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之外,才是更完整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幾年,常在職涯探索中聽到有人在迷惘時去做測驗,想看看自己更適合什麼;有人選擇透過職涯諮詢,試著把腦中凌亂的思緒梳理清楚;甚至有人嘗試用 AI 工具,模擬不同的選項與可能。這些資源愈來愈多,就像是一張張地圖,幫助我們找出潛在道路,也帶來一種安心的感覺。彷彿在茫然的路上,有了更多可以依循的線索。

這些資源確實帶給許多人幫助。有人透過測驗,第一次發現到自己其實需要更多「安靜的時間」;有人在諮詢過程中,發現原來一直渴望更有挑戰的舞台;也有人和 AI進行對話,並且在過程中找到了多種的職涯可能選項後,才敢真正嘗試轉換跑道。

這些服務與工具幫助我們——讓我們有機會以不同的提問方式,找到思考起點。

不過,當自我探索的話題越來越盛行時,我也常在交流裡聽到有人用一句「因為測驗結果告訴我,我就是這樣的人」來介紹自己;沒錯,這樣的共同語言,確實能快速在陌生的環境裡建立安全感,加速彼此的距離,甚至找到共鳴。那種被理解、被接住的感覺,往往讓人覺得很輕鬆。

但有時候,這樣也會讓我有些擔心。因為工具原本只是參考,卻很容易在過程中被合理化,成為限制自己的理由。例如,
有人會說:「測驗說我是比較安靜性格,所以不太適合做溝通類型的工作。」
也有人說:「報告上寫我重視穩定,所以變動太大的環境我沒有考慮。」
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把一些可能性關在了門外。

這也會讓人多少有些擔心,因為這些結果其實更適合當作提醒,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傾向,或在迷惘的時候提供方向。但它們絕不是「完整的自己」。

畢竟,人比任何一份報告都更複雜,也更具彈性。若把測驗當成算命般的真理,或把結果當作拒絕嘗試的理由,那麼職涯的旅程只會越走越窄。

真正能引領方向的,仍然要回到生活與心。

是那些日常裡真實存在的感受:
當你在做一件事時,是否覺得時間飛快?
當你身處某個環境裡,是否感到自在與被支持?
當你完成一個任務時,是否有由衷的喜悅與能量?

這些瞬間,比任何測驗報告都更能揭示你在乎什麼、適合什麼。

所以,在使用這些資源時,不妨提醒自己:

  • 不要急著給自己貼標籤,而是把它當作一種探索的線索;
  • 不要把結果當成「合理化不嘗試」的理由,而是視為「啟動另一種可能」的起點;
  • 更不要忽略內心的聲音,因為那才是能陪你走得更遠的指南針。

職涯探索從來不是尋找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段不斷靠近自我的旅程。

在這段旅程裡,工具與標籤只是過客,而你心裡那份清楚,才是最真實的羅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說|與自己的對話空間
6會員
37內容數
這裡不是答案,是開始問自己的地方 在《與自己的對話空間》裡,將透過自己親身走過的選擇與關卡寫下成一篇篇內容,希望能與正在思索、轉彎、想改變的你一起找到摸索的起點。 如果你也常在深夜對自己提問,邀請你一起參與,一起練習。
2025/09/23
許多人認為下班後的時間運用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好壞,但過度壓縮生活,反而可能消耗自身能量。本文探討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以張忠謀的例子說明即使是成功人士,也能在不同角色中切換,保持平衡。
Thumbnail
2025/09/23
許多人認為下班後的時間運用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好壞,但過度壓縮生活,反而可能消耗自身能量。本文探討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並以張忠謀的例子說明即使是成功人士,也能在不同角色中切換,保持平衡。
Thumbnail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9/03
職場迷惘?本文分享一位職場夥伴的求助與作者的引導過程,點出釐清自身需求與目標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承擔選擇的風險,並從實踐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2025/09/03
職場迷惘?本文分享一位職場夥伴的求助與作者的引導過程,點出釐清自身需求與目標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承擔選擇的風險,並從實踐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求職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和人生方向至關重要。本文分享5個方法,幫助你探索內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無論是透過反思、閱讀還是實踐,讓我們一起開啟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在求職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和人生方向至關重要。本文分享5個方法,幫助你探索內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無論是透過反思、閱讀還是實踐,讓我們一起開啟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深入自我洞察:了解如何透過自身過往成就來識別個人的核心動機和能力。個性化職業導向:學會根據個人的動機模式來評估職涯路徑。提升職業適配度:掌握技巧以評估並選擇能夠激發熱忱與優勢的工作機會。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