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選擇,真的決定人生高度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年來,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一個人發展得好不好,取決於下班後怎麼過。」

這句話乍聽之下很有道理。畢竟白天上班的我們,大多只剩下下班後才有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於是下班後的應用就會被放大檢視,似乎這就像是影響人生關鍵的重要議題。

然而,這句話的另一面,卻也很容易把人推向極端。彷彿只要不是在進修、不是在賺錢,就代表浪費時間;休閒、娛樂、放鬆,都成了「失敗者的選項」。

我倒不這樣認為!
有時,將生活只壓縮到只有「拼命」兩個字,反而可能更快消耗自己;至少以前的我就是如此。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選擇投入的人資可以說是第一次的嘗試,學校念的是國企,所以根本不知道人資在做甚麼;我很緊張,也很不安,害怕跟不上公司腳步,也擔心拖累前輩,所以給了自己很大很大的壓力。
因為這層壓力,當時月薪只有兩萬四的我,只要晚上或週末有任何課程報的上,我應該都在學習的路上;但一堂課真的很貴,所以後來轉去找政府免費資源或者是補助案的課程,這樣的學習道路,減緩自己內心的不安,降低害怕;可是,相對地,這樣的日子讓我需要早上七點半就坐在公司,五六點才能準時下班去上課,週末還有全天證照課要上,回家還需要練習做口頭簡報內容;三個月後確實順利通過試用,但也因此丟失了健康;久了,也發現自己好累,似乎每天都是為了工作而轉,感覺生活缺了一角,但當時的我說不上來那是什麼。

或許,很多人像過去的我一樣,在競爭那麼激烈的環境裡,要求自己下班後仍需要拼命「加強練習或賺錢」,但最後卻丟失了休息和調整的時間,難以持續,更別說保持長期的動能。再回頭看時,我會認為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時間的分配,而不是一股腦的苦幹實幹。

前幾個月的新聞,台積電創辦人 張忠謀參加橋牌比賽;當時多家新聞報導都有類似的標題,並且有人開始去探討這個樂趣從甚麼時候開始建立,後來找出過去採訪看到,橋牌對於張忠謀來說並不只是娛樂,也是腦力的刺激與情緒的舒壓;這其實也在告訴我們:即便是成就非凡的人,也不會把生活壓縮成只有工作;他懂得在不同角色中切換,才能走得更長遠;所以,真正所謂的成功,我想並不是 24 小時都投入在「工作」或「成長」上,而是懂得在不同角色之間切換,保持平衡

你可以選擇學習,為職涯加分;也可以選擇運動,讓身體保持活力;甚至單純追一部好劇、和朋友聚餐,也是一種放鬆與充電。

最重要的,是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知道這樣的選擇能不能支撐你長期的生活節奏。

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你下班後是不是拼命,而是你能不能在進步與休息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有時候,追劇是充電;有時候,上課是投資。重點在於你是否清楚自己的狀態,並為未來保留前進的能量。

與其問「下班後該怎麼過」,不如問自己:「今天的選擇,能不能讓我有力氣走得更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說|與自己的對話空間
6會員
36內容數
這裡不是答案,是開始問自己的地方 在《與自己的對話空間》裡,將透過自己親身走過的選擇與關卡寫下成一篇篇內容,希望能與正在思索、轉彎、想改變的你一起找到摸索的起點。 如果你也常在深夜對自己提問,邀請你一起參與,一起練習。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9/10
在企業主眼裡,AI 是新的加速器,能提升效率、創造競爭優勢;但在員工心裡,AI 卻像一個威脅,代表多年累積的專業可能被壓縮甚至取代。於是,同一個工具,在不同角色眼中成了完全不同的風景。那麼,真正決定未來的,是 AI 本身,還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9/03
職場迷惘?本文分享一位職場夥伴的求助與作者的引導過程,點出釐清自身需求與目標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承擔選擇的風險,並從實踐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2025/09/03
職場迷惘?本文分享一位職場夥伴的求助與作者的引導過程,點出釐清自身需求與目標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勇敢承擔選擇的風險,並從實踐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2025/08/27
你是保守多一點,還是大膽多一點? 我一直以為自己偏向安靜與順從,但回頭看,職涯中的每一次轉換——私人集團、新創、創業——卻都帶著先斬後奏的魄力。原來,保守與大膽並非對立,而是並行。今天在女力營的一場分享,讓我再次確信:試過又何妨。
Thumbnail
2025/08/27
你是保守多一點,還是大膽多一點? 我一直以為自己偏向安靜與順從,但回頭看,職涯中的每一次轉換——私人集團、新創、創業——卻都帶著先斬後奏的魄力。原來,保守與大膽並非對立,而是並行。今天在女力營的一場分享,讓我再次確信:試過又何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天,除了工作的時間外,幾乎有 8–10 小時的自由時間,這些自由時間,我們通常會選擇休閒娛樂,或者積極一點進行學習進修。休閒讓我們快樂,卻有耍廢的壓力;進修能讓我們成長,但是相當消耗心力,這導致我們常常在兩者間搖擺掙扎不已。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本文分享公職離職後的生活型態轉變,以及對意義的重新定義,以及作者對於工作意義的思索。作者描述從以外在標準評估自己,轉變為內在價值觀的思考方式,並分享這樣的轉變對於自己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分享公職離職後的生活型態轉變,以及對意義的重新定義,以及作者對於工作意義的思索。作者描述從以外在標準評估自己,轉變為內在價值觀的思考方式,並分享這樣的轉變對於自己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