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Q3每股盈餘17.44元,獲利亮眼。但股價竟由高點1495元下滑3%,台積電美股ADR成交價更是下挫5.2%,同時期那斯達克指數則是上漲的態勢。大家不得不開始猜原因,說故事了..
台積電獲利符合預期,但尚不足以令人驚豔! ;輝達毛利率72%,台積電才59%,太低了;AI重複投資,終將成泡沫幻影;Intel A18制程以及三星2nm制程開始挑戰台積電…
股價上漲,所有的說法都是利多;股價下跌,一個大籃子也裝不完利空
股價上漲,資本支出增加,表示未來展望樂觀;股價下跌,資本支出增加,表示未來負擔加劇。說詞沒變,股價的漲跌卻道出了不同的角度和立場。
但股價短線下跌是事實,莫非台積電真是利多出盡了嗎?
筆者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們,「投資人自身必須作判斷」是投資必然的最核心要件
回到台積電的股價,現在究竟是昂貴還是合理,甚或是便宜呢?
我們以最新收盤價1450元來看:
- 台積電最新本益比(最近四季獲利)為23.7倍
- 若台積電Q4獲利相同於Q3,則相應於1450的股價,2025年本益比為22.6倍
- 若台積電2026年每季獲利平均同今年Q3的17.4元,則全年獲利概為70元,相應於1450的股價,2026年本益比為20.7倍
上述,如此的台積電股價是貴的嗎?
未來的台積電固然和往昔的台積電不盡相同,但我們拉台積電歷史本益比來看:
台積電近5年本益比均值約25倍;近十年本益比均值約21倍;再往前面一些來看,則2019年以前的台積電,其本益比概約15倍至20倍之間。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大部份時間裡,投資巿場很敏感地將機會和風險作了很細膩的平衡。多一分則貴,少一分則便宜。
巿場的訊息一直在滾動,個別投資人的認知有局限性,投資人的資金也並非無上限。追逐股價的起伏成了危險的行為。
我們轉頭看過去的三年,持有NVIDIA獲利近15倍、持有Oracle獲利約3.6倍、持有META獲利4.6倍、持有台積電ADR獲利也是3.6倍。相對的,如若在短期的未來AI成了泡沫幻影,持有這些股票亦將會是受傷最重的投資組合。
投資人說穿了免不了在賭局裡翻騰,小到賭股價漲跌,大到賭世界和平;賭科技發展。
我們在巿場裡作功課,在投資組合中作判斷,都是希望更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減少盲目的猜測,調整出最舒適的投資組合內容。
本周我們買進台積電以及興富發(2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