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我受邀協助中部一家生產銀鏡(汽車後視鏡、浴室用銀鏡、公路彎道的曲面鏡、…)的改善案。該公司從日本引進一套生產設備《瀑布式的流漆淋幕(塗漆)生產系統》,但產出的產品經常出現銀鏡表面氧化、表面脫落、表面黑化……。經公司品保與工程部門會和日本設備廠討論、原因分析、切片量測探討、…….終於找到了根本原因是來自於該系統在生產時必須控制住許多生產參數(漆的黏度控管/落塵管控/長達200 cm的流漆刀的開口(xx mm)公差/室內溫溼度…..要求相當嚴格的公差!一旦沒有能力掌握這些嚴謹的公差,或評估背後須付出的生產成本代價而降低管制,因此產生不穩定現象!==>這些通稱為Noise)。也因為上述的Noise噪音因子影響,造成了玻璃表面流漆形成的漆膜厚度極度不均,因而造成銀鏡表面氧化、表面脫落、表面黑化…品質不良的嚴重現象!!
在田口學程中,理解了田口品質工程的重要策略:是透過實驗計畫進行多項因子(可控參數)的研究與選擇不同水準組合,來對抗Noise(漆的黏度控管 /落塵管控 /流漆刀的開口(xx mm)公差 /室內溫溼度….)。第一次嘗試應用Taguchi Method進行該項工程的研究分析與實驗,進行了L18(十八次實驗),就順利將原本Cpk:0.34提升到了1.59。同時也徹底解決銀鏡表面氧化、表面脫落、表面黑化…品質不良的問題.
學習後第一次上手就成功,也接受中華民國品質學刊邀請刊登.因此深深埋下我熱愛田口品質工程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