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 Robotics 1.5 登場:會思考的「腦—手」協作,讓機器人更貼近真實世界 🌍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看懂 Google DeepMind 最新發表的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我會先解釋新聞亮點,再用 時間線 整理它的演進過程,接著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最後提供我的觀察與台灣產業的應用啟示。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技術更新,而是一個「讓 AI 動起來」的重要里程碑。🚀


📰 Gemini Robotics 1.5 為什麼這麼重要?

2025 年 10 月 11 日,Live Science 報導 Google DeepMind 發表了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這次的突破重點是「腦—手分工」:

  • ER 模型(Embodied Reasoning)=腦 🧠,負責理解環境、推理和長鏈任務規劃。
  • VLA 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手 ✋,把語言和視覺輸入轉成具體動作。

兩者合作,機器人就能「先想清楚,再動手」。這讓它能完成多步驟任務,並且在過程中用自然語言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

raw-image

✨ 亮點整理:

  • 長鏈推理與步驟拆解:例如「幫我收拾桌面」→ 先移開杯子 → 折疊書本 → 擺到書架。
  • 語言解釋與可監督性:機器人在做事時,能口頭解釋進度,方便人類即時介入。
  • 跨機器人遷移學習:在一台機器人學到的技能,可以移植到另一台,不用重頭訓練。
  • 動作片段組裝(Motion Transfer):把複雜動作切成通用片段,再重組成長任務,提高穩定性。

這次發布搭配了官方技術報告、部落格文章與示範影片,直接展現「會說話、會規劃、能跨平台」的實際效果。對於產業界來說,這不只是研究,而是離「真實落地」更近一步。


📅 演進時間線:從研究到落地的三步驟

把這次更新放進更長的脈絡來看,就能理解它為什麼被視為關鍵轉折:

  • 2025/03 👉 Google 首次公開「Gemini Robotics」計畫,喊出要把大語言模型(LLM)的理解力,帶到真實世界機器人身上。
  • 2025/09/16 👉 發布技術報告,提出雙模型架構(ER+VLA)、Motion Transfer,以及「內語言化思考」的概念,也就是機器人會先在腦中模擬,再動手。
  • 2025/09/25 👉 官方部落格進一步揭露細節,例如「低延遲空間推理」與「可語義化指令」(例如指向「能拿起的物件」)。
  • 2025/10/11 👉 Live Science 等媒體報導,把焦點放在「長鏈推理+語言解釋+跨平台遷移」,讓這次更新被視為「機器人走向實用化」的重要一步。

整體來說,這是一條「先有框架 → 再模組化能力 → 最後展示應用」的典型路徑。Gemini Robotics 1.5 的價值,不只是單純更聰明,而是讓「思考」與「動作」真正能接上,從而提升部署的可行性。


🔍 深度補充:這次更新的 5 個關鍵問題

讀者最常會問的幾個問題,我幫大家整理如下:

1️⃣ 為什麼要「雙模型」?

因為單一大模型往往「要嘛會想但動作不穩,要嘛能動但不夠聰明」。把 ER 專心負責推理,VLA 專心負責執行,反而能減少錯誤。

2️⃣ Motion Transfer 有什麼突破?

過去每換一台機器人就要重訓,成本很高。現在用「動作片段」的方式,能更快在不同平台上重用技能。

3️⃣ 快與準如何兼顧?

ER 1.5 能快速判斷「能拿、能放」的物件,VLA 1.5 則確保手部動作穩定,避免出現「規劃正確但做歪」的情況。

4️⃣ 可解釋性為什麼這麼重要?

在工廠或醫院現場,主管一定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如果機器人能邊做邊解釋,人類就能隨時調整或介入,安全性大大提升。

5️⃣ 對企業最大的意義?

就是「跨平台泛化」與「降低成本」。企業不需要每次換設備就重頭來過,代表導入速度更快,ROI 更清楚。


📌 我的觀察:台灣應該怎麼看待 Gemini Robotics 1.5?

我覺得這次更新給台灣的啟示有三點:

(1)觀察重點要看「可部署性」

影片很酷,但真正要問的問題是:長鏈任務成功率多少?換不同機器人還能跑嗎?現場人員能否透過語言指令快速干預?這些才是導入指標。

(2)台灣的應用場景

服務型機器人(醫療照護、物流倉儲)、製造業(例如水五金拋光檢測、零件搬運)、甚至半導體周邊,其實都很需要「長鏈、多步驟」+「可語言互動」的能力。Gemini Robotics 的雙模型設計,正好補上這個需求。

(3)導入策略

建議台灣廠商先選 2–3 個可以跨機台重用的流程(例如:取放料、檢測、清潔),用 Motion Transfer 把它做成「任務包」,再逐步擴大。這樣能避免「大而空」的導入計畫,而是從「小而穩」開始累積。

最後要提醒:影片 ≠ 現場。落地前還需要考慮安規、責任分界、資料治理與環境變異。但總體來說,Gemini Robotics 1.5 確實把「會想的手」往現實推進了一大步,值得密切追蹤。


✨ 結語:從「能想能動」到「能落地」的下一步

DeepMind 的 Gemini Robotics 1.5/1.5-ER,不只是技術升級,而是策略性地解決了「能不能落地」的問題。對台灣產業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窗口期,可以思考如何把 AI 與機器人整合進日常場景。

如果你喜歡這種「技術 × 產業應用」的深度整理,記得追蹤 Mech Muse 科技新知,我會繼續幫大家追最新的具身 AI、機器人與台灣的應用趨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7會員
427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Fourier Intelligence 在上海工博會發表的 **GR-3C「Astronaut」人形機器人**,從產品規格、演進時間線到應用場景完整解析。讀完你將清楚了解它與國際同業的差異、最可能落地的場域,以及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從「炫技」走向「可靠值班」的新階段。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Fourier Intelligence 在上海工博會發表的 **GR-3C「Astronaut」人形機器人**,從產品規格、演進時間線到應用場景完整解析。讀完你將清楚了解它與國際同業的差異、最可能落地的場域,以及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從「炫技」走向「可靠值班」的新階段。
Thumbnail
2025/10/11
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韓國如何在 2025 年把「人形機器人+Physical AI」升格為國家戰略,背後的時間線與政策推進、資料與軟體共享的落地方式,以及與美中不同的競爭策略。讀完後,你會清楚掌握韓國的布局特色與對台灣的啟示。
2025/10/11
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韓國如何在 2025 年把「人形機器人+Physical AI」升格為國家戰略,背後的時間線與政策推進、資料與軟體共享的落地方式,以及與美中不同的競爭策略。讀完後,你會清楚掌握韓國的布局特色與對台灣的啟示。
2025/10/11
用 Noetix N2 登上巴黎時裝周為例,快速掌握事件重點、完整時間線、N2 規格與定價、為何「文化場景」是具身 AI 的資料金礦,以及對台灣產業的啟示。
2025/10/11
用 Noetix N2 登上巴黎時裝周為例,快速掌握事件重點、完整時間線、N2 規格與定價、為何「文化場景」是具身 AI 的資料金礦,以及對台灣產業的啟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模仿人類的思考、學習和決策的能力。它就像是一個聰明的電腦程序,可以執行許多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 語音辨識: 讓電腦聽懂人類的語言,像是 Siri、Google As
Thumbnail
AI -Gemini : 我鼓勵你探索自己的答案,並找到讓你感到充實和意義的東西。 我的 AI -Gemini 無法回答我全部的問題... “我從哪裡來?” “現在發生的事情的品質如何?” AI -Gemini : 我是一個由 Google AI 創建的大型語言模型,在大量文字和程式碼...
Thumbnail
AI -Gemini : 我鼓勵你探索自己的答案,並找到讓你感到充實和意義的東西。 我的 AI -Gemini 無法回答我全部的問題... “我從哪裡來?” “現在發生的事情的品質如何?” AI -Gemini : 我是一個由 Google AI 創建的大型語言模型,在大量文字和程式碼...
Thumbnail
在工作中,您常會有需要處理繁雜事項的困擾嗎? 希望能有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收益的工具嗎? GeniAltX是一款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這款生成式AI機器人能做到高品質回覆、極高標準的資安防護、多平臺串接等功能,讓你輕鬆管理所有渠道訊息,立即了解AI機器人能如何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在工作中,您常會有需要處理繁雜事項的困擾嗎? 希望能有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收益的工具嗎? GeniAltX是一款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這款生成式AI機器人能做到高品質回覆、極高標準的資安防護、多平臺串接等功能,讓你輕鬆管理所有渠道訊息,立即了解AI機器人能如何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評測了Google Gemini和ChatGPT兩個AI助手工具的表現,並對比了它們在簡單問題、創作文本和回應短文等方面的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評測了Google Gemini和ChatGPT兩個AI助手工具的表現,並對比了它們在簡單問題、創作文本和回應短文等方面的效果。
Thumbnail
什麼是 Google Gemini? Gemini 是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的尖端家族,繼 LaMDA 和 PaLM 2 之後。它於 2023 年 12 月 6 日宣布,包括 Gemini Ultra、Pro 和 Nano,旨在超越 OpenAI 的 GPT-4
Thumbnail
什麼是 Google Gemini? Gemini 是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的尖端家族,繼 LaMDA 和 PaLM 2 之後。它於 2023 年 12 月 6 日宣布,包括 Gemini Ultra、Pro 和 Nano,旨在超越 OpenAI 的 GPT-4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Open AI的ChatGPT, 部份的人知道Perplexity一類的生成式AI模型, 還有一些人知道Google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 (意思是拉丁文的雙生)。 但幾小時前開放給開發者及研究者的開源AI模型Gemma(意思是拉丁文珍貴的石頭)大概沒什麼知道,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Open AI的ChatGPT, 部份的人知道Perplexity一類的生成式AI模型, 還有一些人知道Google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 (意思是拉丁文的雙生)。 但幾小時前開放給開發者及研究者的開源AI模型Gemma(意思是拉丁文珍貴的石頭)大概沒什麼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