,作為你接下來生活的指導原則:
- 從「過程」的體悟:提煉出「結果不重要,體驗當下才是最美好的感受」。
- 從「順隨」的體悟:提煉出「順境感恩走,逆境隨心走」。
寫作,就是將自我內在的覺察,透過文字投射出來,運用標點符號及留白,讓文字之間有呼吸的節奏。試著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下你每一個獨特的日常,你會發覺天天都是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