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笑說謝謝的那一刻〉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前言

有時候,一個微笑、一句謝謝,能比千言萬語更打動人心。

在居家照顧的工作中,我看過許多生命最後的時刻,也見證了 家人與病人之間最深的愛與和解

這一刻,不只是告別,而是愛的延續。


那一天的故事

我陪伴一位長期臥床的阿嬤,她與兒子因過去的爭執關係疏離。

  • 阿嬤常因疼痛而皺眉,兒子也常無奈地走開 ......
  • 我引導他們嘗試每天短暫對話,即便只是「早安」、「我愛你」 .....

慢慢地,阿嬤開始露出微笑,她的兒子也不再焦躁,而是學會傾聽與陪伴


微笑的力量

那一天,阿嬤看著兒子,輕輕說出:

「謝謝你一直在我身邊。」

那一刻,我看見:

  • 過去的誤解與爭執像霧氣般消散
  • 只剩下純粹的愛與感謝
  • 病人與家屬都學會了放下與和解

想分享的感悟

  • 陪伴:有時不需要多說,真心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 微笑:一個微笑可以化解心結,傳遞無聲的感謝
  • 愛與和解:即便生命有限,愛仍可以完整地傳遞出來

在居家照顧中,我明白了:

生命最後的美麗,不是沒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仍能找到愛與平靜


結語

那一刻的微笑,提醒我們:

  • 有些話來得及說,有些愛能及時傳遞
  • 不論生死,愛與感謝都是最珍貴的禮物
  • 讓我們學會珍惜彼此,也學會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愛與放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顧日常筆記|小庭照護教室|庭庭照顧學習誌
1會員
36內容數
6年照服員實戰經驗,分享實用技巧、溫柔心法與照顧生活。 每週一篇教學文章,讓你陪長輩不再手忙腳亂,也陪自己更安心。 可委託照顧相關教學文/合作諮詢
2025/10/23
前言 很多人一提到「安寧」,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 死亡 或 放棄治療。 其實,安寧不只是臨終照護,它更是一種 生命的尊嚴 與 活著的品質。 透過安寧,我們學習: 如何好好活著 🌱 如何好好告別 💌 安寧照護的三個面向 🧩 醫療面 目標不是放棄,而是 減少痛苦 尊重
2025/10/23
前言 很多人一提到「安寧」,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 死亡 或 放棄治療。 其實,安寧不只是臨終照護,它更是一種 生命的尊嚴 與 活著的品質。 透過安寧,我們學習: 如何好好活著 🌱 如何好好告別 💌 安寧照護的三個面向 🧩 醫療面 目標不是放棄,而是 減少痛苦 尊重
2025/10/23
有時候,我們都知道那是「最後一段路」, 卻還是會在心裡默默祈禱── 再多一點時間吧。 那天的傍晚,我陪著一位阿嬤躺在床上。 她的呼吸很淺,像被風輕輕撫過的湖面。 我幫她擦拭手心的時候,她忽然睜開眼,看著我說: 「你今天有來喔。」 我笑著回:「我在這裡啊,阿嬤。」 她又慢慢闔上眼,嘴角有一點點微
2025/10/23
有時候,我們都知道那是「最後一段路」, 卻還是會在心裡默默祈禱── 再多一點時間吧。 那天的傍晚,我陪著一位阿嬤躺在床上。 她的呼吸很淺,像被風輕輕撫過的湖面。 我幫她擦拭手心的時候,她忽然睜開眼,看著我說: 「你今天有來喔。」 我笑著回:「我在這裡啊,阿嬤。」 她又慢慢闔上眼,嘴角有一點點微
2025/10/17
在長照服務的現場裡,我們常常看到一件事—— 有人需要幫忙,但更需要的是「有人在身邊」。 一、陪伴服務的自費市場正在悄悄成形 隨著高齡化加劇,許多家庭的需求已經不只是身體照顧,而是「心理與社交支持」。 「陪伴服務」因此逐漸成為長照體系之外的新興市場。 不同於居服員的日常照顧,陪伴服務更強調「
2025/10/17
在長照服務的現場裡,我們常常看到一件事—— 有人需要幫忙,但更需要的是「有人在身邊」。 一、陪伴服務的自費市場正在悄悄成形 隨著高齡化加劇,許多家庭的需求已經不只是身體照顧,而是「心理與社交支持」。 「陪伴服務」因此逐漸成為長照體系之外的新興市場。 不同於居服員的日常照顧,陪伴服務更強調「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