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間廁所的祕密》
主角:謝思婷,高二學生,個性冷靜、理性,對靈異現象抱持懷疑態度。
鳳南高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校內有一棟老舊的教學樓,三樓盡頭的女廁總是空無一人。學生之間流傳著一個傳說:每到傍晚五點,第三間廁所的門會自己打開,裡頭會傳來滴水聲與低語,彷彿有人在哭泣。
謝思婷剛轉學來不久,對這些傳聞嗤之以鼻。她是個理科生,對超自然現象一向不屑一顧。某天下課後,她在圖書館查資料查得太晚,走過那棟教學樓時,突然聽見廁所傳來「滴、滴、滴」的水聲。
「不過是水龍頭沒關好吧。」她心想,卻還是被好奇心驅使,走了進去。
廁所裡空無一人,燈光昏黃,牆上貼著剝落的告示:「請勿使用第三間廁所」。她走到第三間門前,門微微開著,裡頭黑漆漆的。她伸手推開門,卻發現裡面乾淨得異常,地板上沒有水漬,反而像是剛擦拭過一樣乾淨。
正當她準備離開時,鏡子裡突然映出一個身影——一個穿著舊式制服、頭髮濕漉漉的女生,站在她身後。
「妳也來了嗎?」那女生低聲說。
謝思婷猛然回頭,什麼也沒有。她的心跳加速,卻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掏出手機,打算拍下廁所的樣子作為證據。拍完後,她匆匆離開。
回到家後,她翻看手機照片,卻發現其中一張照片裡,自己站在廁所門口,身旁多了一個模糊的身影,臉色蒼白,眼神空洞。
隔天,她將這件事告訴了班上的同學。班長林宥辰神色凝重地說:「那是沈雅婷,十年前的學生。她在這間廁所裡失蹤,至今沒有人知道她去哪了。有人說她是被霸凌後自殺的,也有人說她被鎖在廁所裡活活餓死……」
謝思婷開始調查沈雅婷的過去。她翻閱舊報紙、訪問退休老師,甚至偷偷潛入學校的檔案室。她發現,當年沈雅婷曾多次向學校反映遭受霸凌,但校方為了維護校譽選擇壓下事件。最後一次有人見到她,是在放學後獨自走進那間廁所。
某個星期五傍晚,謝思婷再次來到那間廁所,這次她帶著一束白百合和一封信,放在第三間門口。
「沈雅婷,我知道妳的故事了。對不起,沒有人為妳說話。但我會讓大家知道真相。」
那一夜,她夢見沈雅婷站在月光下,微笑著對她點頭,然後轉身走入一片光中。
隔週一,學校的公告欄上出現了一封匿名信,揭露了十年前的霸凌事件與校方的掩蓋。校方不得不公開調查,並為沈雅婷舉辦了追思會。
從那天起,第三間廁所的門不再自己打開,水聲與低語也不再出現。但謝思婷知道,那不只是傳說,而是一個被遺忘的靈魂,終於得到了安息。
👁️《第三間廁所的祕密:封印之書》
沈雅婷的事件在校內掀起一陣波瀾,謝思婷雖然成功讓校方重啟調查,但她心中仍有疑問未解。為什麼沈雅婷的靈魂會被困在廁所?她的怨念究竟來自何處?
某天深夜,謝思婷在翻閱校史資料時,發現一則奇怪的紀錄:1987年,鳳南高中曾發生一起「集體幻覺事件」,數名學生聲稱在廁所見到「血眼女鬼」,導致多人休學。這段紀錄被校方列為「心理集體反應」,並迅速封存。
她決定拜訪當年仍在任的退休教官——周老師。周老師住在校外一間老公寓,見到謝思婷時神情緊張,反覆確認她是「真的學生」後才開口。
「那不是幻覺。」周老師低聲說,「那是封印失效的結果。」
原來,鳳南高中建校初期曾是日治時期的軍醫院,三樓女廁的位置正是當年太平間。據說有一位女護士在戰爭末期遭到日軍凌虐後自盡,死前留下一本記錄怨念與咒語的筆記本——被稱為「封印之書」。
這本書曾被校方秘密保存,並由某位教官進行儀式封印,將怨靈鎖在第三間廁所。但沈雅婷的死亡,因為極度的痛苦與冤屈,喚醒了那股沉睡的力量,使封印出現裂痕。
謝思婷聽完後,決定尋找這本「封印之書」。她潛入學校地下儲藏室,根據周老師提供的線索,在一個破舊的木箱中找到一本泛黃的日文筆記本。書頁間夾著一張泛黃的照片——一位穿著護士服的女子,眼神空洞,嘴角微笑。
她翻開筆記本,裡頭記載著各種咒語與儀式,最後一頁寫著:「若有新魂入封印,舊怨將重生。」
這句話讓她毛骨悚然。難道沈雅婷的靈魂只是被利用,真正的怨靈是那位護士?
隔天晚上,謝思婷再次進入廁所,手持筆記本,準備進行封印儀式。當她唸出咒語時,廁所燈光閃爍,空氣驟冷,第三間門猛然打開,一股黑霧湧出。
霧中浮現兩個身影——沈雅婷與那位護士。護士的臉逐漸扭曲,發出尖銳的笑聲:「妳以為能封印我?我等了八十年!」
就在此時,沈雅婷擋在謝思婷面前,低聲說:「快唸最後一句。」
謝思婷顫抖著唸出筆記本最後的咒語,黑霧瞬間被吸入書中,廁所恢復寂靜。沈雅婷的身影漸漸淡去,露出一抹安詳的微笑。
「謝謝妳……我終於自由了。」
隔天,第三間廁所被正式封閉,校方以「管線老舊」為由進行整修。但謝思婷知道,那不只是管線問題,而是歷史的傷口終於癒合。
她將筆記本交給周老師保管,並在日記中寫下:「有些真相不該被遺忘,有些靈魂值得被記得。」
🕯️《第三間廁所的祕密:怨影蔓延》
沈雅婷的靈魂雖已安息,但鳳南高中並未因此恢復平靜。自從謝思婷進行封印儀式後,校園裡開始出現更多詭異現象,彷彿有什麼東西被喚醒了。
📌 第一個事件:音樂教室的琴聲
高一學生陳彥廷在傍晚留校練琴,音樂教室空無一人。他彈完一首曲子後,準備收拾離開,卻聽見鋼琴自己彈出一段旋律——那是《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沈雅婷最愛的曲子。彥廷驚慌逃出教室,隔天發燒住院,嘴裡喃喃說著:「她在哭……她在彈琴……她要我聽完……」
📌 第二個事件:美術教室的畫像
高三學生李芷芸在美術教室準備畢業展,畫了一幅校園風景。隔天再看,畫中多了一個模糊的身影,站在三樓廁所窗邊,臉部被塗黑。她試圖擦掉那個身影,卻發現畫布上出現一道血紅的裂痕。當晚,她夢見自己被困在廁所裡,無法逃出。
📌 第三個事件:圖書館的筆記本
一位圖書館志工在整理舊書時,發現一本無人登記的筆記本,封面寫著「雅婷日記」。她翻開後,裡頭記錄著沈雅婷的心情與遭遇,最後一頁寫著:「我不是唯一一個……她還在……她要更多人陪她……」
這些事件迅速在學生間傳開,大家開始懷疑謝思婷的封印儀式是否真的成功。有人甚至說,真正的怨靈不是沈雅婷,而是那位日治時期的女護士——她的怨念正在尋找新的宿主。
🔍 主線回歸:謝思婷的夢境與覺醒
謝思婷也開始做奇怪的夢。夢裡,她站在廁所門口,聽見有人在背後低語:「妳打開了門……妳要負責……」
她在夢中走進第三間廁所,發現地板上刻著一串日文:「封印未完,怨念未止。」
她開始懷疑,那本筆記本只是暫時壓制了怨靈,真正的封印儀式可能還有下一階段。她再次拜訪周老師,卻發現他已搬離原住處,留下的只有一封信:
謝思婷決定尋找沈雅婷生前最親密的朋友——一位早已轉學的女生,名叫方芮涵。她開始追查芮涵的下落,並發現芮涵曾在網路上發表一篇匿名文章,描述沈雅婷的「另一面」——她曾在日記中提到自己夢見一位穿著護士服的女人,教她如何「讓痛苦消失」。
這段記憶,可能就是封印的關鍵。
🌫️《第三間廁所的祕密:記憶的裂縫》
第一節:尋人之路
謝思婷根據沈雅婷的舊日記與校內紀錄,找到了方芮涵曾就讀的班級與轉學時間。她循著資料,發現芮涵轉學至台南某間私立高中。她透過社群平台與校友群組,終於聯繫上方芮涵——一位如今已升上大學的女生。
起初,芮涵拒絕談論沈雅婷的事,只說:「那段記憶我早就封存了,妳不要再挖了。」但謝思婷傳給她那本筆記本的照片後,芮涵沉默了許久,終於回覆:「如果妳真的想知道,就來台南找我。」
謝思婷週末搭車前往台南,與芮涵在一間老咖啡廳見面。芮涵神情憔悴,眼神閃爍不定。
「沈雅婷不是自殺的。」芮涵低聲說,「她是被引導的……她夢見那個護士,夢見自己在廁所裡完成某種儀式。她說那樣可以讓痛苦消失。」
芮涵拿出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面是沈雅婷親筆寫下的咒語:「三人見證,一人獻身,封印重啟,怨念歸零。」
「她曾問我願不願意成為見證者之一,但我拒絕了。她說沒關係,她會自己完成。」
謝思婷震驚不已。原來沈雅婷早已知道自己會成為封印的一部分,而那位女護士的怨靈,正是透過她尋找新的容器。
第二節:靈異事件蔓延
隨著謝思婷的調查深入,鳳南高中出現更多詭異現象:
• 🩸 理化教室的血字:某天早上,黑板上出現用紅色液體寫成的「還有一人未現」,但教室門窗皆緊閉,監視器也未拍到任何人進入。
• 📷 攝影社的照片異象:攝影社拍攝校園風景時,照片中出現一張張模糊的臉孔,排列成一圈,圍繞著三樓廁所。
• 🕯️ 社團教室的燭火儀式:戲劇社排練時,道具蠟燭突然全部點燃,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味,彷彿重現了軍醫院的場景。
學生開始恐慌,校方卻以「惡作劇」為由壓下消息。但謝思婷知道,這些現象是怨靈的警告——封印尚未完成,還有一位見證者未現身。
第三節:主線揭露與真相逼近
謝思婷回到學校後,翻閱沈雅婷的日記,發現一段被撕去的頁面殘角,上面寫著:「第三位見證者,她已選定——謝思婷。」
她愣住了。自己竟是被選中的人。
她開始回想自己轉學後的種種遭遇:廁所的低語、夢中的咒語、筆記本的出現……一切似乎早已安排好。
她決定再次進入第三間廁所,這次帶著芮涵與另一位自願協助的學生——攝影社社長林宥辰。三人站在廁所中央,唸出完整的封印咒語。
地板震動,牆面裂開,一道黑影從地縫中升起——那是女護士的怨靈,面容扭曲,眼神空洞。
「妳們以為能封印我?我已在這裡生根……」
但就在此時,沈雅婷的靈魂出現,站在黑影前,低聲說:「妳用我來延續痛苦,但我選擇終結。」
她伸手觸碰黑影,黑霧瞬間崩解,整間廁所陷入寂靜。
三人醒來時,已在校園草地上,廁所被封鎖,筆記本化為灰燼。
🧩 結語:真相的代價
謝思婷知道,這場靈異事件不只是冤魂的哀鳴,更是歷史的傷痕。她將所有資料整理成一份報告,匿名寄給媒體與教育局。
鳳南高中因此展開全面整修,三樓廁所被改建為紀念空間,牆上刻著:「記住她們,記住真相。」
但謝思婷仍時常夢見那句話:「三人見證,一人獻身。」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走出了那場封印……
🌌《第三間廁所的祕密:夢境封印》
第一節:夢境的裂縫
自從封印儀式結束後,謝思婷的生活並未恢復平靜。她開始頻繁夢見自己站在一片無邊無際的黑色空間,地面是濕冷的瓷磚,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與血腥味。遠方有一道門,門上刻著「第三間」三個字。
她在夢中試圖打開那扇門,卻總是被一股力量拉回原地。每次醒來,她的手心都濕透,彷彿真的握住了什麼冰冷的東西。
某天,她在夢中聽見一個聲音低語:「這裡不是結束,是開始。」
她開始懷疑,這個夢境不是普通的潛意識,而是另一個封印空間——怨靈的殘留意識正在這裡醞釀。
第二節:殘留的意識
謝思婷決定進行「清醒夢」實驗,她在夢中保持意識,試圖探索那片空間。這次,她成功走近那扇門,門後是一間廢棄的病房,牆上掛著一張泛黃的護士照片,正是那位日治時期的女護士。
病床上躺著一具模糊的屍體,身上覆蓋著日記本與照片。她翻開日記,裡頭寫著:
謝思婷驚覺,這位女護士並非純粹的怨靈,而是被歷代學生的痛苦與校園暴力所吞噬的「記憶載體」。她的存在,是為了封存那些被遺忘的傷痕。
第三節:真相的拼圖
謝思婷在夢中繼續探索,發現病房牆上刻著三個名字:沈雅婷、方芮涵、謝思婷。她明白,自己是最後一塊拼圖。
她在夢中對女護士說:「我願意記得妳們的痛苦,不是為了封印,而是為了讓它們被看見。」
女護士的身影逐漸淡去,病房化為光芒。她醒來時,發現自己手中握著沈雅婷的日記本——原本已化為灰燼的筆記本竟再次出現,封面多了一句話:「記憶不該被埋葬。」
結語:封印的真正意義
謝思婷將日記本內容整理成一份報告,投稿至校刊與地方媒體,揭露鳳南高中歷年來的校園暴力與掩蓋事件。這份報告引起社會關注,教育局介入調查,學校成立「記憶之牆」,紀念那些曾被遺忘的學生。
而第三間廁所,則被改建為「靜思室」,牆上刻著:
謝思婷知道,真正的封印不是驅逐怨靈,而是讓痛苦被理解、被承認。她不再夢見那片黑色空間,因為它已化為光,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第三間廁所的祕密:十二年前的封印》
第一節:夢境的裂痕
謝思婷的夢境越來越清晰。她不再只是站在黑色空間,而是被引導進入一間佈滿舊報紙與病歷的地下室。牆上貼著一張泛黃的公告:「鳳南高中,2013年校園安全演習暫停通知」。她心中一震——2013年,正好是十二年前。
夢中,一個聲音低語:「那年,她們都死了……但沒人記得。」
她醒來後,開始調查2013年的校園紀錄。她發現那一年,學校曾短暫封閉三天,理由是「管線維修」,但沒有任何工程紀錄。更詭異的是,那三天後,有三名學生突然轉學,名單在校方資料中被塗改。
第二節:十二年前的恐怖事件
謝思婷透過地方圖書館的舊報紙,找到一則未公開的報導:
「鳳南高中三名女學生於深夜進入校園,疑似進行靈異儀式,其中一人失蹤,兩人精神崩潰送醫。校方未回應。」
她追查到其中一名倖存者——如今在台中療養院的女子,名叫林語婕。謝思婷前往探訪,林語婕一見到她,便驚恐地後退:「妳……妳是她選中的人……她還在找第三個……」
語婕顫抖地說出十二年前的真相:
「我們三人為了召喚一個傳說中的『守護靈』,在第三間廁所進行儀式。但來的不是守護者,是她——那個女護士。她說我們打開了她的牢籠,必須有人留下。雅雯被帶走了,我和芷晴逃了,但我們的記憶……都被改寫了。」
語婕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三名女生站在廁所前,其中一人臉部被劃掉,背後隱約有一個模糊的身影。
第三節:真正的怨靈現身
謝思婷回到學校,發現第三間廁所的牆面出現一道新的裂痕,裡頭滲出黑色液體。她在夢中再次見到女護士,但這次她不再模糊,而是清晰地說:
「十二年前,我被喚醒。她們未完成儀式,我仍在等待第三人。妳,就是那個人。」
原來,女護士的怨靈並非單純的記憶容器,而是透過儀式逐步重生的存在。她需要三個靈魂完成「重生封印」,而謝思婷正是最後一塊。
第四節:真相與收線的逼近
謝思婷決定重啟儀式,但這次不是為了封印,而是為了終結。她找來林宥辰與芮涵,再次進入第三間廁所,唸出十二年前的咒語。
地面震動,女護士現身,身後浮現雅雯的靈魂。雅雯低聲說:「我不想再困在這裡……請妳結束這一切。」
謝思婷將沈雅婷的日記本與十二年前的照片放入裂縫中,唸出最後的咒語:「記憶歸位,靈魂自由,封印不再,真相永存。」
黑霧瞬間消散,廁所牆面恢復如初。她們三人倒在地上,醒來時已是清晨。
🕊️ 結語:真正的封印
鳳南高中在事後公開十二年前的事件,並設立「記憶紀念室」,紀錄所有曾被遺忘的學生與事件。謝思婷將所有資料整理成《第三間的祕密》一書,成為校園靈異文學的代表作。
而那間廁所,永遠封閉。門上掛著一個牌子:
「此處封印,不為驅逐,而為記得。」
🕯️尾聲:記憶之牆
十年後,謝思婷已成為一名心理諮商師,專門處理校園創傷與青少年心理問題。她的著作《第三間的祕密》成為許多學校反思校園文化的重要讀物。她從未再夢見那片黑色空間,但心中始終留著一道無法抹去的痕。
某個秋日午後,她回到鳳南高中,校園已翻新,教學樓外牆漆成明亮的白色,操場上孩子們奔跑嬉戲。她走向三樓,來到那曾經封印怨靈的地方——如今已改建為「記憶之牆」的靜思室。
牆上掛著一排排銘牌,刻著那些曾被遺忘的名字:沈雅婷、林語婕、雅雯……還有她自己的名字,刻在角落,下方寫著:「見證者」。
她靜靜坐在牆前的長椅上,閉上眼,彷彿聽見過去的低語與哭泣逐漸遠去,只剩下風聲輕拂。
正當她準備離開時,牆角的舊櫃子突然發出「喀」的一聲輕響。她走近一看,櫃子門微微開啟,裡頭放著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封面寫著:「封印之書」。
她愣住了。那本筆記本,早在十年前的儀式中化為灰燼。她翻開書頁,裡頭空無一字,只有最後一頁寫著:
謝思婷合上筆記本,望向窗外的陽光。她知道,有些記憶無法完全消散,有些靈魂不會真正離去。
她微笑,低聲說:「我會記得妳們的故事,也會提醒下一個人——記憶,不該被埋葬。」
她離開靜思室,門緩緩關上。牆上的燈閃爍了一下,彷彿有誰在裡頭輕輕點頭。
🌙最終章:回聲
鳳南高中校慶的那天,謝思婷受邀回校演講。她站在嶄新的禮堂舞台上,望著台下年輕的學生們,心中泛起熟悉的悸動。她的演講主題是「記憶與勇氣」,但她知道,真正的目的,是與過去和解。
演講結束後,她獨自走向三樓靜思室。那裡曾是第三間廁所的所在,如今成了紀念空間。牆上掛著她十年前留下的話:「封印不是為了遺忘,而是為了記得。」
她輕輕撫摸牆面,閉上眼,彷彿聽見沈雅婷的笑聲、林語婕的低語、雅雯的哭泣……那些曾被困住的靈魂,如今都已安息。
她轉身準備離開時,牆角的櫃子再次發出「喀」的一聲。她走近,發現裡頭放著一張新照片——三名學生站在廁所門口,神情模糊,背景中隱約浮現一個身影。
她愣住了。那不是她們的照片,也不是舊紀錄。那是新的。
照片背後寫著一行字:
謝思婷握緊照片,望向窗外的夕陽。她知道,有些封印不會真正結束,只會換個形式等待下一次裂縫。
她低聲說:「記得她們,也記得自己。」
然後,她離開靜思室,門緩緩關上。燈光閃爍了一下,牆面微微震動,彷彿有誰在裡頭輕輕笑了。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