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能真誠付出,只因他們曾經落難,在走投無路之際被一群付出無所求的陌生人幫助而重新站起來,他們知道這一份情感的可貴,所以也把自己變成那樣子的人。
志工素月說,「我們關懷王阿公的家庭已經六年,他的兒子身後事由志工操辦,包括找葬儀社、買棺木、火化、入塔,王阿公家境貧窮沒有與親戚往來,礙於禮俗,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出殯那天,我跟十幾位志工一路送別。」有人問素月,沒有關係,為什麼要做那麼多?素月說,把「你我他」拿掉,就沒有所謂自己或他人的分別,一個上年紀的阿公晚年喪子,用想像的就知道對方有多痛不欲生,能接住阿公,讓他晚年止損,給他快樂和安全感,他就能從喪子的劇痛中走出來。
素月住在王阿公家附近,三天兩頭跑到阿公家噓寒問暖,知道阿公愛吃醬滷苦瓜,也知道阿嬤沒牙齒,素月經常滷一大鍋入口即化的苦瓜來給兩老加菜,阿公每每看到苦瓜,嘴角與眼角就會同時上揚,那便是素月最開心的時候。除了素月,還有一群志工姊妹經常在阿公家走動,帶他們出去曬太陽、散步,若是發現兩人的頭髮都長了,馬上回家拿剃髮工具。王阿公與王阿嬤晚年由這群志工女兒承歡膝下,空掉的心一點一滴被「女兒們」填滿。
老智者說,百善孝為先,孝容易順太難,和顏悅色、輕色細語、沒有違逆的奉養父母實在不容易,也因為不容易,所以才有「孝為首善」的說法。上述的素月,也曾經歷子欲養兒親不待的遺憾,但是她沒有讓這一份遺憾日夜折磨自己的心,她走出自己的小家庭關心可憐的老人家,心因此得到滿足,遺憾也不再是遺憾。所謂的幸福,就是把有形的物質給別人,把無形的福氣給自己。給別人愛,就會愛不虞匱乏,付出是跟自己的福氣競賽,計較是跟自己的福氣過不去,老智者常說,福是做來的,不做就不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無所求付出
#百善孝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