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 Morgan執行長_戴蒙(Jamie Dimon)認為,美國股市已嚴重過熱,短期的未來可能出現「嚴重修正」,而投資人對風險的敏感度「顯著不足」。
戴蒙曾任職於紐約聯儲董事會,身價不菲。勸進戴蒙競選美國總統的聲音時而有之,理由無它,即是戴蒙「拯救美國經濟」的能力備受期待。
近幾年來美台股巿強勁上漲,主要動能即來自AI算力基礎建設的投資競賽。巿場存在著一股濃厚的氣氛: 加入競賽不一定能脫穎而出;而不加入AI賽局則直接出局。甲骨文日前的新聞:租用NVIDIA設備毛利僅14%,造成該公司單日股價重挫。此事件似乎已透露出巿場正在點放AI的不利消息來試探投資人的信心耐受度。
戴蒙預期,部分投入AI的資金最終將會「打水漂」。並直言「世界充滿了我們無法預測的變數」
站在台灣的我們,應該對上述論點不感到意外,畢竟AI資料中心的龐大投資目前只換來了大型語言模型的資料彙整及圖像生成……其它呢! 其它則還由全球無數的工程師日以繼夜地在作應用面的設計和發展。以致於例如Open AI 的營收和資本支出呈現出不成比例的懸殊(龐大的資出,卻無甚營收)。
反觀以NVIDIA為首及其一眾台灣供應鏈,則因為實體AI伺服器的需求,紮實地獲得了營收及獲利。AI已成真,只不過這塊餅究竟能否無限加大,頗耐人尋味。
我們多年前就曾細想,能不能找到一檔股票,我把工作賺到的錢儘力投進去,即可不予理會,做個閒散股東,坐享企業營利的成果…
時間如果落在十年前,台塑四寶可能是一時之選,但十年後的今天,定然會懊悔當年的決定。時間回到現在,台積電可能是無後顧之憂的選擇;NVIDIA也可能是美股未來持續性的霸主。但~「這世界充滿了無法預測的變數」
或許會有朋友認為,答案已呼之欲出了,即是ETF。我不能完全否認,但ETF它始終逃不開的是基金的本質,時間拉長,ETF將只能得到平庸的報酬。雖然懶人投資法在對的時間選對了方向,仍然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報酬。我們有機會享受產業成長的紅利,但巿場的投資人不可能全數是卓越的。
選一套自己能接受,也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是投資人永遠不可能略過的課題。
在巿場動盪的時局裡,風險將加大,然對投資人而言卻未必是壞事。
我們仍然在思考著現在投資什麼股票,對我們未來十年的投資歷程可以得到資產穩定增長的效益。不諱言的台積電即是首選,但究竟可不可以買入1450元的台積電呢!台積電獲利持續成長,有沒有機會EPS100元呢! (台積資本額2593億,一年需要賺10倍資本額),本文有所探討。
除了台積電,我們近期也決定買入一檔美國科技股。即便黃金大漲訴說著美元債信正在滑落,但世界上最強大的企業仍以美國企業為多。
我們對美國企業的產業脈動、財報揭露、企業文化等等的敏感度不若台灣企業。投資美國企業該以什麼樣的節奏作買進呢! 本文作分享

附圖是winwinGPT 對該股今年及未來三年的獲利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