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賺兩萬多,住在三十多年的老公寓,廚房和廁所都很老舊卻沒有多餘的錢整修,而且每個月還要還貸款。為了省錢,每天都去黃昏市場買菜回家煮,一個星期外食頂多一次,也不能跟別人一樣想出國就出國,生活很緊繃,要什麼沒什麼,唯二的優點就是除了房貸沒有其他欠債,身體很健康,沒什麼病痛,健保很少用。
阿娟三十八歲開始照顧中風的媽媽,那時阿娟的媽媽才五十七歲,生活尚能自理,沒想到三年後,中風引發失智,行動變得遲緩,漸漸的忘了怎麼洗澡。為了照顧媽媽,阿娟在住家附近的麵攤洗碗,一天工作六小時,日薪八百元,阿娟說,「這個工作很穩定,走路就可以上班,沒客人的時候,我會回家看媽媽,一天看個兩三次,沒有回來看,我不放心。」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失能的媽媽,阿娟雖然沒有埋怨,但是每個人都看得出來她的身心已經無法負荷。
志工素月說,「四十多歲的年輕人,說話思考比健康的老人家還要緩慢,常常我問她A,她回答B,有時還會發呆,或是答不出來。」阿娟反應上的遲滯,跟媽媽從床上跌下來有關。有一天早上,阿娟發現媽媽躺在地上,她很自責沒有把媽媽照顧好,那一次之後,阿娟每天晚上都會起床五六次,白天要工作,還要照顧失能的媽媽,晚上又無法睡得安穩,鐵打的身體也禁不住。
媽媽已經倒下,志工不忍孝女阿娟為了照顧媽媽也跟著倒下,她應該要有喘息的空間。除了居家關懷,志工也幫媽媽申請長照,居服員每天到家裡幫忙打掃、煮飯、洗澡,阿娟下班回家就能稍事休息,不用急著進廚房煮飯給媽媽吃。阿娟說只剩下媽媽了,媽媽好好健健康康的,她就很開心,辛苦一點沒有關係。志工不捨阿娟燃燒自己,給她很多的支援,包括生活補助、人力,以及醫療保健,他們知道媽媽有一天會先離開,而阿娟還有好長的日子要走,她的身心要足夠堅強和健康。
當了解阿娟是這樣過生活,相信很多人會突然從「埋怨」變「感恩」。如果阿娟都沒有抱怨,日子過得比她舒坦的人便能知道如何從抱怨中重新審視自己的心並且學會感恩。有人說,對生活不滿意的人,最好的解方就是做志工,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就會知道老天爺其實待我們不薄。能者多勞,能付出是福氣,如果我們心有餘而力也足,不妨走出去做志工,幫助別人也是圓滿自己。
#認命
#孝道
#見苦知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