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阿尼。
最近市場又震盪起來。
10 月 10 日,川普投顧一句話,美股馬上重挫, 台股也在隔週開盤時同步下跌。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投資人心裡都在想:
「現在到底該跑?還是該抱?」
今天阿尼整理了三個連基金經理人都會參考的關鍵指標,
幫你冷靜看懂市場,別讓情緒牽著走。
📊 一、VIX 恐慌指數:情緒的溫度計
VIX 指數由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編制,
它根據 S&P500 的選擇權價格,反映市場對「未來 30 天波動」的預期。
簡單說,VIX 越高代表投資人越緊張,越低則表示市場平靜。
📈 區間解讀:
- 20 以下:市場平靜
- 20–25:輕度緊張
- 30 以上:恐慌蔓延
- 40 以上:高度恐慌
- 80 以上:極度恐慌(世界末日級)
歷史上兩次經典高點:
- 2008 金融海嘯:89.53
- 2020 疫情爆發:82.69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截至 2025 年 10 月16日>
目前最新的VIX 約 25.3 ——代表市場有點緊張,但離恐慌還有一段距離。
💰 二、巴菲特指標:估值的體溫計
巴菲特指標由股市總市值 ÷ GDP(或GNP) 計算,用來衡量市場價格是否偏離經濟基本面。
📊 美股歷史區間:
- 80–100%:合理
- 100–130%:略貴
- 130–160%:過熱
- 160% 以上:泡沫警訊
目前美股的巴菲特指標為 217.52%...。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截至 2025 年 10 月16日>
而台股的巴菲特指數更高達 329.65%,雙雙創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截至 2025 年 10 月9日>
阿尼提醒:
不同國家之間不能直接比較,但當自己國家的數字創新高,就該知道─現在沒有便宜貨可以撿。
😬 三、恐懼貪婪指數:群眾情緒的綜合報告
由 CNN 編製的「Fear & Greed Index」綜合七個面向,判斷市場現在是偏「恐懼」還是偏「貪婪」。
- 1️⃣ 股價動能(S&P500 vs 125日均線)
- 2️⃣ 股價強度(創新高 vs 創新低股票數)
- 3️⃣ 成交量廣度(上漲成交量 vs 下跌成交量)
- 4️⃣ 避險需求(Put/Call Ratio)
- 5️⃣ 波動率(VIX 指數)
- 6️⃣ 資金流向(債券 vs 股票)
- 7️⃣ 信用利差(高收益債 vs 投資級債)
📊 指數區間判讀:
- 0–25:極度恐懼
- 25–45:恐懼
- 45–55:中性
- 55–75:貪婪
- 75–100:極度貪婪

<資料來源:CNN,截至 2025 年 10 月16日>
以最新的資料來看,投資人的情緒已經進入「極度恐懼」的射程範圍內!
🧭 結語:理性,不情緒化
三個指標綜合起來的結論是:
- VIX:輕度緊張
- 巴菲特指標:台股與美股都屬於過熱階段
- 恐懼貪婪:進入極度恐懼
市場沒有崩,但也不便宜,投資人的情緒也還沒到真正失控。
阿尼的做法是:
- 定期定額照樣扣,大筆的單筆投資先緩緩,
- 等到市場真正「皮皮挫」的時候,再來重拳出擊。
投資就像談戀愛,
不是每次波動都要分手, 有時候冷靜觀察,反而能挑到真正的 Mr. Right。
🎯想更直覺的方式了解這篇內容?
歡迎到【鄉民投資】看我拍的影片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