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好時光

潮州,無湯日子的光暈
潮州的地面是陌生的,而南南部的太陽,比我想像的更像一個堅定不移的觀點:熱情得近乎殘酷。那熱度時常像一劑短暫的失憶針,讓我站在站牌下,將原本的行走路徑遺忘得一乾二淨。今天,我收集了幾枚「第一次」的標籤:第一次抵達潮州,第一次經過林邊,第一次在南州下車。最初的目的地是大鵬灣,但公車的時刻表像是一個難以跨越的哲學問題:三十分鐘的等待,足以讓一個人重新評估與世界的關係。我選擇了轉身,讓一輛開往南州的方向盤決定我的下午。
事實上,我的機動性僅止於雙腳,只有我稱之為「十一號公車」的這對工具。在這些非都市的定點,我其實走不了多遠。下車,然後觀察。我只是站在那裡,像一個臨時被放置的物件,觀察著當地人日常生活的氣味、聲響和光線,將它們打包進記憶的暗箱。
也許所謂的「好秋時光」,並不在於特定的地理座標,而是一份恰到好處的愜意,像一塊落在心底的靜止的石頭。在哪裡都好,只要那份心情仍在。
唯一確定的物理事實是,我發現自己被臺灣的太陽熱情地、不留情面地,曬黑了一整圈。但這也沒有關係。
在一個無湯的人生裡,你總需要一些痕跡來證明你確實走過,證明你曾與那份過度熱情的光線,正面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