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南山國小,1920|宜蘭大同|百年小學|台7甲線上小學|高麗菜故鄉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沿著蘭陽溪一路往雪山山脈上游走,這南山村是宜蘭縣界最後一所小學。

南山村也是這台7甲沿線山谷中最大的村落,這邊村民多半以農維生,特別是咱喜歡的高麗菜,就是這邊的特產,一路上山的兩邊山坡上一覽蔥綠若波波草的小圓球就是高麗菜,有時還會看到澆灌噴灑的水柱華爾茲,炫著陽光呈現若干大大小小的彩虹。

村落沿著公路兩側,學校1公頃左右大小,目前只有不到50娃,雖然是種植高麗菜農業村落,但是人口還是外移嚴重,娃口不多。


raw-image


那日來到這邊時是伴著午後的甚大地形雨一起,太平洋的季風吹來的水氣一路沿蘭陽溪漏斗狀開口往山谷奔來,到這邊時山勢陡高,迎風面凝聚水氣,也凝聚了植菜的好土壤,村子沿路是大小擺著現採高麗菜的攤子,論顆計價,來往旅人很難抗拒這中海拔的菜葉甜度,不給買個幾顆。


那天來到門口,果然又是給兩台車分站兩邊王朝、馬漢還是扮演了秦瓊、尉遲恭角色,雨很大,雨刷刷到快要冒火,我舉著相機頂著雨滴,這山上的雨滴可不是見慣盆地小雨滴可比,我更是冒火。

某孩說,沒關係啦,你就拍,回家就給它AI消圖啊,我說,你不懂我的火是掛哪升起的。原本還想撐傘入校拍幾張雨天校景,給某孩硬是拉住,說,咱趕路,別淋濕感冒了。


一時也不知該說啥的,又是......下回再來。

@宜蘭大同,南山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34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這是一所很有歷史標竿的學校。成立時是育幼院、幼兒園和小學,乃是為了收容國共內戰從一江山列島和大陳島撤退來台的烈士遺孤。 而後逐年成立國中部和高中部,在2016年成了一所12年一貫的完全學校。校地在陽明山麓仰德大道邊,校門三柱雙進加右邊警衛室,坡道上去有七公頃大的校地。 華興原是台灣有名的棒球明星
Thumbnail
2025/10/27
這是一所很有歷史標竿的學校。成立時是育幼院、幼兒園和小學,乃是為了收容國共內戰從一江山列島和大陳島撤退來台的烈士遺孤。 而後逐年成立國中部和高中部,在2016年成了一所12年一貫的完全學校。校地在陽明山麓仰德大道邊,校門三柱雙進加右邊警衛室,坡道上去有七公頃大的校地。 華興原是台灣有名的棒球明星
Thumbnail
2025/10/27
安樂國小進門的路不太好走。 校區其實挺大的,有2.6公頃多,但是位在基隆特有的山城區域,學校其實就是位在一個山坳地區,基隆房子都是依地形而建,整個學校就給週邊的民居包圍,想像學校就是一個盆地的中心這樣,週邊都是房子。 雖然有2.6公頃校地,但是這個地方是老社區,所以人口沒啥增長,年輕人都
Thumbnail
2025/10/27
安樂國小進門的路不太好走。 校區其實挺大的,有2.6公頃多,但是位在基隆特有的山城區域,學校其實就是位在一個山坳地區,基隆房子都是依地形而建,整個學校就給週邊的民居包圍,想像學校就是一個盆地的中心這樣,週邊都是房子。 雖然有2.6公頃校地,但是這個地方是老社區,所以人口沒啥增長,年輕人都
Thumbnail
2025/10/27
是日沿台1北上,想拜訪餘三館,不巧整修閉館。 這餘三館是該地縣訂古蹟,為潮州客家移民陳家祖宅,很典雅的客家伙房建築,落成於1891年,取名乃是為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餘三乃是此三餘之意。 學校在餘三堂後方五福巷過去不遠,校門四柱,都有柱頭裝飾,相當特別。右中高柱金體校
Thumbnail
2025/10/27
是日沿台1北上,想拜訪餘三館,不巧整修閉館。 這餘三館是該地縣訂古蹟,為潮州客家移民陳家祖宅,很典雅的客家伙房建築,落成於1891年,取名乃是為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餘三乃是此三餘之意。 學校在餘三堂後方五福巷過去不遠,校門四柱,都有柱頭裝飾,相當特別。右中高柱金體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
Thumbnail
這次我們沒有去南庄老街和人群擠,離開了台3線,走苗20鄉道奔南埔國小。 南埔在老街西北邊大概十餘分鐘車程,這邊已經遠離觀光區,所以一路上的人車相當的少。 事實上,要往這邊的路口連標誌都沒有,但是路口卻有台3的99K標誌,取左邊就是苗20鄉道,這道路筆直,兩邊就是標準的鄉下風情,一邊田園、一邊是山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一趟好遠的山路,抵達山中的小屋。 親切的老闆、可愛的甜點, 還有絕對出片的美景。
Thumbnail
一趟好遠的山路,抵達山中的小屋。 親切的老闆、可愛的甜點, 還有絕對出片的美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