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兩種聲音:解讀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共同記憶分歧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1. 導言:為何歷史是理解今日衝突的鑰匙?

歷史,就像一座由無數記憶石塊砌成的宏偉建築。當兩個民族宣稱擁有同一塊基石——古老的「基輔羅斯」——卻對其上的建築藍圖有著截然不同的構想時,衝突的地基便已不穩。它並非一套冰冷不變的客觀事實,而是每個民族為了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而世代傳承的生命敘事。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悲劇,正源於此。雙方都視古老的「基輔羅斯」為自身文明的「共同搖籃」,但對於誰是這個搖籃的合法繼承者,以及後來的歷史如何演變,卻抱持著水火不容的觀點。本文的目的,並非對這兩種敘事做出孰是孰非的評判,而是嘗試以一份慈悲的同理心,深入諦聽雙方的聲音,理解各自敘事背後的歷史創傷與民族情感。

現在,讓我們一同追溯這兩種敘事的起點,探究它們是如何從同一個源頭,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raw-image


2. 歷史的羅生門:關鍵事件的雙邊敘事對照

要理解當前的分歧,我們必須回到過去,檢視那些被雙方共同經歷,卻被截然不同地記憶的關鍵時刻。下表簡潔地呈現了這場關於歷史的「羅生門」。

raw-image

此表不僅是事實的陳列,更是一張路徑分歧的地圖。其中,13世紀的蒙古入侵,正是那第一個關鍵的岔路口,自此,兩個民族的命運軌跡開始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延伸。

3. 關鍵的分水嶺:蒙古入侵後 diverging 的道路

13世紀的蒙古入侵,是撕裂古羅斯世界、並塑造今日俄烏差異的關鍵分水嶺。在此之後,兩個地區的發展路徑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為日後數百年的文化與政治差異奠定了基礎。

  • 俄羅斯的路徑:走向東方的集權政治傳統: 東北方的羅斯諸公國(即未來的俄羅斯),在蒙古金帳汗國的長期統治下,逐漸形成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集權政治傳統。這種模式強調中央的絕對權威,為日後的沙皇專制奠定了基礎。文化重心: 莫斯科公國在此期間崛起,並最終凝聚了周邊的力量,形成了俄羅斯國家的雛形。
  • 烏克蘭的路徑:融入西方的多元政治影響: 西南方的羅斯諸公國(即未來的烏克蘭),則脫離了蒙古的直接控制,被納入了立陶宛大公國和後來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文化交融: 在此後的數個世紀中,這片土地深受中歐與西歐在政治、法律和文化上的影響,走上了一條更接近歐洲發展模式的道路,形成了與莫斯科截然不同的社會結構與價值觀。

這條中世紀的歷史裂痕,在蘇聯的極權熔爐中,被鍛造成一道無法癒合的國族創傷與記憶鴻溝。

4. 蘇聯的陰影:共享的國家,破碎的記憶

對於蘇聯時期的共同歷史,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集體記憶幾乎是完全對立的。

俄羅斯的視角:共享的榮光

在俄羅斯的宏大敘事中,蘇聯時期是一個兄弟民族「共享發展與衛國戰爭勝利」的時代。它強調了雙方共同抵禦納粹侵略的功績,以及在蘇聯框架下共同實現工業化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甚至扮演了慷慨的兄長角色,人為地劃分並創立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的視角:民族的創傷

與俄羅斯的溫情記憶相反,烏克蘭對蘇聯時期的記憶充滿了壓迫與創傷,其核心是至今仍在淌血的民族傷痕——烏克蘭大饑荒。

烏克蘭的集體創傷:烏克蘭大饑荒 (Holodomor)

  1. 性質定義:一場蓄意的種族滅絕 在烏克蘭的民族敘事中,1932至1933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大饑荒(Holodomor),絕非僅僅是蘇聯農業集體化政策失敗的悲劇性後果。它被普遍視為一場由史達林政權精心策劃的、旨在透過飢餓來清洗和鎮壓烏克蘭民族主義的「種族滅絕」。這場饑荒的目標,就是摧毀烏克蘭的民族意識與反抗精神。
  2. 深遠影響:威脅重現的警報 這段創傷記憶並未隨著時間消逝,而是成為一種代代相傳的詮釋框架。它深刻地塑造了當代烏克蘭人的國族認同,使其極易將任何來自莫斯科的政治或軍事壓力,都視為對其民族生存權的再次威脅,是歷史上那場滅絕行動的重演。

這些深植於骨血的歷史敘事,不僅僅是學者書齋中的研究對象,更在今日被政治人物不斷引用,成為當前衝突最直接的動員理由與戰爭檄文。

5. 歷史的回響:當代衝突中的敘事戰爭

當前的俄烏衝突,不僅是軍事上的對抗,更是一場激烈的「敘事戰爭」,雙方都在引用各自的歷史版本來論證其行動的合法性。

  • 普丁的歷史觀:一個被分裂的民族 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其廣為人知的文章**《論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中,系統性地闡述了俄羅斯官方的帝國歷史觀**。其核心論點是: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本質上是「同一個民族」。現代烏克蘭是蘇聯時代人為劃分的產物,並非一個擁有獨立歷史根基的國家。此論述從根本上否認了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國家的歷史合法性。
  • 烏克蘭的民族建構:在反抗中重生 與普丁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烏克蘭的現代民族認同,恰恰是在反抗沙皇俄國的壓迫與同化政策中淬煉而成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是一個完美的象徵。在19世紀,他堅持使用被壓制的烏克蘭語進行文學創作,其詩歌不僅奠定了現代烏克蘭文學的基石,更喚醒了烏克蘭的民族精神,使他成為烏克蘭反抗精神與獨立身份的象徵。

這場衝突的根源,因此清晰地浮現:它是一場關於「我們是誰」的根本性鬥爭,兩種國家起源的敘事在此正面碰撞。

6. 結論:理解分歧,是慈悲的開始

在梳理了這兩條交織又對立的歷史敘事後,我們可以為所有希望理解這場複雜衝突的學習者,提煉出幾個核心觀點:

  • 歷史是敘事,而非單一真相: 歷史並非一成不變的檔案,而是由不同群體傳承的、充滿情感與認同的敘事。俄烏雙方都從共同的過去中,提取了不同的記憶來定義自我。
  • 衝突的本質是身份認同之戰: 這場衝突的深層根源,是兩種互不相容的國家起源與身份認同敘事之間的對抗。一方認為是「家庭內部的分裂」,另一方則認為是「爭取獨立的解放」。
  • 理解是超越歸責的第一步: 我們無需認同某一方的敘事,但努力去理解其敘事背後的歷史邏輯、集體創傷與深層恐懼,是走出簡單歸責、邁向深刻理解的唯一途徑。

最後,一句古老的箴言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在面對如此沉重而複雜的歷史悲劇時,保持一份願意諦聽雙方苦難的謙卑與善意,或許才是通往真正理解與慈悲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530內容數
2025/10/25
我們將會發現,海峽的兩岸,因著不同的歷史軌跡,孕育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善」。大陸的同胞,在追求穩定秩序的集體焦慮下,實踐著一種由上而下的「規訓之善」;而台灣的同胞,在尋找多元認同的百年漂泊中,長出了一種由下而上的「臨在之善」。而這兩種「善」的背後,都連結著各自獨特的、未曾被充分言說的歷史之「苦」。
Thumbnail
2025/10/25
我們將會發現,海峽的兩岸,因著不同的歷史軌跡,孕育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善」。大陸的同胞,在追求穩定秩序的集體焦慮下,實踐著一種由上而下的「規訓之善」;而台灣的同胞,在尋找多元認同的百年漂泊中,長出了一種由下而上的「臨在之善」。而這兩種「善」的背後,都連結著各自獨特的、未曾被充分言說的歷史之「苦」。
Thumbnail
2025/10/25
我們必須以最澄澈的心來觀照:本文所引用的「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這些分類,並非生物學上的絕對真實,而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由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社會建構。它們曾被用來製造隔閡與痛苦。我們之所以恭敬地沿用這些標籤,並非為了固化分別,而是為了深入理解在這些標籤之下,不同群體所經歷的獨特集體創傷。
Thumbnail
2025/10/25
我們必須以最澄澈的心來觀照:本文所引用的「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這些分類,並非生物學上的絕對真實,而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由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社會建構。它們曾被用來製造隔閡與痛苦。我們之所以恭敬地沿用這些標籤,並非為了固化分別,而是為了深入理解在這些標籤之下,不同群體所經歷的獨特集體創傷。
Thumbnail
2025/10/25
本文將聚焦於構成這部機器的三個關鍵零件——笛卡兒的二元論、對《創世紀》的特定詮釋,以及人類中心主義——並闡明它們如何完美地組合在一起,為系統性地剝削自然提供了深刻的哲學、神學與倫理理據。
Thumbnail
2025/10/25
本文將聚焦於構成這部機器的三個關鍵零件——笛卡兒的二元論、對《創世紀》的特定詮釋,以及人類中心主義——並闡明它們如何完美地組合在一起,為系統性地剝削自然提供了深刻的哲學、神學與倫理理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Thumbnail
烏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2年了,戰事也陷入了膠著。台派同溫層普遍都能透過媒體,接觸到關於烏克蘭人的觀點,這點筆者自己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個人其實對於俄羅斯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感到好奇。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現在的網路媒體充斥著超派、科目三(討論熱潮已經開始退了)、荷包蛋三五七分熟、自己去柬埔寨找死的晚安小雞。但是兩年前的今天,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那天是全球沸騰的一天,也是烏克蘭人民忘不了的苦難的第一天。 我不是個多反戰的人,或許還是有點反社會和好戰的激進派。對於那些鮮活的生命死去,我同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烏俄交換戰俘】 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近兩年,雙方宣布交換近500名戰俘,這也是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Thumbnail
【烏俄交換戰俘】 烏克蘭和俄羅斯開戰近兩年,雙方宣布交換近500名戰俘,這也是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