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警語(Content Warning)】
本故事為黑暗奇幻/末世生存題材,內容涉及暴力、血腥、疾病、屍體描寫以及角色死亡等可能令人不安的情節。
建議讀者斟酌閱讀。
《靈潮行紀》卷二 赤川之途(血與鐵)
第一章 鐵民鎮
「工不止,心不亂。」——赤川碑語
一 赤川平原
風乾而冷,灰色轉為鐵黃。
地勢自枯林向北漸平,遠處霧散如帛。 沈凌川行於前,灰鞘束腰;蘇雪鶴以灰布掩口,木梢背行李,韓獵持長鎚為探。
走出五里,便聞地鳴。
起初如鼓,繼則如萬人共敲。 韓獵道:「若屍群,此聲太齊。」 凌川應:「若人,則太久。」
風過之處,灰起如蛇,掠過一地鏽鐵。
地面有成列的倒樁,頂端皆焦黑,似被雷擊。 蘇雪鶴拾一段鐵環,見其內側有燒痕與指骨。她手一抖,鐵環墜地。 凌川目不轉,低聲:「此處曾以人為鉗。」
再行二里,前方浮現屋影。
屋多以鐵皮覆頂,鏽痕成流;門戶開闔之間,傳出低沉之節—— 「咚、咚、咚——」
韓獵握鎚而立,神色變。
「那不是屍打牆,是鎚打鐵。」 凌川道:「那聲……有息。」
四人屏息而行,穿過焦樹與乾井,終見鎮門。
門額半墜,鏽字殘留:「赤川」。 門內火光閃爍,屍與人並列。
二 共工之鎮
空坪之上,數十具屍體環列,皆以鐵索貫腕、腰纏鋼環。
其手舉鎚,節律分明;鎚落之處,火花飛散。 其旁生人數人,手持鐵板,拍擊節拍。 每拍一響,屍鎚同落。
蘇雪鶴低呼:「他們……與屍共工。」
監工模樣的老者回首,眼底無白:「共工者,得安息。息者,生亂。工者,恒。」 凌川注視他良久,道:「那若屍不工?」 老者答:「則為廢。廢者,熔。」
鎮中心立碑一座,高丈餘,鐵面紅光。
上刻六字:「工不止,人得息。」
碑下火口三處,熱流滾動。韓獵掬灰試溫,低聲:「此地非寒域。」
凌川抬頭望煙,道:「赤川……原來仍燃。」
三 鐵息
夜裡宿於鎮外鍛場廢屋。鐵灰落屋頂,如細雪。
木梢以碎鐵封門,韓獵守夜。 遠處鎚聲仍不絕,如某種心跳。 凌川以灰畫地,標出進退路線。雪鶴卻凝望火光,低聲道:「這裡的屍,不躁不暴,彷彿聽命於某種節奏。若魃將能控聲,這裡是否有更高的……指令?」 凌川沉默,唯在灰上寫「律」。 「你是說,有人以聲律控屍?」 「或者控人。」他答。
半夜風轉,屋外鐵息忽強,風裡有吟聲——非人非鬼,似萬喉同呼:「工即安,息即罪。」
韓獵拔刀出屋,見鎮中央火柱沖天,屍群仍鍛,未停。火光映牆,似血流動。
四 井鳴
次日,風轉北,天赤如鏽。
四人隨鎚聲深入鎮央,見一巨大圓井。井寬百步,四圍以鐵樁為環,蒸氣如霧上湧。 井底赤光翻湧,似岩漿而非水。 周圍三百餘具屍體揮鎚擊井壁,每擊一次,井口便吐白氣一縷。
韓獵以長鎚探井深,鎚首未及底,便聞「嗤」一聲,金屬微熔。
木梢心驚:「這不是井,是爐。」 蘇雪鶴低語:「他們在煉什麼?」 凌川道:「煉自己。」
聲未落,一名監工模樣的老者踉蹌而至。
皮膚如焦紙,雙眼渾白,聲音如金屑摩擦:「外來人,不可近母井。此乃『息根』。」 他以錘柄叩胸三下,形似敬禮。 「屍不息,人得息;人若息,井則斷。井斷,赤川滅。」 言畢,又敲鐵樁,屍群應聲齊舉鎚。
那節奏——整齊到可怖。
凌川皺眉:「誰教的?」 老者口角牽裂:「碑教的。」 他伸指指遠處赤碑,碑身自發微振,聲波似有回鳴。
韓獵冷笑,提鎚大喝:「碑若能言,我便聽它說!」
話音未落,井底轟然一震,白霧如息,噴上數丈。 霧中竟傳低語:「工者,安。」
木梢驚退半步。
凌川伸手,指尖掬灰灑入井霧。灰未落地即焚。 他低聲:「碑非言,乃共鳴。有人以聲振屍,以氣養井。此處……是律場。」
蘇雪鶴面色蒼白:「那律若止,井會否熄?」
凌川看著那不息的鎚流:「熄則鎮亡。生者與屍,同歸灰。」
風忽變,赤川的聲律似加快半拍。
老監工再度叩胸,大聲喊:「共工之夜至!」
五 共工之夜
日暮。
天色昏紅,鐵光照人。整個鎮響起同一節奏的鍛擊聲,如萬心共鳴。 生者與屍並立,皆揮鎚敲鐵。鐵聲之間夾低語—— 「工即安,息即罪。」
凌川與韓獵潛於廢屋之後。
韓獵低聲:「若要破律,須毀碑。」 凌川道:「碑為共鳴焦點。毀碑則聲亂,屍亂則殺全鎮。」 雪鶴神色堅定:「若不亂,則永無人得息。」
風裡傳來一陣似歌的聲音。那是屍群在唱——非口出聲,而是喉間氣流共震。
木梢嚥下口水:「他們在唱工律。」 凌川聽了片刻,拔短笛,試以灰覆笛孔,吹出反律——一個倒轉的節奏。 初時無效;至第三回,井內火光忽變,白氣中透出血色。
老監工似覺異變,大喊:「碑亂——補律!」
屍群舉鎚欲加速。韓獵衝出,一鎚擊碑,鐵光飛散。 碑身裂一縫,聲律驟停半拍。 那半拍之間,鎮中所有屍體齊頸抬頭,赤眼望天。
「退!」凌川一喝。
雪鶴拉木梢後撤,韓獵卻被一條鐵鏈纏腿。 鏈自地底生出,似活物般纏緊。韓獵怒吼,以力掙斷半截,卻被扯向井口。
凌川奮身追至井緣,伸矛欲勾。
韓獵已半身懸於赤光中。 他回頭,滿臉血灰,笑道:「我終於知道誰是工,誰是息。」 話畢,自斷纏腿,墜入井中。
井光暴漲。
火浪衝天,屍群如被抽筋般倒仆。 碑音碎裂,整個鎮陷入一陣不和諧的轟鳴。
凌川捂耳。那聲裡,不止有鎚,還有人聲——
「放我息——放我息——」
雪鶴泣聲:「他們不是工,他們是求息者!」
六 焚原前夜
火自井中出,風向北。赤川鎮如被燒紅的鍋覆蓋。
鐵屋融,牆塌,火焰裡夾鎖鏈聲。 木梢背雪鶴而走,凌川殿後。 他們行至鎮外時,回望見碑化為赤塊,碑上最後一行字「人得息」熔成血痕。
韓獵的鎚仍插於碑腳,鐵紅如心。
凌川取灰覆鎚頭,喃喃:「灰以息鐵,鐵以息人。若皆無息,則誰得安?」
天將曉。
火光盡滅,煙中餘聲猶在,如遠鼓。 三人步出鎮外荒原。 風過時,灰揚成形,恍若成千上萬的影子仍在揮鎚。
雪鶴問:「他們還在工嗎?」
凌川答:「不。那是地在記。」
木梢低語:「記什麼?」
他答:「記勞。記那不肯停的手。」
三人沉默行遠,至丘上回望,只見整座赤川陷成紅坑,火心緩緩合閉。
風捲灰成一線,直北而去。 凌川抬頭看天,霧光裡,隱有細聲自遠方傳來,似新的節律在誕生。
「北方……還有下一座井。」
同時期大事記(靈潮曆 一九六年初春)
赤川原:廢鐵鎮全毀,傳聞「井聲仍在」,夜可聞微振。
蒼岫留守:北牆傾倒,灰潮再近,灰旗三面,僅一尚鳴。 雲夢澤:庇護契傳信,派風行僧南行,調查赤川共工現象。 靈央壁:立「工律碑」,題曰:「以工代息」。
終節題語
「灰以律人,鐵以律屍。
人為秩序而生,亦為秩序而死。 當一切聲息皆成節拍, 誰還敢說自己不是那鎚下的一口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