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腫瘤局限於胰臟內、尚未轉移,主要的治療方式是:
1️⃣ 外科手術切除
- Whipple 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根治」的方式。
- 五年存活率:若完全切除且配合後續治療,可達 30%~40%(相較於晚期的不到5% 已經很高)。
- 術後仍須配合化療或標靶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2️⃣ 術後輔助治療
- 常見藥物:FOLFIRINOX、吉西他濱(Gemcitabine)+ 卡培他濱(Capecitabine) 等。
- 目的:消滅殘存癌細胞、延長無病期。
🧬 二、最新治療與研究方向(2024–2025)
-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
- 傳統上胰臟癌對免疫療法反應差,但近年有新突破: 結合 PD-1 抑制劑 + 化療 的臨床試驗,在特定基因型病人(例如 MSI-high 或 TMB-high)中有效。 mRNA 癌症疫苗(例如 Moderna 與默克合作的研究)針對手術後病人,能誘發免疫反應、降低復發率。
- 精準醫療(基因定序)
- 若病人腫瘤有特定突變,如: BRCA1/2:可使用 PARP 抑制劑(Olaparib)。 KRAS G12C 突變:有新一代標靶藥物正在試驗(如 adagrasib)。
- 因此現在建議所有胰臟癌病人都應進行 腫瘤基因檢測。
- 奈米載體與放射治療
- 奈米化學藥物能提升藥物滲透率。
- 質子放射治療 正逐步被證實對局部晚期病灶控制更精準,副作用更少。
🍎 三、預防與早期偵測(目前醫界最積極的方向)
由於胰臟癌常在「無症狀期」就已進展,早期篩檢變得至關重要:
- 高風險族群建議每年檢查一次:
- 有家族史(兩名以上親屬罹癌)
- 有糖尿病突然惡化或新發
- 有慢性胰臟炎、肥胖、吸菸史
- 檢查工具:
- MRI、EUS(內視鏡超音波)、CA19-9 腫瘤指數。
- 正在研究的血液液體活檢(ctDNA)能提前發現微小腫瘤。
🌿 四、輔助與生活支持
即使是早期手術後或穩定期患者,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 飲食:低脂、高纖、避免加工糖與紅肉。
- 運動:每天30分鐘輕運動有助胰島素穩定。
- 心理支持: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建議結合心理諮商或支持團體。
✅ 小結
階段主要治療是否可治癒備註早期(可手術)手術 + 輔助化療有機會(30~40%)需配合後續治療局部晚期化療 + 放療 ± 臨床試驗延長壽命可考慮轉化治療後再手術轉移期化療 + 精準醫療以控制病情為主臨床試驗是希望方向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幫你:
- 📅 規劃「胰臟癌初期治療與康復生活作息」表
- 或 ✉️ 整理「目前全球最新臨床試驗(2025)」中值得關注的療法(免疫或疫苗方向)
想要我幫你整理哪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