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3空間:從生活裡看見立體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我們都活在三維世界,但不見得「立體地」活著

三維空間,簡單來說是有長、寬、高的世界。

但如果你觀察日常,會發現很多人其實只活在「平面」上—— 只看見眼前的事、直覺地反應、習慣在同一個角度思考。

而所謂「活得立體」,其實是從物理、設計、哲學與靈性

重新理解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 一、物理 × 科學:我們能存在的舞台

我們能行走、建築、感覺空間的每個方向,

都屬於三維的範圍。 前後、左右、上下——這三軸構成了生活的邊界。

但科學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活在「四維時空」中。

只是時間的流動我們無法直接觸摸。 這意味著,我們對「現實」的理解永遠是有限的。 而空間之中,不只是形體,更有看不見的能量流動。


🏠 二、設計 × 美學:空間,是生活的立體語言

在室內設計中,空間不是靜止的。

它隨著光影的移動、氣流的轉換、 以及人的情緒而變化。

一盞柔光的檯燈、一面反射光線的牆面,

都能讓「空間的第三維」被感受到——那是「深度」與「情感」。

好的設計,不只是配置家具,

而是讓空間成為一種被看見的心境


🧠 三、哲學 × 存在:立體思考,才是成熟的感知

一維是線性思考,只有對錯

二維是對比思考,有黑白

三維則是立體思考—— 看見灰階,看見原因,看見多層次

當你能同時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觀點、不急著批判,而是想知道「為什麼」, 那一刻你就從平面走進了立體。


🌌 四、靈性 × 意識:以能量在設計雕塑空間

在靈性的語言中,三維世界代表「物質與學習的場域」,它同時是我們練習覺察與創造的場域。

光線、氣味、比例與材質的變化,映照著內在的節奏。

當你整理空間、調整色溫、打開窗的那一刻,其實是在重新對齊自己的能量

設計的本質,是讓生活與意識同頻;家不只是居住的地方,而是一個能回應你的能量場。

當空間與心同步時,美感自然發生,生活也變得更立體。

我們在這裡透過具體的體驗,練習覺察與創造。

家不只是屋子,而是一種頻率。當你開始意識到「空間會回應你」,

你就不再只是活在三維, 而是以意識在雕塑現實


🌞 讓生活有深度,世界就變立體

三維空間不是理論,而是日常的真相

當我們用心去感受設計理解覺察, 世界不只是眼前的形狀,而是一種心的延伸

🪞在生活裡~~

試著多轉一個角度看事情、 多留一盞柔光照進心裡的角落、 多傾聽空間想告訴你的話—— 你會發現,三維的世界,其實也有靈魂。

當你願意傾聽空間的聲音,它會回應你當下的狀態。 因為,家不只是居住的地方, 它是一種正在與你共振的能量頻率。

J+Interior Design

#空間思考 #立體生活 #室內設計靈感 #覺察生活 #光與家的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旅人設計所
4會員
36內容數
在開始創作之前,我曾經是一位靜靜走在靈性旅程上的人。 我閱讀、冥想、療癒自己,也不斷問:「我能不能把這些內在的轉化,變成一種創作?一種分享?一種邀請?」 這個頻道——光之旅人設計所——就是我給自己的答案。
光之旅人設計所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傳統的設計,常常是「先規劃好,再去住進去」。 但真正能長久的美學,是讓空間與生活一起生成。 「共構思維」就是這樣一種設計觀點:家具不是固定的,牆面不是永遠不變的,甚至生活儀式也會隨著心境轉換。這些不斷調整的過程,就是人與空間的共構。 美學的價值,不在於一成不變的「完美」,而在於陪你走過不同
Thumbnail
2025/09/25
傳統的設計,常常是「先規劃好,再去住進去」。 但真正能長久的美學,是讓空間與生活一起生成。 「共構思維」就是這樣一種設計觀點:家具不是固定的,牆面不是永遠不變的,甚至生活儀式也會隨著心境轉換。這些不斷調整的過程,就是人與空間的共構。 美學的價值,不在於一成不變的「完美」,而在於陪你走過不同
Thumbnail
2025/09/25
在設計的過程裡,我們常常被問到:「一個完美的空間應該長什麼樣子?」其實,沒有標準答案。真正能長久陪伴的空間,不是只靠設計師的想像去定義,而是與使用者的日常一起生成。這就是「共構思維」的核心:空間因人而活,而不是讓人被空間束縛。 🌀 共構思維:設計不是單向,而是對話 傳統設計模式裡,空間由設計
Thumbnail
2025/09/25
在設計的過程裡,我們常常被問到:「一個完美的空間應該長什麼樣子?」其實,沒有標準答案。真正能長久陪伴的空間,不是只靠設計師的想像去定義,而是與使用者的日常一起生成。這就是「共構思維」的核心:空間因人而活,而不是讓人被空間束縛。 🌀 共構思維:設計不是單向,而是對話 傳統設計模式裡,空間由設計
Thumbnail
2025/09/25
在商業空間裡,角色不只是陪伴的符號,更是品牌情感的延伸,為顧客創造有靈魂的體驗。 🐾 角色 × 品牌 × 空間 在設計語境裡,角色是一種「情感觸媒」。 當 Maltese 角色進入空間,它的存在不只是裝飾,而是「品牌人格」的具象化: 有溫度 可陪伴 能講故事 顧客在空間裡不
Thumbnail
2025/09/25
在商業空間裡,角色不只是陪伴的符號,更是品牌情感的延伸,為顧客創造有靈魂的體驗。 🐾 角色 × 品牌 × 空間 在設計語境裡,角色是一種「情感觸媒」。 當 Maltese 角色進入空間,它的存在不只是裝飾,而是「品牌人格」的具象化: 有溫度 可陪伴 能講故事 顧客在空間裡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命的形式包含了所有維度,這裡的維度指的是思維的層面。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能感知到哪個維度,即三維度。通常大眾社會和教育運作都基於這個三維度的思維模式。 有人認為第四維度是時間,但更廣泛來說,每個三維度的時空連續運動產生了四維度。因此,我們感知到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身處的正在往前運動的時空本身。
Thumbnail
人生命的形式包含了所有維度,這裡的維度指的是思維的層面。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能感知到哪個維度,即三維度。通常大眾社會和教育運作都基於這個三維度的思維模式。 有人認為第四維度是時間,但更廣泛來說,每個三維度的時空連續運動產生了四維度。因此,我們感知到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身處的正在往前運動的時空本身。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何謂真實世界? 一般人眼中世界的構成,除了每天接收到的片面外來訊息,加上實體接觸的物質元素,還有就是個體本身的內在慾望了。 我只聽我想聽的,我只看我想看的,我只相信我認為的,這就是專屬於每個人的真實 。 在眾多個體的真實之上,說不定有著一個大架構的劇本在運轉,真正的真實就在這個劇本之外,在我們
Thumbnail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國不在大,有良善的生靈則靈。 很多活在3維世界的人們,認為自己能量不如精怪神靈,一直期待和好奇另一個世界,不用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有肉體的神靈,只是目前投身在3維肉體,精神護持的意念是很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國不在大,有良善的生靈則靈。 很多活在3維世界的人們,認為自己能量不如精怪神靈,一直期待和好奇另一個世界,不用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是有肉體的神靈,只是目前投身在3維肉體,精神護持的意念是很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3D物質世界的體驗與經歷,著重於個人在困難與不舒適的狀態下如何去體驗自己原本的樣子,以及如何尋找和理解自己的價值。作者透過引人省思的問題和啟發性的想法,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
Thumbnail
物理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投射的意思,就是當你認為你生命裡不可能都只有喜歡的人事物,你就同時會顯化喜歡跟討厭的人事物。 無法讓討厭的事情消失,可能是因為你覺得過得太任性會有報應或人生就是來受苦怎麼可能那麼快樂,就不敢去想我就是要我的世界裡都是美好跟開心的事,就做不出拒絕跟屏蔽或狂妄的行為。 或是
Thumbnail
物理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投射的意思,就是當你認為你生命裡不可能都只有喜歡的人事物,你就同時會顯化喜歡跟討厭的人事物。 無法讓討厭的事情消失,可能是因為你覺得過得太任性會有報應或人生就是來受苦怎麼可能那麼快樂,就不敢去想我就是要我的世界裡都是美好跟開心的事,就做不出拒絕跟屏蔽或狂妄的行為。 或是
Thumbnail
你認為平行宇宙是怎麼樣的呢? 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銀河系裡僅有的有機生命體,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許只是因為空間維度頻率的不盡相同,所以完美錯開了。 我們地球的生物存在在這個空間維度裡,空間在這裡的感覺有點像書裡的頁面,我們處在第3頁,還有其他生命體存在在第4頁、第20頁等等,而其他的生
Thumbnail
你認為平行宇宙是怎麼樣的呢? 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銀河系裡僅有的有機生命體,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許只是因為空間維度頻率的不盡相同,所以完美錯開了。 我們地球的生物存在在這個空間維度裡,空間在這裡的感覺有點像書裡的頁面,我們處在第3頁,還有其他生命體存在在第4頁、第20頁等等,而其他的生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