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是 Mech Muse。這篇文章會帶你認識一款特別的人形機器人——杭州 DEEP Robotics 最新發表的 DR02。和以往強調「會跳舞、會倒立」的機器人不同,DR02 的賣點在於 IP66 防塵防水、寬溫耐候(−20℃~55℃),鎖定工業與戶外場景。
讀完後,你會知道:
- DR02 為什麼與眾不同。
- DEEP Robotics 從四足走到雙足的發展脈絡。
- IP66 與其他等級差在哪裡,為何對工業應用關鍵。
- 這個發表對 2025 年人形機器人產業意味著什麼。
📰 「能上工」的人形機器人
2025 年 10 月 9 日,杭州的 DEEP Robotics 宣布推出全新的 DR02 人形機器人。和過去多數只在舞台表演的機器人不同,DR02 打從一開始就鎖定 「工業級」。它的最大亮點,就是獲得 IP66 防塵防水等級,並且可以在 −20℃ 到 55℃ 的環境中穩定運作。這樣的規格,代表它不只是能在乾淨的實驗室裡走一走,而是真的能夠去 戶外巡檢、工廠生產線、倉儲物流中心等現場。在尺寸與能力上,DR02 身高約 175 公分、體重 65 公斤,與成人差不多大小。它能夠單臂搬運 10 公斤,整機搬運 20 公斤,步行速度則達到 1.5 公尺/秒。雖然比不上某些強調爆發力與雜技表演的機器人,但卻足以應付日常工廠和園區的物品搬運、巡邏、甚至階梯與斜坡的行走需求。
這一次,DEEP Robotics 給市場的訊息非常明確:
💡 「我們不是要表演,而是要上工。」
🧭 發展脈絡與時間線——從四足到雙足的務實路線
要理解 DR02 的定位,就得回頭看 DEEP Robotics 的發展歷程。
- 2017 年:DEEP Robotics 在杭州創立,一開始就專注在 工業巡檢機器狗。它們的四足機器人產品(如 X30)強調耐候性、防護力與在電力管廊、化工廠的應用,因為這些場景對「可靠度」要求極高。
- 2024 年 8 月: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DEEP 首度展示了 DR01 人形原型機。當時的重點放在 平衡恢復、戶外行走、抗干擾能力,被定義為「具身智能探索者」。這算是他們從「四足」邁向「雙足」的重要過渡。
- 2025 年 10 月 9 日:正式發表 DR02。相較於 DR01,DR02 明顯少了「花式表演」,而是直接強化到工業標準的 IP66 + 寬溫耐候。這一天,媒體頭條一致聚焦在「全球首款 IP66 人形機器人」,並且將它歸類為走出實驗室、走進產線的代表性機種。
這條時間線其實隱含了一個「路線選擇」:
與 UBTech(偏家用)、Fourier(醫療康復)、Unitree(高速靈活)不同,DEEP 從一開始就是 「現場派」——不追求華麗動作,而是一步一步把「工業可靠度」拉上來。
🧪 IP66 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讀者可能會問:IP66 到底差在哪? 為什麼 DEEP 要把這當作核心賣點?
先簡單解釋:
- IP65:完全防塵,可抵擋低壓水柱。
- IP66:完全防塵,可抵擋強力水柱(例如暴雨或工業清洗)。
- IP67:完全防塵,可短暫浸入水中(1 公尺深,30 分鐘)。
也就是說,IP66 對於「日常工業現場」其實比 IP67 更實用。因為工廠常見的不是機器掉進水裡,而是高壓水霧、雨水、清洗管線。對於戶外巡檢或化工廠噴淋環境,IP66 才是真正的剛需。
再來看 DR02 的規格:
它的搬運負載(單臂 10 公斤、全機 20 公斤)與步行速度(1.5 公尺/秒),雖然不驚人,但已經能涵蓋 70% 的工廠/園區需求。搭配全機密封與寬溫環境,它的「實際有效工時」遠比只能在乾燥實驗室表演的機器人來得長。
這就是 DEEP 想傳遞的訊息:
🌧️ 「雨天能不能用?灰塵會不會卡?機器能不能跟人類工人一樣,365 天都在場?」
答案就是 DR02 嘗試給出的肯定。
✅ 總結—從「能表演」到「能上工」的分水嶺
綜合來看,DR02 代表了 2025 年人形機器人的一個分水嶺。
以前,我們看到的亮點常常是「會跳舞」「會翻跟斗」,但這些動作對工廠主管來說意義不大。真正會決定採購與部署的,是 能不能在惡劣環境中長時間穩定工作。
DR02 把焦點放在「可靠度」而不是「表演性」,這點讓它脫穎而出。它告訴市場,人形機器人不只是未來幻想,而是開始有機會成為 電力公司巡檢員、倉儲中心的搬運助手、工廠安防的巡邏員。
當然,仍有許多挑戰:
🔋 電池續航不足怎麼解? 🛠️ 維修保養體系怎麼建? 📋 安全與合規要怎麼落地?
但無論如何,能否「全天候上工」,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產業門檻。DEEP 的 DR02 正是在這條路上邁出了一步。
👉 如果你對工業級人形機器人的未來感興趣,請追蹤 Mech Muse。我會持續整理全球最新的人形 × AI 發展,幫你用簡單的方式看懂產業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