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暹粒的早晨,薄霧仍在洞里薩湖面上飄蕩。小舟劃破靜水,傳來節奏分明的「咚、咚」聲。這裡的居民,就住在水上,木屋以浮桶支撐,屋旁繫著舢舨與竹筏,孩童在屋前的水面嬉戲,笑聲清亮,與遠方寺廟鐘聲交錯成一幅靜謐的畫。
水上人家的一切,都與水共生。清晨,他們撐船出門,是去賣魚、換米;傍晚,家家戶戶的廚煙與夕陽一同升起,整片湖面泛著金紅色的光。木屋間有小狗在窄橋上奔跑,婦人低頭洗衣,孩子們用空罐自製成玩具船,比賽誰划得遠。生活雖簡單,卻有一種樸實的節奏。
我坐在船尾,看著一位老漁夫將魚網緩緩拋入水中。那動作熟練、平靜,彷彿經歷無數日升月落早已成為生活的呼吸。他的臉被歲月曬得黝黑,眼神卻透著淡淡的安然。這裡沒有高樓、沒有喧囂,只有湖水的呼吸與人心的平衡。當太陽漸高,水面反射出耀眼光芒,整個世界都像漂浮在光之上。這些水上人家,雖遠離繁華,卻活得貼近自然、貼近生命的原色。他們的笑容,沒有都市的複雜,只有一種來自水底深處的純淨。
暹粒的水上人家,不只是風景,更像是一種提醒——在奔波的世界裡,仍有人以最簡單的方式,活出最真實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