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誌|靈魂被光照亮的午後 The Afternoon When a Soul Was Touched by Light

那天的午後,天空靜得出奇。剛剛下完大雨,陽光從雲層縫隙裡灑下,像是被誰輕輕掀開的窗簾,透出一縷恩典的氣息。診所外的樹葉隨風微顫,塵土懸浮在光線裡,一切都慢了下來,像是整個世界都在屏息,等待著某個靈魂的甦醒。
她走進來的時候,步伐輕得幾乎沒有聲音。她的名字叫 Pan Sophouan——一位大約四十四歲的婦人,瘦弱得讓人不禁一怔。她的衣襟邊緣起了毛,手上捏著一張皺巴巴的小紙條,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別人替她抄的地址。她抬起頭,微微一笑,聲音小得像風:「我……聽人說,這裡可以看病。」提摩太傳道告訴她:「這裏看病免費。」

我們請她坐下,為她量血壓——90/60。血氧尚可,但血糖偏低。她的眼黏膜乾澀偏白,臉色和口唇也發白,很明顯是一種被歲月和貧困洗刷后的蒼白。她說家裡很窮,常常沒錢買肉,也不敢吃雞蛋,怕花太多。那語氣裡沒有抱怨,只有習慣。
我們輕聲告訴她要多吃些飯食,多吃點肉蛋蔬菜。她只是點頭,微微地、遲疑地。那是一種不習慣被關心的反應,一種長年與艱難共處後的防備與安靜。貧窮讓人學會安靜沉默,也讓人忘記如何表達需要。
測量結束後,屋裡有片刻的靜止。我看著她那雙手——細、乾、發抖——像歲月在骨頭上留下的筆跡。那一刻,我心裡升起一個清晰的念頭:她需要的不只是營養,她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光。
於是,我們選用一些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健脾胃功能,增强抗病的能力的足三里等幾個穴位扎針。運針期間,Panne姐妹就一直與她分享福音,她時不時問一下問題。針療之後,我們邀請她一起禱告。那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時刻:沒有音樂,沒有燈光,只有幾個人圍成小小一圈,閉上眼,把手輕輕放在她的肩上。外頭的風穿過窗縫,帶進來一絲濕熱與陽光的味道。

「主啊,祢看見這個婦人身體的軟弱,也知道她心裡的飢渴。求祢醫治她,不只是她的身體軟弱,也醫治她的心靈。讓她知道自己也被祢所愛,被祢所揀選……」提摩太傳道慢慢地向神禱告。
禱告的聲音柔和得像水。忽然,她的肩膀開始微微顫抖。她的眼睛閉著,卻有兩行淚靜靜滑落。那一刻,我們知道——神的靈正在觸摸Sophouan。她的呼吸斷續而急促,像是在與某種長久的黑暗對話。禱告結束後,她依舊低著頭,雙手緊握,然後輕輕抬起,低聲說:「我……願意信主。」
那聲音雖然微弱,卻清晰得足以穿透整個空間。

我們為她祝福。陽光正巧從窗外灑進來,落在她的臉上。那蒼白的臉似乎有了血色,一種從靈魂深處泛出的紅潤。那不是醫學數據能解釋的現象,而是一種被光喚醒的徵兆——一種來自救贖的生命氣息。
Sophouan 微微笑了,像一個剛學會笑的孩子。她說,她從沒想過自己會「被愛」。我們告訴她,這份愛不需要資格,也不取決於她能給什麼,因為神先愛了她。
那一刻,空氣裡的光變得更柔。屋外的風聲、遠處的雞鳴、孩子的笑聲,都在那份寧靜裡顯得遙遠又真實。她的手不再發抖,整個人像是被重新扶正。
時間在那裡緩慢流動。我忽然明白,這就是福音的節奏——不是轟轟烈烈的聲響,而是生命在靜默中被轉化的微光。我們告訴她下周日教會有食品分發給有需要的家庭,可以來教會一起敬拜贊美主。
那天的陽光直到傍晚都沒有完全散去。天色漸暗時,雲層被染成溫柔的金灰色。那一刻,我想起約翰福音的話: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1:5)
但今天,我親眼看見黑暗退卻了。
在柬埔寨這片炎熱而貧瘠的土地上,每一次診療、每一場禱告,都像是上帝親手寫下的一行詩。祂不總是用奇蹟改變現實,卻常用恩典改變一顆心。
Pan Sophouan 離開時,步伐比來時穩了許多。她轉身對我們笑,那笑容乾淨、安靜,像是陽光在泥土上留下的一道柔痕。她沒有說再見,只是輕輕揮了揮手。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整個午後都被光照亮。
神的國就在那裡——不在遙遠的天上,而在那個願意相信的瞬間,在一個靈魂重新呼吸的微光裡。

「主的靈在我身上,祂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4:18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