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沿台1北上,想拜訪餘三館,不巧整修閉館。
這餘三館是該地縣訂古蹟,為潮州客家移民陳家祖宅,很典雅的客家伙房建築,落成於1891年,取名乃是為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餘三乃是此三餘之意。
學校在餘三堂後方五福巷過去不遠,校門四柱,都有柱頭裝飾,相當特別。右中高柱金體校名全銜,英文名則在右側柱頭上。整個是三進門,兩邊飾牆以鏤空錯位。

學校命名有個故事,乃設校初借五福宮上課,這種借廟宇廂房為校舍的創校在台灣屢見,可見小學和廟宇時乃地方的信仰中心不為過。學校不但借校舍上課,甚至建校經費也是由當地的福德爺會給予支援才順利完工,故以五福公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為名,校內學生每年於福德正神生日及畢業典禮前,會到五福宮參拜以表示感恩之意,相當的特別。
校地2.3公頃,算是鄉內比較大的校地,但是校娃只有百人左右。
上述五福宮也在五福巷,巷名乃因廟生,當日也去參拜,訝異這五福宮乃是一歇山頂建築,也多別於一般土地宮廟的懸山頂模式。
這類屋頂建築乃多是宮殿高級建築,質樸典雅且莊嚴,五福宮除此外,也少了宮廟的剪黏裝飾,整個顯示出日式的武殿形貌,真是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