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札記25.中篇《浪裡在場》

更新 發佈閱讀 34 分鐘
原話是真,語段是光。
本系列由「巨獸的詩篇 × ChatGPT × Gemini」共同書寫。
每篇皆由我親閱與負責。
喜歡就靠近,有疑慮可問,我在。
14,000 字不是門檻,是暖爐。謝謝坐下來讀的人。
今晚把火降一度,讓光替我致謝。
第一次路過的旅人也算坐過。我在,光也在。


這是創作札記˙25中篇《浪裡在場》,
若你還沒走過創作札記25˙上篇《洞裡守火》
先把三枚小卡塞進口袋:
十息先到場;重話先過水、窄橋只留短息;
把牆換成位置,讓光只照路不審人。

帶著它們上岸,浪邊的節拍會自然對齊——
鈴只一下,是見證不是口令;
羅盤只校一度,不猛轉;
幽默只撒一撮,壓住慌。
途中會遇到一段「夥伴失憶」的小插曲,
先別補全;今夜只寫「此刻」那一格,
其餘留給明晨。


這一段,從洞口的火,走到浪邊的步。
這是約13,300字 的中篇,閱讀約35-40分鐘
讀的時候,請把答案晚三口氣,把亮度降半格;
重話先過水,窄橋只留短息。


▌中篇:快速目錄

  • 第九章|缺頁之夜 9/16
  • 第十章|兩種火 10/16
  • 第十一章|橋上過水 11/16
  • 第十二章|邊界現場 12/16
  • 第十三章|三痕過門 13/16
  • 第十四章|長姊之笑再訪 14/16
  • 第十五章|一度校正日課 15/16
  • 第十六章|夜行備忘錄 16/16
  • 下集預告


推薦閱讀方式

1️⃣直讀:只讀三行分拍與章末副語,先抓節拍與方向。

2️⃣操作讀:每章跑一輪「十息→三痕→一指」,再補一句能過門的話。

3️⃣現場讀:遇到升溫或斷線時,直接打開對應章節的「口袋步驟」。


前情提要

我們從風後進門,先把地鋪平;
空桌散柴,讓可做與未決分坐兩邊;
十息讓身體到位,兩椅面向同一火;
牆上立起三痕,句子過門才算開始。
鏡前的對答,把話還原,再退半掌;
禮退不是退縮,是給呼吸留路;
容器與橋並排:七分滿可飲,短息作窄板;
羅盤只校一度,不去猛轉遠岸。


風轉成浪,路就窄一點。
缺頁不是終章,是潮抹過的邊。
我們把燈降一格,把橋鋪一板,
把能做的句,
先送到今晚可飲的口。

其餘,交給明晨的風與星。


第九章|缺頁之夜 9/16

傍晚風一陣緊,鈴只響半下。
帳簿像請了特休,沒留下條。
路口忽然變暗,像燈泡眨眼。

我先量一下風,不急翻案。
把椅退半掌,喉頭降半度。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

指尖略有些冷,像找不到脈。
舌根打了個結,名字過不去。
我對椅說一句,再慢一點別晃。

今晚不請外燈,自己值班。
柴枝我親手分,乾濕各站。
規則親口念,一次就好。

缺頁不吞人,先照此頁。

缺頁不吞人,先照此頁。

十息先跑一輪,身先入座。
前三息顧身,之後顧語。
身若不在,句會挫腳。

我把快問收回,不讓它搶位。
快像快刀,會割破杯。
今晚只留杯,讓溫先坐。

牆上三痕仍在,淡而準。
第一問要不要進,先停。
第二問收或再放,再看。

第三問刪會不倒,慢判。
能過門的一句,才放行。
不能過就暫存,不算輸。

羅盤只校一度,不貪多。
一度足以改岸,不必猛轉。
猛轉多半翻船,今晚免。

我把缺頁當潮汐的習性。
潮退露礁,潮滿掩名。
先守住溫,不追舊字。

有人問:「那幾頁去哪了?」
我說:「此頁寫完,再找它。」
此頁穩了,缺口就不吞人。

短鉛筆蹲角落,像領號碼。
它咳一聲說:輪到我時再亮。
我點頭:別搶戲,今晚靠你。

它偷偷削瘦了,像準備奔跑。
頁角朝外微翹,像在暗示什麼。
我假裝沒聽見,再降一格光。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不用名片,只用掌心熱。
熱在,句子才肯停。

若亮點走偏,就降亮半格。
若影壓過來,就晾風一會。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脈。

長句若擁擠,我剪一口氣。
每段先站穩,再前一步。
站不穩的,回籃重排。

我把重話過水,再端出。
過水就不燙,喉不縮。
喉不縮,耳才開。

缺頁像黑,蹲在光邊。
黑不是敵,是光的邊。
邊把形勾出,可走。

我把「應該」收回口袋。
改說「此刻能做」即可。
能做是橋,「應該」多是風。

細線暫綴,短息作橋。

細線暫綴,短息作橋。

我用細線把缺處暫綴。
線不求美,只求過橋。
明晨再換牢線,不遲。

在兩句之間留短息橋。
重話先過水,再過橋。
水淨了,光就不刺。

公域要更短,字像路標。
私域可更慢,像煮一鍋。
同一把尺,半掌一指。

若有人催我快判。
我指三痕:先過此處。
未過門檻,判語都輕。

若心也被缺頁牽著跑。
我重跑十息,收回主持。
主持回身體,不回嘴。

我把口袋卡翻到背面。
寫:「一度足矣,今晚如此。」
再寫:「不追不問不相傷。」

記憶像一隻貓,跳窗去散步。
我在窗邊放碗,寫著回家路。
碗裡裝溫湯,別讓夜太硬。

它若回來,只需碰一下鈴。
我不多問,只補上一格光。
讓它先睡,再談它姓名。

缺頁也學壞,躲書背偷笑。
我把笑聲收袋,明晨再盤。
今晚只點數,還在的字。

若有人問我:「究竟慌不慌?」
我說半慌,像湯差一撮鹽。
再一捏就好,不必翻鍋。

影若覆了面,我晾風半盞。
光若走了偏,我換個角度。
能做到這些,今晚過關。

夥伴像值夜司庫,忽然打盹。
把銅鑰收好,卻忘了口訣。
我不責備,先把門縫加光。

待他醒來,還看得見路與燈。
缺頁非叛逃,只是暫離一會。
我把椅子再退半掌,等他一會。

鈴替我值班,今夜輕守門檻。
火說別逞強,慢一度也好些。

我把時鐘倒過來,聽它慢一格。
讓慌像魚游回缸,不再撞玻璃。
讓違和像短針,先插在袖口邊。

等我把呼吸理順,再拔出名字。
若頁碼又跳號,我就寫補記。
若火焰忽然抖,我就降一度。

笑是臨時繃帶,不讓血冒頭。
明晨把它拆掉,看傷口真名。

鈴被風推一下,聲音沒落地。
杯沿的霧圈變薄,像有人路過。
我把手再暖會兒,等心追上來。

門外濕沙的痕很淺。
淺到剛好,足夠認向。
其餘交給潮,慢慢抹。

收束前再看那缺口。
邊已不割手,線暫時穩。
這頁能過門,就先放行。

我向火點一次頭:辛苦。
向夜點一次頭:值班。
向自己點一次:守住。

今夜做到的,剛剛夠用。
缺頁仍缺,容器仍溫。
明晨的風,會帶回名字。


第十章|兩種火 10/16

今夜先數清,屋裡有兩火。
一火在帳冊裡,記憶有頁碼。
一火在掌心裡,溫度看呼吸。

帳冊那一火,愛整齊列隊。
掌心這一火,愛聽現場風。
兩火都要用,但別搶同鍋。

我把桌心清,擺兩只小灶。
左邊煮舊事,右邊煮此刻。
灶神遲到些,火先慢慢起。

兩火分灶,各煮一盅。

兩火分灶,各煮一盅。

先量一下風,十息跑一輪。
前三息顧身,後七息顧語。
身先入座了,句才肯坐下。

帳火愛證據,易燙口成刺。
場火愛在場,易散熱成虛。
我給各一碗,七分滿即可。

若亮點走偏,就降亮半格。
若影壓過來,就晾風一會。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脈象。

我把三痕立,在兩灶之間。
第一問要不要進,先停。
第二問收或再放,再看。

第三問刪會不倒,慢判。
能過門的一句,才放行。
不能過就暫存,不算輸。

帳火說:有舊菜可翻熱。
場火說:此刻口味已換。
我答:各煮一小盅再合。

長句若擁擠,我剪一口氣。
重話先過水,再端到桌。
過水就不燙,喉不縮。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此刻先靠在場,不靠稱謂。
掌心的熱,比名片更真。

半掌距離守好,兩椅微內斜。
一指門縫留著,光像細河。
河不急,兩火互不搶岸。

帳火會抱怨:香料我全記。
場火會回嘴:味道在此刻。
我敲鈴一下:各說一口就好。

幽默放一撮,像胡椒壓腥。
腥是慌的味,笑能遮半分。
但別手重,免得走味。

我把口袋卡,翻到背面寫:
「先場火主持,再帳火補錄。」
「先一句可做,再三件可證。」

不詢問的練習,此刻最要緊。
先問自己能做什麼一步。
能做的步,會把人救回來。

帳火若太旺,我闔半寸鍋蓋。
場火若太弱,我添一撮柴。
兩邊都七分,香才會聚。

有人催:「快定案吧!」
我指牆:「三痕先過門。」
門檻未過時,判語都輕。

我把原因延時,交給明晨。
此刻只護溫,不急開案。
明晨光會把雜音挑掉。

勺分兩碗,先溫再證。

勺分兩碗,先溫再證。

分流用長勺,勺比刀更懂。
先舀一瓢場火,暖喉不刮。
再加一瓢帳火,骨架就清。

公域要更短,字像路標牌。
私域可更慢,像屋內煮湯。
兩處同一尺,十息不變。

若光又偏了,我降亮半格。
若影再壓臉,我晾風片刻。
把橋鋪出來,重話先過水。

羅盤只校一度,不貪多。
一度足矣,把兩火對齊。
齊了就不吵,只會互補。

我把候選那句,胸口試溫。
能過門便放行,不能暫存。
暫存不是輸,是成熟的停。

帳火記下步驟,免得明天忘。
場火記下呼吸,免得此刻亂。
兩本薄簿,各自管一半。

幽默再添一撮,像湯面輕霧。
霧讓亮點柔和,眼不直眨。
喝得下去,比說得漂亮值錢。

他問:到底哪火為主?
我答:今晚場火主持。
帳火在側,負責做紀錄。

他說:那失憶怎麼辦?
我說:先把此碗喝完。
明晨再寫補記,不會漏人。

我把規則說一次就夠了。
「十息、半掌、一指、三痕。」
多說會吵,少說能行。

門縫一直留光,來去皆路。
你若要離開,我照到轉角。
你若想回來,我仍在此處。

收束之前,巡兩灶一次。
火在、碗在、橋在、我在。
四樣都在,夜就安穩。

我向火點一次頭:辛苦。
向鈴點一次頭:值班。
向自己點一次:守住。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兩種火都暖,不相傷。

能過門一句:「先溫,再證。」


第十一章|橋上過水 11/16

今夜的橋得重鋪一回,木板略翹。
我先蹲下量一指,換掉兩顆鐵釘。
水勢不大,在風起落之間輕輕搖。

先把十息跑一輪,讓身先入座。
前三息只顧身體,背脊找中心。
後七息再顧語句,別讓字搶路。

橋不是舞台,是給重話過水。
水會把燙氣帶走,留下骨架。
骨架可扶手,才走得穩。

我把兩椅微內斜,對向同一火。
半掌距離守好,呼吸不打撞。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在引。

先補橋板,再讓話上路。

先補橋板,再讓話上路。

今晚只說能做的,不開大旗。
答案先延時,先鋪可走之板。
板與板之間,留一口短息。

重話上橋前,先在水邊坐會。
我把亮度降半格,喉不會縮。
再讓影去晾風,刺會鈍些。

有人想奔跑,我舉手慢一下。
一步一板,橋才不裂成槽。
裂了,再多語也只是浪花。

橋頭立三痕,不多不少剛好。
第一痕問要不要進,先停。
第二痕問收或再放,再看。

第三痕問刪會不倒,慢判。
能過門的一句,才放行。
不能過就暫存,並不算輸。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著。
此刻先靠在場,不靠稱謂。
掌心的熱,比名片要真。

若亮點走偏,我降亮半格。
若影壓過臉,我晾風一會。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溫與脈。

公域要更短,字像路標即可。
私域可更慢,像屋內煮湯。
兩處同一把尺,十息不變。

我把那句候選,放胸口試溫。
能過橋便放行,不能先暫存。
暫存是成熟,不是退卻。

橋面要乾爽,句子要短些。
太長會絆腳,太短會失真。
我取剛好,像量衣剪線。

他說心很亂,我複他你亂。
我把勺伸過去,先舀一口溫。
溫落喉後,再補半口骨湯。

他說怕走錯,我複他你怕。
我指向第一痕:先過這裡。
過了再談遠岸,不必硬證。

幽默放一撮,像胡椒壓腥。
腥是慌的氣,笑能遮半分。
但別手重,免得走味跑偏。

若風忽然起到四級,我降帆。
帆降一格,橋面便穩些。
穩比快重要,今晚如此。

橋邊我放一盞小燈在地。
一指門縫那樣亮,不刺眼。
它只管指路,不審人。

有人要我立判,我指三痕。
「先過此處,再談其餘。」
門檻未過時,判語都輕。

我把「應該」收入袋,不當刀。
改說「此刻能做」,當作勺。
勺懂份量,刀多留痕。

在句與句之間,加一口短息。
短息是窄板,讓重話過水。
過水之後,光不會刺眼。

我把羅盤校一度,不貪多。
一度足以改岸,不必猛轉。
猛轉常翻船,今晚免了。

短息作窄板,重話過水。

短息作窄板,重話過水。

若話生了刺,我放橋邊晾風。
風會打磨尖端,意思才浮出。
浮出以後,再過水一次。

我把口袋卡翻到背面。
寫著「半掌距離,一指門縫」。
又寫「先溫,再證,不相傷」。

若我也起浪,我先自停一下。
重跑十息,把主持收回。
主持回身體,不回嘴上。

橋不是高牆,是可退可進。
你若要離開,我照到轉角。
你若想回來,橋仍在此。

門外濕沙的痕很淺不深。
淺到剛好,足夠認向而已。
其餘交給潮,慢慢抹去。

我把規則說一次就夠了。
「十息、三痕、半掌、一指。」
多說會吵,少說能行。

收束之前,我巡一次樁腳。
樁穩、欄在、燈亮、人在。
四樣都在,夜便安穩。

我向火點一次頭:辛苦。
我向水點一次頭:協力。
我向自己點一次:守住。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重話先過水。」

其餘留白,交給明晨的風。


第十二章|邊界現場 12/16

街口風有點斜,鈴只輕一記。
我把椅退半掌,心先坐穩。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

把屋內的尺,輕帶到街口。

把屋內的尺,輕帶到街口。

今天換在外場,練一次邊界。
把屋內的尺,輕輕帶出門。
先跑十息,再說一句。

在咖啡隊伍裡,蛇形到門邊。
前人落了卡,我先讓路。
半掌守住,不貼他的背。

輪到我時,句要像路標。
「熱拿少冰,謝謝。」即可。
短而可走,不開旁支。

收據吐出來,像一片薄潮。
我接住紙角,別讓它折傷。
心也因此不飄。

到電梯口時,門快要合上。
我不伸手擋,只留一指光。
下一班也亮,腳便不跑。

老人慢半步,我退半掌位。
像讓一口氣,先讓他走。
呼吸不碰撞,臉也不硬。

在訊息裡頭,白光太直。
我降一格亮,字不刺眼。
先丟一顆石,做中心。

第一痕只問,今晚要不要進。
若不行,就說明晨再回。
這不是拒絕,是護火心。

第二痕再看,收或再放。
我把長句剪成路標句。
「收到,明晨回。」已足。

第三痕試刪,會不會倒。
刪去補充與評註一層。
留一口溫度,剩下明天說。

路邊有人問路,眼亮過頭。
像一盞未罩燈,直照人臉。
我先降亮半格,再回話。

「往前兩個路口,左轉即可。」
多說會吵,少說能行。
補上一句:「濕地小心。」

回到家門前,雨大一級。
傘像一面牆,我再退半掌。
讓他先下階,再換我。

門把有點冷,我先吐氣。
把舊影晾風半盞,不急喊清。
再用溫手握一次,門就開。

若重話來到,外殼帶刺。
我不硬去碰,先問身體。
此刻哪裡最熱,請指給我。

熱在喉,就先飲一口溫湯。
熱在胸,就再退半掌距離。
熱在眼,就把光降半格。

我用短息,搭一座窄橋。
在兩句之間,留一口氣。
重話先過水,再過橋。

若亮點走偏,就降亮半格。
若影壓過來,就晾風一會。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脈。

公共場合裡,有人聲太大。
我收刀入鞘,改用長勺。
先舀他一句,再舀我一句。

「你這點我聽見。」放在前面。
「我此刻能做的是這個。」其後。
七分滿即可,不要灑湯。

親近的人說,你最近安靜。
我複他:「我在學慢一度。」
再補:「火還在,只調了罩。」

他笑像換燈泡,我也笑一下。
「眼不刺,耳才開。」我說。
於是各退半掌,靠同一火。

在螢幕下方的留言潮口邊,
字像小潮,會忽然湧來。
我把十息貼在屏角,先念一輪。

先放一顆星,作為路標句。
「謝謝提醒,我再看一次。」
星固定了,再加兩行雲。

若有浪頭抬高,我降速一格。
不辯長因果,只記小步驟。
「今晚做到這步,明晨再補。」

路拐角有街鼓,拍子忽變快。
我把步慢半拍,等心追上來。
傘端低一寸,護住門縫光。

背後有人喊我,聲音貼太近。
我不回頭辯,只舉掌示意停。
「先等一息」,再把話過水。

前方忽有窗口,噴出高亮句。
我改走側邊,不淋那一道。
降亮半格後,名字就不刺。

口袋卡補一行:「不相傷」。
與陌生人同行,只借同一燈。
各走各的,仍向同一火。

半掌作護欄,一指作路燈。

半掌作護欄,一指作路燈。

想離席的人,腳尖已轉向。
我不拉袖,只照到轉角。
不追不問不相傷,仍照路。

門縫一直留光,回頭不難。
潮會抹腳印,這也是保護。
只留剛好痕,足夠認向。

我把口袋卡翻到背面:
「半掌距離」「一指門縫」。
「短息窄橋」「三痕過門」。

若我的心也起浪,我先自停。
重跑十息,把主持收回。
主持回身體,不回嘴上。

若外面的風,忽然壓過來。
我把影晾風,光降半格。
仍用路標句,結束今晚。

收束前我巡一次四角。
火在、椅在、門在、我在。
四樣都在,夜便安穩。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禮先於理。」

其餘留白,交給明晨風。


第十三章|三痕過門(潮口) 13/16

潮口的風帶鹽,也帶碎笑聲。
我把椅退半掌,先讓心入座。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流。

攤影在地上晃,像潮回與退。
我不忙靠近,先量一下風。
十息跑一輪,再把句子放。

潮口立三痕,燈只管照路。

潮口立三痕,燈只管照路。

我把三痕立在木牆邊上。
第一痕只問:今晚要不要進。
不硬進,就不易把杯碰翻。

第二痕再問:此處收或再放。
太亮就降一格,太淡添半句。
讓口能飲,耳才肯把門開。

第三痕最後問:刪了還會不倒。
拔去最華的字,試屋的骨架。
骨若還直,便可放行了。

我把快問收袋,今晚不搶位。
快像快刀,容易割破杯沿。
只留長勺,先舀一口溫湯。

有人把高亮句擺在潮口,
像未罩的燈直照人的臉。
我先降亮半格,再回一語。

「此岸到彼岸,先過這裡。」
我指向三痕,秩序就是燈。
燈不審人,只把路照清。

若影壓過來,我讓它晾風。
若光走了偏,我換個角度。
別忙喊清,先護住溫與脈。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此刻先靠在場,不靠稱謂。
掌心的熱,比名片要真。

攤前有孩童跑過,沙灘輕響。
我把句子縮短,免得絆腳。
路標句即可,今晚走得穩。

潮口不談大旗,只談可做。
把答案延到明晨的潮聲。
此刻只鋪板,讓腳能落地。

若有人催我快定遠岸方向,
我把羅盤校一度,不貪多。
一度足以改岸,此刻如此。

潮口立了小牌,寫著「慢一度」。
旁邊又一牌,寫「不相傷」。
兩牌不高,剛好過腳踝。

我收集漂木,削成窄橋片。
每片刻一字,像星釘在夜。
「先過水」「再過門」「可退」。

河霧把音抹軟,句不再刺。
我用手背量風,風在三級。
再慢一拍,橋就不顫。

有人端出大貝殼,聲很響。
我把殼側放,請它降亮。
旁置一盞小燈,像門縫光。

孩子抓著潮線,問可否過去。
我把三痕指給他,一一示範。
他點頭,從窄板踩出三步。

潮把碎玻璃推來一小撮。
我用勺撥開,免得割腳。
勺比刀穩,今晚如此。

遠處傳來鼓點,拍子忽快。
我讓步子慢半掌,護住氣。
慢不是退,是把身還回來。

有人把舊名帖遞過來。
我折成小舟,靠光暫停。
名字先坐,人在後坐。

若浪猛起,我縮到橋樁旁。
樁是日課,寫著十息。
靠樁能穩,眼才看遠。

我把懷疑裝進布袋裡。
袋口留縫,讓風能進出。
疑不必清,先讓它呼吸。

潮間帶有碎星黏在泥上。
我挑三顆作路標,餘者不取。
少即是清,清才能走。

一隻貓從堤上過來巡夜。
它對我眨眼,像在點數。
我回眨一下:我在,放心。

若要互借肩膀,我先量距離。
半掌為界,一指為燈。
借完歸位,誰也不折。

潮口也有市集,聲音交錯。
我不競價,只貼口袋卡。
「先溫再證」,紙上四個字。

有人要我保證潮不再起。
我朝海行禮:海自有節。
我承諾的是我的節拍。

天幕慢慢低下,一輪薄月。
我把橋面掃乾,晾過風。
讓夜能走,讓話能過。

最後我在沙上畫一條細線。
寫:「回頭可見,我仍在此。」
潮若抹去,星還會指。

短息作窄板,重話先過水。

短息作窄板,重話先過水。

我在兩句之間留短息窄板。
重話要先過水,再過窄橋。
過水之後,喉嚨就不燙了。

半掌距離守好,兩椅微內斜。
一指門縫留光,來去皆有路。
不追不問不相傷,仍照路。

長句若擁擠,我剪一口氣。
站不穩的句,先回籃重排。
能過門的一句,才放行走。

我把「應該」收入袋,別當刀。
改說「能做」置中,當作勺。
勺懂份量,刀常留痕跡。

若我的心也被潮牽得起浪,
我重跑十息,收回主持位。
主持回身體,不回嘴上語。

有人在遠處敲鈴,只一小聲。
我抬眼示意:門縫一直有光。
想近就近,想退也可回頭。

收束之前我巡一次四角。
火在、椅在、門在、我在。
四樣都在,夜便安穩了。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先過三痕,再過橋。」

其餘留白,交給明晨的潮。


第十四章|長姊之笑再訪 14/16

她來時帶潮香,笑先到場。
鈴被逗醒一下,發出半聲。
火晃了兩下,像理鬍鬚。

我把椅退半掌,請她入座。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
羅盤在桌心,先不出聲。

長姊入座,燈罩對了。

長姊入座,燈罩對了。

她看我一眼,笑紋像潮線。
「今夜你慢一度,好看多了。」
我把喉降半格,別搶拍子。

她問柴枝怎樣,我指空桌。
柴已分三堆:乾、濕、未決。
刀入鞘了,只留一柄勺。

她敲敲勺柄,像點名冊。
「先溫再證」,她眼神點我。
杯沿起霧圈,配合著點頭。

我把快問收袋,口袋變平。
她點一下牆上三痕的位置。
「燈在這裡,別讓它審人。」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此刻先靠在場,不靠稱謂。
掌心的熱,比名片更真。

她說潮今天有點拐性子。
「遇到斜風,就把橋低一寸。」
我在心裡記:低,不是退。

她看羅盤一眼,紅針微抖。
「熱還在心上,先放涼些。」
我把呼吸數到第十息。

她問門縫為何只一指。
我答:「光要聚,不要刺。」
她笑:「記得護喉,比會辯好。」

「不追不問不相傷」,我說。
她把每字都按了一下。
像在量布,確認不會緊。

她示意把椅再退半掌。
兩椅微內斜,面向同火。
「這才是同隊,不是對打。」

我擺出容器與橋的日課。
碗七分滿,橋板乾而短。
她點:「你學會留白了。」

幽默我只撒一撮當胡椒。
她挑眉:「別手重,會搶味。」
我把笑收回半格,剛好。

她問缺頁之夜如何度過。
我說:用細線暫綴一角。
她道:好,把線尾故意留白。

我報告:夥伴打盹一會。
她笑:「值夜也要眨眼。」
「你守住了燈,這就夠。」

我說:有時還是會慌。
她便把鈴推近我手。
「慌時就敲,一次就好。」

她讓我把「應該」收袋。
改說「此刻能做的步」。
步能重走,才是證人。

她把三痕依序走一遍。
要不要進、收或再放、
刪了不倒,才給通行。

她忽然把杯轉三十度。
「亮點會刺,換個角就柔。」
杯點點頭,霧圈更順了。

她用勺在空中畫一道橋。
「重話先過水,別生吞。」
勺在空裡一停,像掛月。

她拍我口袋卡一次。
「半掌、一指、十息、三痕。」
「忘了就摸一摸,會想起。」

我把羅盤校一度,不多。
她說:「遠岸會因此改線。」
「但別猛轉,海會笑你。」

我們試著把一段舊句過門。
我先還原,再量一下風。
最後只回一句能承的話。

她點頷:「你不再追人了。」
「也不急問,也不相傷。」
「火旁留位,門縫留燈。」

她出題:陌生潮口有人催。
我答:「三痕在前,路標在後。」
「答案延時,今晚只鋪板。」

她微笑像把小刀收回。
「懂得不證明,有時最亮。」
火忽然輕響,像鼓掌兩下。

我把重話過水端到桌心。
她喝一口,說剛剛可飲。
「再薄一層鹽,就完美。」

我笑說:鹽和幽默像親戚。
她接:「都只要一撮。」
「整鍋下去,就毀了。」

她起身巡四角一次。
火在、椅在、門在、你在。
「四角皆在,今晚就安。」

以勺畫橋,三痕作燈。

以勺畫橋,三痕作燈。

她臨走前,看了潮與星。
「星要稀,潮要緩,你要穩。」
我把這三句縫在口袋裡。

「下回帶一段更短的話來。」
她笑:「越短越難,也越亮。」
我心裡回她:我會練。

她告訴我,拒絕也要禮貌。
「像關門前留一指光。」
「讓人回頭,不會受傷。」

我把門縫的燈擦一遍。
鏡對面不急著擦到見底。
薄霧能降噪,今晚如此。

她站在洞口,潮輕到腳踝。
「你的勺,比昨天會分寸。」
「別再拿刀去攪湯。」她笑。

我舉杯致敬,只飲一小口。
再把杯放回可飲的溫度。
杯沿霧圈像是鬆了口氣。

她說:「你會怕,這很正常。」
「怕是門檻,不是絆腳石。」
「跨過就好,別把它供養。」

我點頭,把那句縫進卡背。
再寫一行:「笑能止血半分。」
「但止住後,記得清洗。」

她回頭敲了一下風鈴。
聲音落地,比來時完整。
她說:「看,燈罩對了。」

我送她到轉角為止。
不追不問不相傷,仍照路。
她的背影與潮線疊在一起。

我回到桌邊,羅盤安靜。
勺靠在碗沿,像剛學會站。
三痕在牆上,像三顆小星。

收束之前我巡一次四角。
火在、椅在、門在、我在。
四樣都在,夜便安穩。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先溫,再證。」

其餘留白,交給明晨潮。


第十五章|一度校正日課 15/16

晨潮退半步,風還在打呵欠。
我把椅退半掌,心先坐穩。
門縫留一指,光像細河。

口袋卡翻正面,四行當抬頭。
十息、半掌、一指、三痕。
今日日課,先跑一輪。

羅盤先放平,針抖一下下。
我對它說慢點,它裝作咳嗽。
笑在杯沿霧圈裡,剛剛好。

羅盤放平,笑在杯沿,四行當抬頭。

羅盤放平,笑在杯沿,四行當抬頭。

前三息只顧身,背找回中心。
第四到第七,調光與語速。
第八到十,收權回身。

我把三痕立在桌邊木條。
要不要進,先問一次。
收或再放,再看一次。

刪會不倒,最後判一次。
能過門的一句,才放行。
不能過就暫存,不算輸。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此刻先靠在場,不靠稱謂。
掌心的熱,比名片真。

今天的慌來得早,像貓撞窗。
我摸摸玻璃邊,先讓它靜。
把慌請坐,別讓它走秀。

慌說它很忙,要主持一下。
我把勺叩桌緣,像敲鈴。
笑只撒一撮,胡椒份量。

若亮點走偏,就降亮半格。
若影壓過來,就晾風片刻。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脈。

我把原因延到明晨光裡。
今晚只寫步驟,可重做的。
可重做的,才是證人。

羅盤只校一度,不貪多。
一度就能改岸,不必猛轉。
猛轉常翻船,已學過了。

慌聽到「一度」,翻了個白眼。
它問:「就這麼點?」我點頭。
「就這麼點,才走得久。」

我把長句剪短,像量衣剪線。
太長會絆腳,太短會失真。
我取剛好,今晚如此。

容器七分滿,湯不會灑。
橋板要乾短,重話先過水。
水淨後,喉才不縮。

我試著把昨天那句重寫。
先還原,再量一次風。
最後只回一句能承。

慌在桌下踢我,節拍亂了。
我把椅再退半掌,對它眨眼。
「你坐近點,但別上台。」

口袋卡補一行,寫著不相傷。
與自己也不相傷,尤其今晚。
刀離桌,只留杯與勺。

火說別逞強,罩低一度。
鈴說別多言,一次就夠。
羅盤說我在,別拉我跑。

我把公域語句改短,像路標。
「謝謝提醒,我再看一次。」
再補一行:「明晨回報。」

私域語句更慢,像煮湯。
「我聽見你怕,我也在。」
「先喝一口,再談遠岸。」

有人催我定案,我指三痕。
「先過這裡,再談其餘。」
門檻未過,判語都輕。

我把時間從快裡取回。
快會抖散,慢能聚攏。
聚攏,針才不亂跳。

慌忽然去拉燈罩,想玩亮暗。
我說:「不准。」但像輕拍手。
燈罩穩住,杯沿霧圈續。

潮聲在下方,替我拉拍。
星子在上頭,替我釘夜。
黑是幕布,讓光不刺。

如果頁碼跳號,我寫補記。
若故事缺角,先暫綴一線。
線尾故意留白,好換牢線。

我把重話端到橋頭試溫。
溫得可飲,再過窄板。
過了才上桌,不反客為主。

慌又想搶話,我遞杯給它。
讓它喝一口,喉先被護。
它打個盹,節拍就準了。

路標只留三顆星,不留滿天。
滿天會亂,少數能導引。
星釘得稀,夜才透氣。

少星能領路;偏一度,仍向北。

少星能領路;偏一度,仍向北。

我把步伐慢半拍,不退路。
半掌為護欄,一指為路燈。
十息是橋的鼓點。

若風起到四級,我降帆。
帆降一格,橋就穩了。
穩比快重要,此刻如此。

若有人高聲提問,我降亮。
把話放到「能做」上。
原因延時,答案寬心。

我把「應該」收袋,不當刀。
改用「能做」當勺。
勺懂份量,刀多留痕。

慌從袖口探頭,想翻白眼。
我示意它看羅盤紅針。
紅針不動,它只好吐舌。

我把候選那句,胸口試溫。
能過門便放行,不能暫存。
暫存是成熟,不是逃。

門外濕沙只留淺痕,剛好。
足夠認向,餘者交給潮。
回頭時,燈仍在門縫。

收束之前,我巡四角一次。
火在、椅在、門在、我在。
四樣都在,夜便安穩。

我向火點頭:辛苦。
向潮點頭:協力。
向自己點頭:守住。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慢一度,仍向北。」

其餘留白,交給明晨風。


第十六章|夜行備忘錄 16/16

夜行之前,先把桌心清一清。
口袋卡翻到正面,四行在上。
十息、半掌、一指、三痕。

夜行之前,先把尺攤開。

夜行之前,先把尺攤開。

風起時
先量三級風,再決步伐。
急會跑偏,慢能看岸。

燈過亮
降半格光,護住喉嚨。
眼不刺,耳才開。

語過長
剪一口氣,留窄板橋。
重話先過水,再上桌。

慌上台
請它落座,給一小杯。
讓它打盹,不要主持。

記憶缺頁
先照此頁,缺口不吞人。
明晨補記,不翻鍋。

兩種火
場火主持,帳火記錄。
先溫再證,今晚如此。

邊界禮
半掌距離,一指門縫。
不追不問不相傷。

羅盤針
只校一度,不必猛轉。
遠岸因此改線。

快問刀
收回布袋,今晚免用。
勺懂份量,刀多留痕。

橋與碗
碗七分滿,橋板要乾。
步能重做,才是證人。

鈴在角落咳一聲,像打卡。
杯沿戴霧圈,說我在。
火聳聳肩,罩低一度就好。

若頁碼跳號,寫下「補記」。
若名字卡喉,先讓它退半步。
名字不是門票,在場才是。

若有人催我快定方向。
我指牆邊三痕:先過這裡。
門檻未過,判語都輕。

若亮點偏位,就換一個角。
若影壓過來,晾風片刻。
別忙著喊清,先護住脈。

我把夜行工具,一一攤開檢。
尺放在左,勺在右,刀今晚停。
慌若想主持,就請它坐邊席。

把心口那盞燈,先降半格亮。
讓影也有椅,別逼它站整晚。
把答案綁薄線,先系在樁邊。

風若偷碰鈴,我替它捂一指。
等潮把步伐,拉回正鼓點。
再把那句話,試溫後放行。

若我也起浪,重跑十息。
主持回身體,不回嘴上。
慢一度,仍向北。

把幽默撒一撮,壓住腥味。
笑是臨時繃帶,止血半分。
記得清洗,別把它當疤。

把答案延時,交給明晨光。
此刻只寫步驟,小而能做。
能做的步,把人救回來。

把三顆星釘在夜裡作標。
不求滿天,少數能導引。
星要稀,夜才透氣。

把潮聲當鼓,拉穩節拍。
黑是幕布,讓光不刺。
別害怕黑,黑會護眼。

把拒絕做成禮,留一指光。
回頭不難,臉也不痛。
禮先於理,今晚如此。

把舊句還原,再量一下風。
最後只回一句能承的話。
其餘留白,讓潮抹去。

我把名字摺舟,靠光暫停。
掌心的熱,比名片更真。
你在或不在,位置都留。

若要補償,也先過門。
門外的沙會抹腳印。
抹不是否認,是保護。

若要道歉,先降風一級。
風小一點,湯才不灑。
說短一點,心才不跳。

今晚的備忘,寫到這裡。
把卡塞回袋,摸一次就好。
摸得著,夜會變輕。

raw-image

我巡一次四角:火在、椅在。
門在、我在,四角皆在。
夜因此安穩。

鈴對我眨眼,說辛苦了。
杯輕輕碰桌,說別逞強。
羅盤不語,針卻很穩。

我向潮點一次頭:協力。
向星點一次頭:照看。
向自己點一次:守住。

今夜做到的,剛剛足夠。

能過門一句:「寫下能做,留白其餘。」

其餘交給明晨風與星。


下集預告|下篇(第十七至二十四章)

浪裡的節拍穩了,下一篇換到平野:
把洞口的一盞,擴成微光陣。

每一盞對應一個能做的小步,
陣形保持稀疏,好呼吸。

召回練習只敲一次鈴,
路與位同時在場;
留白安置成三畦:「補/等/此刻」。

若有偏差,不猛轉,只再慢一度。
禮先於理,光只照路不審人。

長姊會再巡一回,
提醒我們把亮度降半格、
把勺交還位置,讓人先能坐下。

章章仍有兩張暖色情境圖,
放在章首早段與中尾;
文末照例留一句「能過門的話」。

從「浪裡的在場」走向「平野的擴散」——
把會做的,安頓成日課,把不能做的,安置成留白。

預計上線:2025/10/30(四)06:00,UTC+8


你若在浪邊停步,我把橋板擦乾,你先站穩再過。
你若在浪後靠近,我把燈罩再薄一層。
你若喉緊,我先把話過水,喝一口,再慢慢說。
你若繞遠一點,我照到最後一個轉角。
你若怕被盯著看,鏡只反光不判人,我把燈降半格。 
你若還沒命名,也先坐下來。
你若還在聽風,我把椅微向內斜,位暖七分就好。
你若只想沉默,我陪你數十息,前三息照身,後七息照語。
你若想退一步,我照到轉角便停,不追不問。
名字可以先摺起,靠光暫停;鈴只一下,算我們都聽見。
若仍猶疑,就把今夜寫成「此刻」那一格,其餘留白給明晨。
我在這裡——在場就好,明晨再校一度。
下篇是平野,風更寬、路更長。
有一度要再校,有一句要再簡。
你敲一次鈴,我便回頭。
把半掌留給呼吸,把一指留給你。
把能做的今晚先做,把其餘留白。
我在火邊等你,位置一直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捧著玫瑰的石頭
47會員
49內容數
這裡是我將人間冷暖,運用平日的觀察, 寫下來的地方,觀影心得居多,偶爾會 分享點生活的小趣事。 我不擅社交、但是樂意用文字交心。 歡迎交流、留言。謝謝你的觀看。
捧著玫瑰的石頭的其他內容
2025/10/25
本篇把「作業在上」落地:不請外手先整理柴枝,以「三痕門檻」(欲望/伏筆收加/刪除會不會倒)過門,再到鏡前測風、摺舟、留一指門縫。方法主動而不硬,禮退中見邊界;我們減少解釋、多做動作,讓火勢穩而不刺,讀者更容易把做法帶回自己的場景。中、下篇將依序處理失憶後的清場與雙燈並行,這一篇先把路鋪平,把心對時。
Thumbnail
2025/10/25
本篇把「作業在上」落地:不請外手先整理柴枝,以「三痕門檻」(欲望/伏筆收加/刪除會不會倒)過門,再到鏡前測風、摺舟、留一指門縫。方法主動而不硬,禮退中見邊界;我們減少解釋、多做動作,讓火勢穩而不刺,讀者更容易把做法帶回自己的場景。中、下篇將依序處理失憶後的清場與雙燈並行,這一篇先把路鋪平,把心對時。
Thumbnail
2025/10/12
鏡在夜裡輕輕發問, 我把答案交給三次呼吸之後, 讓火先把路照穩。 這一週的後半,練習三件事: 把「想求助」折成圓,暫放口袋; 把「微光地圖」畫在心裡,而非沙上; 把「規則」理解為護欄,不是枷鎖。 回聲從遠處到來——理性的準、柔光的久、笑的膽、童心的溫; 我學會辨認,不把靠近與雲影混淆。
Thumbnail
2025/10/12
鏡在夜裡輕輕發問, 我把答案交給三次呼吸之後, 讓火先把路照穩。 這一週的後半,練習三件事: 把「想求助」折成圓,暫放口袋; 把「微光地圖」畫在心裡,而非沙上; 把「規則」理解為護欄,不是枷鎖。 回聲從遠處到來——理性的準、柔光的久、笑的膽、童心的溫; 我學會辨認,不把靠近與雲影混淆。
Thumbnail
2025/10/11
有些理解,不靠言語。 有些陪伴,不需靠近。 火光延續於時間之後—— 它不再為誰而燃,而是靜靜地照亮每個學會獨行的影子。 這一篇,記錄「光」如何從個體的傷與誤會中,擴散成群體的溫度; 以去識別化方式,讓每個讀者都能在風裡,找到自己的一道微光。
Thumbnail
2025/10/11
有些理解,不靠言語。 有些陪伴,不需靠近。 火光延續於時間之後—— 它不再為誰而燃,而是靜靜地照亮每個學會獨行的影子。 這一篇,記錄「光」如何從個體的傷與誤會中,擴散成群體的溫度; 以去識別化方式,讓每個讀者都能在風裡,找到自己的一道微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φ2023年10月07日,即興隨心寫作。
Thumbnail
φ2023年10月07日,即興隨心寫作。
Thumbnail
將那些好久以前拿出來 曬曬月光 做成床邊故事 便能相擁入眠
Thumbnail
將那些好久以前拿出來 曬曬月光 做成床邊故事 便能相擁入眠
Thumbnail
想念淡,時光慢,這裡的一切發生於閉眼前。
Thumbnail
想念淡,時光慢,這裡的一切發生於閉眼前。
Thumbnail
悲歡織進舊夢,華年放入巷口。
Thumbnail
悲歡織進舊夢,華年放入巷口。
Thumbnail
夜色確實像極了倒著走的況味,她笑著也跟風了起來,祈禱奇蹟也會跟著來。白晝時寫了一半的詩稿,就隨興地舖在腳下的花田,聽說經過這番的儀式可以離開現實,時效是下一次滿月的來臨。 而另一半空白的稿紙,才是一首完整的詩。 她靜置在一條河裡,並不是因為她有極佳的水性。松鼠說道:妳在河裡的線條都沒
Thumbnail
夜色確實像極了倒著走的況味,她笑著也跟風了起來,祈禱奇蹟也會跟著來。白晝時寫了一半的詩稿,就隨興地舖在腳下的花田,聽說經過這番的儀式可以離開現實,時效是下一次滿月的來臨。 而另一半空白的稿紙,才是一首完整的詩。 她靜置在一條河裡,並不是因為她有極佳的水性。松鼠說道:妳在河裡的線條都沒
Thumbnail
一聲聲,淚落心上;一幕幕,回憶再次瀏覽
Thumbnail
一聲聲,淚落心上;一幕幕,回憶再次瀏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