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活,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我們在職場上付出時間、燃燒熱情,將收入換成了生活中的各種必需品。在所有必需品中,「家」無疑是我們用盡全力也要守護的基礎。它不只是一個四面牆的空間,更是我們能夠出門工作、維持尊嚴、並在疲憊時獲得修復的「系統核心」。只有當這個核心穩定,我們才有底氣去談論「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是被動地「活著」。
但是,當社會的結構性壓力襲來,這個核心也可能瞬間崩解。對於某些群體來說,失去「家」,影響的不是換個地方住;而是失去整套自立生存的系統。
當自立的基石,被數萬元的漲幅威脅我們常說,要給予弱勢群體「魚竿」而非「魚」。在台灣,有一群重度身心障礙朋友,正努力地實踐「自立」這件事。他們是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所支持的夥伴,他們在街頭販賣餅乾、經營愛心餐車,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收入,為自己賺取尊嚴。
新巨輪共生家園,就是他們自立生活的基地。
這個家園目前接住了 31 位身心障礙朋友。它提供的不只是床位,更是無障礙設施、相互扶持的社群,以及最靠近工作地點的穩定居所。對一位必須依賴輪椅出入的自立者而言,家園的無障礙空間,是他們得以踏出家門、從事街賣或餐車工作,獲得社會參與感的必要條件。
然而,這個來之不易的自立系統,正被一個具體的、冰冷的數字威脅著:房租從 18 萬元,漲到 23 萬元。每個月五萬元的缺口,對一般家庭而言已經是巨大的壓力,對於一群主要依賴街賣和餐車維生的夥伴來說,更是無法獨自承受的重擔。
「輪椅爬不上樓,連結束都是奢望」
在房租暴漲的消息傳來時,家園夥伴阿國的一句低語,令人心頭一震:「我曾想放棄,只是輪椅爬不上樓,連結束都是奢望。」
這句話背後,是多重困境的交織,
-無處可去: 一般租屋市場極少有符合 31 位身障者需求、且租金合理的無障礙大空間。
-自立系統崩解: 一旦被迫搬離,他們將失去目前穩定工作的地理優勢和支持系統。這不僅是住的問題,更是工作權與尊嚴權的徹底剝奪。
-絕望的重量: 當你用盡全力工作,卻連最基本的居所都無法守住時,那份被社會邊緣化的無力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需要的不是無償的救濟,而是社會伸出援手,協助他們度過這次結構性壓力帶來的難關,守護他們努力掙來的自立生活。
守護一場有尊嚴的「自立人生」
面對這場危機,我們選擇不讓這些努力自立的夥伴孤軍奮戰。「輪輪平等,找回生而為人的住所——新巨輪共生家園守護計畫」是一場有力的「互助實踐」。我們透過群眾的力量,協助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籌措資金,來填補因漲租所造成的巨大缺口,讓這 31 位朋友能持續擁有穩定、無障礙、且能支持他們工作的家園。
這不是一次慈善捐款,而是一次對「居住正義」與「工作尊嚴」的共同投資。每一個人的支持,都確保了這個家園的自立系統得以持續運轉,讓他們能夠繼續踏出家門,用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中找到價值。
當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去守護那些努力生活的生命,我們也同時鞏固了我們自己的社會信心,在喧囂與不確定性中,找到了那份來自於「集體溫暖」的內心寧靜。請與我們一起,守護這群奮力自立的夥伴。
立即支持,成為守護者:👉 https://wabay.tw/ref/ncBvV/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值得被這個社會溫柔對待,從一個有尊嚴的住所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