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警語(Content Warning)】
第三章 澤闕祭(夢息之律)
「夢既能息人,便能息神。」——藻渺語
一 夢潮
澤曉無日。霧自水起,如一口巨息。
凌川與雪鶴自浮嶼渡往北岸。舟下之水清得近乎透明,然底下卻映著另一層「天」——那是澤民口中的「夢面」。
據說,當夢面明亮,神即臨。
澤北的祭壇名曰「澤闕」,立於三島之間。石階浮水而不沉,似有氣托。
島上聚滿人。婦人披藻紗,孩童手執水燈。遠遠看去,整片澤如星河懸倒。
幫按讚小說文藝評論區|方格子 vocus
https://vocus.cc/article/68fbb323fd897800016236f1
蘇雪鶴被迎上祭階,白衣如霧。
有老祭官頌曰:「白澤女能渡夢,夢既息,澤得清。」 她欲言,卻被人輕輕按肩:「神不可自辯。」
凌川筆記:
「當言語被禁止,信仰便得以開始。」
二 光獸
暮色降臨,水上浮燈萬點。
祭官以貝骨擊鼓,聲低而長。 湖心泛起波紋,一縷青光自水底升起。
那光非火,卻似能呼吸。
水面微鼓,形逐漸顯—— 一條無鱗長獸,首若龍而身似魚,鰭展如雲。 牠不動口,卻以光照人。
光映至誰,誰便見幻象。
有人見亡親,有人見幼子,有人見田野歸青。 哭聲與笑聲並起。
凌川凝望,只見自己倒影中浮出一座灰原——赤川已冷,唯餘鐵風。
他低聲:「澤螭……你在讓人夢自己想信的秩序。」
那光獸微轉首,光線拂過他筆尖。
筆忽自書:「夢息之律:信所同見,即為真。」
三 藻渺
祭罷。霧中有少女來,腳踏水面不沉。
她衣色淡綠,髮中纏著水藻。 眾人呼「神使」,惟她微笑:「我不屬神,我屬夢。」
她名藻渺。自言能潛夢。
她望著雪鶴,眼神平靜:「妳不是白澤。白澤是眾人的影,而妳被光困於影中。」
雪鶴怔然。
藻渺轉向凌川:「你記錄夢,卻仍問何為真。 其實——真與夢的界,早在赤川時已毀。 焰化息,息化信,信入夢。如今,夢便是新的律。」
凌川問:「那澤螭是什麼?」
藻渺答:「是我們共同的喘息。當人們一同信時,牠便誕生。當信散,牠便歇。」
霧再起。她的影隨水而淡。
只餘一句話,如風中的迴聲: 「記住——夢不是逃避,是秩序的另一種呼吸。」
四 夢息之律
翌晨。霧澤無光。
凌川醒時,筆冊自動展開,上有昨夜未寫之句: 「水映萬象,惟信者見其夢。」
雪鶴坐在岸邊,髮上仍有水珠。她低語:「我記不得昨夜發生什麼,只覺得——好像有人借我的眼在看世界。」
他答:「那便是信。信會取代記憶,直到你相信自己從未懷疑。」
遠處的澤闕祭壇,燈已熄。
水卻仍在發光,像有無數微息在裡面緩緩呼吸。
凌川合筆,寫下卷尾註記:
「火之律以工束人,夢之律以信馴人。 焰以熱馴身,水以幻馴心。 若人再無疑問,則神可長生。」
【同時期大事記(靈潮曆 一九七年暮夏)】
雲夢澤:舉行「澤闕祭」,現光獸澤螭。
澤螭形存於夢面,祭後三日不散。 澤人少女藻渺受封「潛夢使」。 靈央壁:首次記錄「夢息律」,判定為「第二秩序現象」。 蒼岫留守:傳回報告《夢同記》,述「夢息」可同步百人之情緒。
【終章題語】
「神是眾人共享的一場夢。
夢不醒,神不滅; 夢若醒,神即沉。 澤螭非水獸,乃人心倒影。 映出的,不是神的形—— 是我們還願意相信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