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帳號非持牌分析師,亦無提供投資顧問業務之資格與行為。
本文純屬交易經驗紀錄與市場觀察心得,所有操作請依個人判斷進出場,盈虧自負。📌 市場觀察與槓桿調整策略
今日台指期開盤站上 28200,依照先前規劃,我將槓桿降至 100%曝險:
- 小台多單全部出場
- 僅保留台股正二維持 100%曝險
若後續行情續強,目標區間暫抓 32000 附近全數出場;若上漲過急,則會視情況提前減碼。
這次降槓桿的核心考量:
- 上漲空間預估約剩 4000 點
- 回檔風險可能高達 6000 點以上
➡ 在風報比不佳情況下,選擇先行調整槓桿
短線上仍可能以 1口小台+選擇權 參與波段,視盤勢再分享。
🔍 個股與結構觀察
- 台積電短線有機會在 1500 附近整理
- 若突破,存在往 1900 探高的可能
- 大盤後續漲勢需觀察鴻海等大型權值是否接棒(如挑戰 300)
目前市場仍非全面樂觀狀態:
- 高股息與中小型股尚未同步噴出
- 上櫃才剛回到年初高點
➡ 需多方類股共同上攻,情緒才會完全打開
📈 槓桿長期投資指數心得
從最早經驗:信貸+正二、質押、融資
到後來期貨投資指數(可參考前文): 👉 https://vocus.cc/article/687c741afd8978000136dc58
目前結論為:
以槓桿 ETF(正二、正三)取代維持率型槓桿(質押/融資/期貨)更安全
原因整理如下:
✅ 1)極端行情下的資金生存能力較高
不少投資人有撐過 4 月修正,但若回測更極端情境:如319、911、921
兩倍槓桿維持率被打到 130% 並非不可能
➡ 能活下來才有未來報酬
✅ 2)利息成本會侵蝕長期績效
行情好時大家不在乎利息
但若盤整或下跌 1–2 年?
以1000 萬本金為例 → 質押借 1000 萬 利率 2.5% ➡ 月息 2 萬多,長期壓力極大
(更不提維持率的心理壓力)
✅ 3)長期報酬拉出巨大差距
今年四月一萬七 → 現在兩萬八
標的漲幅表現如下
台股正二:+178%(125.15 → 347.75)
台指期:+66%(兩倍槓桿約 +132%)
➡ 複利槓桿在長期明顯勝出
不是所有槓桿都一樣
✅ 擇時or不擇時
很多人應該都能理解由於貨幣通膨和經濟成長,所以常常能看到一種說法:「與其擇時或定期定額投入,不如現在歐印」,反正三、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後的指數必定比現在高,這段話看起來沒問題,但這不應該是讓人無腦追高壯膽的說法,而應該是讓你大跌恐慌抄底加碼用的,會提出這種建議的可能性由高至低分別為:嘴炮>低資產>沒受過重傷>想害人
📌 過去我最簡單的行情判斷法
技術訊號操作原則
月線季線黃金交叉不做空
死亡交叉不做多
如果均線糾結,建議偏多操作
最後
股市不是比誰猜頂猜底最準
是比誰活得久 一口槓桿放大錯一次,前功盡棄的例子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