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60: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找到最自在的樣子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每年金鐘獎,就算沒能跟上直播,我也一定會找時間看回放。看著主持人穿梭在每個頒獎段落中,用幽默與智慧串起全場,只為了讓每一位得獎者、參與者都知道——「你是今晚的主角」。

今年金鐘六十(戲劇類)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頒發最佳女主角前的那段訪問。曾寶儀用溫暖的語氣,帶我們一起參與與小時候自己的對話:透過幾秒的影片,看見了她們在這條道路上走了多久、又透過現場的那句話,感受到這過程是藏著多少堅持與等待。

這段訪問中,我看見了「成長」最真實的樣子。

張鈞甯:「你的未來不會一帆風順,還會遇到很多挫折跟不安的時候;但是也是因為那些時刻,讓你發現你真的很熱愛這件事情;所以,放輕鬆一點去好好享受,所有的過程都是最美好的禮物」

那是需要經歷過起伏之後的體悟—— 學會與不安共處,也學會從困難裡確認自己的熱愛。 原來,成長並不一定要閃閃發光,有時只是能不慌不忙地繼續往前。

柯佳嬿:「希望當時更相信自己一點,不要害怕改變,面對未知,我們可以是充滿期待的。」

不只是告訴過去的自己「要勇敢」, 更是時刻提醒著那個曾經害怕的自己——未知並不可怕。 我們能帶著好奇去迎接變化, 因為「相信自己」本身,就是最溫柔的底氣。

林廷憶:「兩年真的很短,我一直都記得你剛開始出來演戲的心情,看到妳很好,謝謝。」

雖然歷經還不長,但這短短一句話卻是對自己最真誠的感謝。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我們不需要往前衝, 只要停下來,對自己說聲「妳很好」, 那就是一種溫柔的勇敢。

楊謹華:「不要擔心你的未來,你的未來一直都是跟你的夢想併行的;現在的我想要跟你說聲謝謝,謝謝你這麼的勇敢,一步一腳印的努力,辛苦了!」

那是走過起伏的人,在歲月的另一端回望那個仍在奮力奔跑的自己。時至今日, 「夢想」對她而言,已不再是要被追趕的終點,而是一路與她並肩同行的力量。

謝盈萱:「醜小鴨,你曾經花了不短的時間在證明所謂不仿的價值或者是平凡的價值;但我很高興也很謝謝你,一直去找尋你心裡最迫切最有熱情的那件事情去做。所以,醜小鴨,你現在沒有變成天鵝,但沒有關係,我很感謝你,因為我現在成為獨一無二的唐老鴨。」

「唐老鴨」不只是幽默,那是一種徹底接納自己的象徵。 努力成為「自己」的樣子, 就是成長最真實的證明。 這樣的自在,是歷經長時間自我對話後的釋然。

我反覆看了這個片段三、四次;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只是典禮中預先設計的橋段, 但在我看來,更像是小時候玩過的時空寶盒—— 今天被打開,裡頭裝著寫給自己的信, 從時間深處寄來的理解與擁抱。

那幾封信,不只是屬於她們,也屬於我們。

它讓我想起那些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自己—— 有時努力過頭、有時懷疑自己、有時覺得不被愛。 一路走來,我們都在學著一件事: 如何與自己和解;

每一次的理解,都是一次與過去的擁抱;每一次的原諒,都是一次為未來讓路。成長的深度,不在於我們多堅強, 而在於我們終於願意,溫柔地看待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也許,這就是成熟最動人的樣子——能平靜地面對那些沒有答案的時刻。

謝謝那個過去的自己——讓我們有勇氣走到今天;

敬未來的自己——願我們繼續溫柔、相信, 在歲月的轉角處, 仍能對自己說: 「妳很好,就這樣很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說|與自己的對話空間
6會員
37內容數
這裡不是答案,是開始問自己的地方 在《與自己的對話空間》裡,將透過自己親身走過的選擇與關卡寫下成一篇篇內容,希望能與正在思索、轉彎、想改變的你一起找到摸索的起點。 如果你也常在深夜對自己提問,邀請你一起參與,一起練習。
2025/09/30
許多人利用職涯測驗、諮詢或 AI 工具探索職涯方向,但這些工具應僅作為參考,而非決定性因素。真正的職涯方向來自於內心的感受和日常生活的體驗,而非測驗結果。
Thumbnail
2025/09/30
許多人利用職涯測驗、諮詢或 AI 工具探索職涯方向,但這些工具應僅作為參考,而非決定性因素。真正的職涯方向來自於內心的感受和日常生活的體驗,而非測驗結果。
Thumbnail
2025/09/23
許多人認為下班後的時間運用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好壞,但過度壓縮生活,反而可能消耗自身能量。本文探討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以張忠謀的例子說明即使是成功人士,也能在不同角色中切換,保持平衡。
Thumbnail
2025/09/23
許多人認為下班後的時間運用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好壞,但過度壓縮生活,反而可能消耗自身能量。本文探討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以張忠謀的例子說明即使是成功人士,也能在不同角色中切換,保持平衡。
Thumbnail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