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我邊畫,邊走,走在狹窄、黑暗、不斷左彎右拐、濕熱但又有微風的空間裡。
在伸手不見五指情況下一邊行走一邊畫畫,手上的本子被我刻成什麼模樣?無法回頭。

犬島精鍊所速寫的負片效果。|2025.10.19製作
回顧本子上的速寫,我試著將原稿後製反黑,想接近當時的情境。
得到黑暗感我很驚喜!不過,畫紙質感、墨水透過紙的瑕疵感,消失了。
我試著再把它們攤開,排列一起看。

犬島精鍊所一隅,鏡面反射出左側發光端景。
嗯~中間掃描的圖檔很乾淨,右邊轉黑的氣氛蠻好,但對我,左邊畫本上的原稿,還是耐看!
這個潦草小圖,是當時我在迅速記錄腳下的凹凸鋪面。

原稿可說很潦草,對我後建的記憶仍有幫助。
現在寫上註解後便回想起,牆面的邊界的細節,是帶有斜向的波浪!
粗獷焦黑的狹窄廊道,給我的體驗最深刻:鏡面的反射與死路端景的凝視,使每個轉彎,都充滿驚喜。
走到後面,前方的光線愈發明確,穿越收縮的廊道後(體感好像是很長一段路),我來到寧靜態、高挑的展覽空間。
我想做自顯滑稽的事:將潦草速寫與官方照放一起。
室內不能拍照,而速寫留下遲疑的筆觸,反映出當時我正被巨大、環繞的空間尺度震到。這裡是故事性很強的空間,而當時我腦袋有點超載了。(這樣也是可以的~)
犬島精鍊所迷人之處,是旅客即使沒讀過三島由紀夫的文學作品,也能從各種角度,品味建築家三分一博志,與藝術家柳幸典,共同創作的建築策展空間。
室內最後一個空間,已和戶外景色扣合在一起了。
久違的明亮和藍天,讓眼睛一時難以適應。我與旅伴們在這裡待了很久,細細畫下風景與建築。這個夏天的晴朗,以及濕悶熱,我們在那天也徹底體會到了。

(上)2025.08.25犬島精鍊所的速寫風景;(下)其他時節/色調的犬島精鍊所。
對建築家三分一博志作品的喜歡,我從旅途回來後慢慢發酵。慶幸這趟旅程把他在瀨戶內的作品都逛到了,可惜的是我們在犬島停留的時間不充裕,逛不到精鍊所的戶外空間。
當晚回到宇野,我與其中一個旅伴去港邊湯屋泡湯。我們暢快聊生活,也聊當天的開心與遺憾。泡湯時視線能與寬廣的瀨戶內海相連,好幸福。
後記:
旅程剛回來,我原是將犬島標記為本次旅程唯一留下遺憾的地方,但是,整理完這篇紀錄,我發現想法改變了。從中找回許多來自犬島的感官印記,我很高興。

開心地把犬島精鍊所的明信片貼在年曆正中央。
未來若有機會,犬島,我會帶著期待的心,再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