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e Energy 押注小型核電:北卡 Belews Creek 2037 年商轉,煤電轉型的關鍵一役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大家好~我是Mech Muse,為什麼 Duke Energy 要在 2025 年把小型模組化核能(SMR)納入未來戰略?這篇文章會帶你一次看懂:

  • 📰 新聞重點:Duke Energy 的最新規劃與北卡 Belews Creek 的角色
  • 時間脈絡:政策、需求與煤電退場如何推動這個決策
  • 🔍 深度補充:SMR 與大型核能差異、財務結構與 AI 用電的連動
  • 📌 觀察清單:哪些訊號能判斷 2037 年計畫能否如期落地

讀完後,你不只會了解一個電力公司的決策,而是能掌握 美國能源轉型的關鍵縮影,以及它對未來十年的科技與產業意味著什麼。


🌍 Duke Energy 宣布 SMR 規劃,Belews Creek 成為舞台

raw-image

2025 年 10 月 7 日,根據 ANS / Nuclear Newswire 的報導,美國電力巨頭 Duke Energy 在最新資源規劃(Carolinas Resource Plan, CRP)中,正式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納入未來供電戰略,並點名 北卡羅萊納州的 Belews Creek 煤電廠為首個潛在場址,目標在 2037 年完成上線。這項消息一出,立刻成為能源界與政策圈的焦點。⚡

Belews Creek 是美東重要的燃煤電廠,擁有兩部大型機組,但隨著減碳政策推進與老化壓力,退場成為既定方向。Duke Energy 的選擇,意味著煤電退場不再只是單純的淘汰,而是可能「重生」為核能基地,藉由 SMR 提供長期穩定、低碳的基載電力。

更重要的是,Duke 並非只有這一個場址選項。公司同步提到,南卡 W.S. Lee 電廠也在評估是否導入大型壓水式反應爐(LWR)。換句話說,Duke 的策略是「雙軌」:同時佈局 SMR大型 LWR,以保留技術與供應鏈彈性。

這背後的訊號很清楚:在 AI 資料中心用電爆增、交通與製造業電氣化的背景下,單靠天然氣或再生能源已不足以應付,美國東南部必須要有 長時數、可調度、低碳的基載電力。核能,尤其是 SMR,自然成為政策與產業交會的關鍵解。🌱


⏳ 從政策到煤電退場,Duke 為何走到這一步?

要理解這項新聞的重要性,必須把視角拉長。其實,這不只是 Duke Energy 的「單一決策」,而是過去數年 政策—需求—電網可靠度 三股力量推動的結果。🗺️

第一步:政策催生核能需求

2021 年,北卡通過 HB 951 法案,規定電力公司必須在 2030 年前減碳 70%,2050 年達成淨零。這是法律層級的硬性要求,不是口號。到了 2024 年,北卡公共事業委員會(NCUC) 核定了「Carbon Plan/IRP」,進一步把「核能」明確放進可行選項之一。這意味著,不論喜不喜歡核能,若要達到法定減碳目標,它都是繞不開的選擇。

第二步:電力需求爆炸

2025 年起,美國東南部正面臨過去 15 年未見的用電成長。AI 資料中心進駐、電動車快速普及、製造業回流,都在短時間內把負載推高。傳統上可以依賴的天然氣機組與進口電力,無法長期支撐。Duke Energy 的 CRP 報告明言:再生能源固然重要,但需要有「高可靠度、長時數」的電源作支撐,而核能正好符合這個需求。

第三步:煤電的退場壓力

Belews Creek 煤電廠本來就在退休清單上,但問題是「如果煤電退了,要什麼補上?」在碳排放法規與區域電網穩定性的雙重壓力下,Duke 選擇以 SMR 接棒。這樣的轉型策略有幾個好處:

  • 煤電場址已有輸電、用地、水資源,不必從零開始。
  • 地方社區接受度較高,因為能提供就業與稅收延續。
  • 煤電員工能轉移到核能領域,降低社會衝擊。

總結來說,Duke 走到這一步,是「政策必須、需求驅動、基礎條件合適」三者疊加的結果。


🔍 技術、財務與氣候效應

很多讀者會有疑問:「SMR 到底跟傳統核能差在哪裡?」、「這要花多少錢?」、「對 AI 資料中心真的有幫助嗎?」我整理三個最常被問的重點。📌

1️⃣ 技術差異:SMR vs. 大型核能

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通常輸出在 50–300 MWe,強調「模組化製造、縮短工期、提升安全設計」。相較之下,傳統大型 LWR 動輒 1000 MWe 以上。Duke 的策略是「保留兩種選項」,因為 SMR 雖有潛力,但商業化案例尚少;大型 LWR 雖成熟,但投資龐大、建期長。這樣的雙軌佈局,就是要降低風險。

2️⃣ 財務與風險分攤

SMR 的一大挑戰是成本。美國能源部雖提供稅收抵減與融資支持,但實際度電成本(LCOE)仍需視合約模式與供應鏈狀況而定。Duke 採用的「ESP(早期場址許可)」策略,就是把風險拆段:先確認場址可行,再選型、再簽 EPC 合約。這樣能降低一次性投入的風險,也讓監管單位更容易審查。

3️⃣ 與氣候與 AI 用電的連動

很多人會問:既然再生能源這麼便宜,為什麼還要核能?答案在於「可靠度」。太陽能與風電雖便宜,但有波動性,無法保障資料中心與醫院這種 24/7 的高可靠需求。而核能的容量因子超過 90%,能提供長期穩定的低碳電力。對正在瘋狂建設 AI 資料中心的美國東南部來說,核能幾乎是「保底的選項」。


📌 總結:2037 能不能準時?我們該觀察什麼?

總結來說,Duke Energy 把 SMR 寫進 2037 年的規劃,不是隨便喊喊,而是政策壓力、需求現實與煤電退場三重交會的結果。Belews Creek 的角色也不只是「一個電廠」,而是美國能源轉型的縮影。💡

接下來要觀察的重點有五個:

  1. NRC 許可進度:ESP 申請與環評是否順利?
  2. 堆型選擇:會選哪一家供應商?NuScale、GE-Hitachi,還是其他新創?
  3. 融資模式:EPC 合約如何分攤風險?有沒有聯邦或州政府介入補貼?
  4. 煤電退場節奏:Belews Creek 的煤機會延退多久?會不會跟 SMR 的時程脫節?
  5. 需求真實性:AI 資料中心用電是否真如預期成長?若放緩,核能投資是否調整?

最後的話

2037 年的 SMR 是否能準時並成功上線,將會是美國核能復甦的試金石。如果成功,它將成為「煤轉核」的經典案例,甚至可能複製到全美其他煤電廠址。對我們這些關心能源轉型的人來說,Duke 的選擇,值得持續追蹤。

👉 記得追蹤 Mech Muse 智慧新知,下一篇我們繼續拆解更多能源與科技交會的故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32會員
446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0/11
這篇文章帶你看懂阿肯色州為什麼啟動小型核能(SMR)研究,背後的 AI 資料中心用電浪潮,以及兩大技術路線——Westinghouse AP300 與 Oklo Aurora——的差異。讀完你將掌握新聞細節、政策時間線、技術亮點,並理解核能在 AI 時代能源拼圖中的角色。
Thumbnail
2025/10/11
這篇文章帶你看懂阿肯色州為什麼啟動小型核能(SMR)研究,背後的 AI 資料中心用電浪潮,以及兩大技術路線——Westinghouse AP300 與 Oklo Aurora——的差異。讀完你將掌握新聞細節、政策時間線、技術亮點,並理解核能在 AI 時代能源拼圖中的角色。
Thumbnail
2025/10/10
日本 Space Ocean 與 SpaceNukes 計畫把 10 kWe 微型核反應器送上衛星進行測試,若成功將成為深空任務的標配電源。這篇文章用故事方式帶你了解新聞重點、過去一年太空核電的時間線、微反應器和太陽能/RTG 的差別與安全挑戰。
Thumbnail
2025/10/10
日本 Space Ocean 與 SpaceNukes 計畫把 10 kWe 微型核反應器送上衛星進行測試,若成功將成為深空任務的標配電源。這篇文章用故事方式帶你了解新聞重點、過去一年太空核電的時間線、微反應器和太陽能/RTG 的差別與安全挑戰。
Thumbnail
2025/10/10
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掌握 NANO Nuclear 在伊利諾州投資設立 MMR 製造與研發基地的全貌。你會了解新聞核心重點、完整的發展時間線、KRONOS 微模組反應器的技術與應用價值,以及這起投資對能源轉型與產業供應鏈的啟示,幫助你看懂核能新創如何結合政策、學研與資本走向商轉。
Thumbnail
2025/10/10
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掌握 NANO Nuclear 在伊利諾州投資設立 MMR 製造與研發基地的全貌。你會了解新聞核心重點、完整的發展時間線、KRONOS 微模組反應器的技術與應用價值,以及這起投資對能源轉型與產業供應鏈的啟示,幫助你看懂核能新創如何結合政策、學研與資本走向商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昨天講了水資源,今天來聊聊儲能吧,儲能有誰,可以去看一下我們家菜鳥的文章喔。 這次地震過後,有了這則新聞: 這則新聞感覺是熟知整套運作系統的人寫的,或者幫忙校稿過的,你會發現在電力系統已經從過往的單一核能或者火力發電進階到各種發電系統都被利用了,而要把電力系統用的這麼的“Smart”,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前陣子寫在撰寫山林水的可分享文時,在查找資料時,發現水資源在現今半導體、AI成為顯學後,似乎在未來的產業開發是不得不被重視的一個重點,過去老爹2022年寫過再生能源的看法,2023年寫了微電網,回頭來看,跟政策相關的個股似乎都有不錯的“發展”。(相關連結如下) 再生能源 儲能、微電網:
Thumbnail
 前陣子寫在撰寫山林水的可分享文時,在查找資料時,發現水資源在現今半導體、AI成為顯學後,似乎在未來的產業開發是不得不被重視的一個重點,過去老爹2022年寫過再生能源的看法,2023年寫了微電網,回頭來看,跟政策相關的個股似乎都有不錯的“發展”。(相關連結如下) 再生能源 儲能、微電網: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從新聞與巨頭的動作來思考哪些產業會有影響,想到就會更新。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