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過日本歌舞伎,卻一直耳聞這種獨特的日本表演藝術。
而即使不了解這項表演藝術,導演透過厲害的敘事功力,讓我們這種完全不懂歌舞伎的外國人也能深深的被日本的「職人精神」、「專注的做到極致」、與「獻身給一項堅持事物始能見到的風景」等傳統日本精神所感動!
我是個很少看電影的人。星期六透早,我選定了在南港一個人去看這部日本電影—國寶。

這幾天去還有機會拿到這張精緻的小海報喔!
開演前一個小時我就到了,從南港路頭的「傳說水煎包」吃到「脆皮蛋餅」,先把等等要坐三個小時的食物都先吃好吃滿。


小魚辣椒真是畫龍點晴
沒錯,這部電影片長將近180分鐘,但是觀影時真的不會覺得久。即便電影已經播映結束, 在只有黑底白字的片尾曲裡,整場都沒有一個觀眾先行離開。大家都還沈浸在情緒滿滿的故事裡久久不能自已。沉浸在片尾主題曲主唱空靈的歌聲裡,彷彿我們就是陪著主角在回憶他為成為歌舞伎表演者燃燒的一生。
整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兩位男主角在血統與技藝、親情與友情、理想與現實、承擔與逃避的人生選擇。果真,這個世界的優勢沒人能全拿,神只會對你提出問題,我們的每個選擇都會左右接下來自己造出的命運。
劇情裡兩位男主從少年到成年的相知、相惜又互為競爭對手,互相吞噬對方的人生⋯⋯一種在處境與能力表現上的無奈命運,故事編排的真的很動人,讓我們觀影者沒辦法去指責或討厭任何一人!
我自己特別喜歡兩位男主在「曾根崎心中」裡對「阿初」這個角色的呈現。兩個人的表現都很動人,體現生活裡的現實磨礪帶給他們對表演的理解,在透過他們的身體表達給觀眾。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每一場的演出表演者都是全心投入,在表演舞台的當下表演者毫無保留的展現自己,使用自己到極致。對表演者來說,舞台就是他們的生命,能死在舞台上,是榮耀!
想想現在已經蔚為主流的「躺平文化」、「小確幸」,這種壓迫自己到極限才能顯現的職人精神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很難保存下來吧⋯⋯
我實在很難理解「快樂學習」這個口號。學習不就是打破自己的舒適圈,透過改變自己才能取得進步嗎?改變的過程一定是伴隨著不安與痛苦的,可如果沒有那些辛苦與痛苦,又如何能取得「克服」與「進步」的成就感呢?
劇中兩個主角每天的訓練都是嚴苛且持續的,因為能挺過這些掙扎與辛苦,他們才能取得在專業上一點點的成績。即使小有成就,兩個主角仍要繼續拜師學習與自我要求不斷精進才能邁向極致。劇中前輩老師提到:「心態」很重要。我們現今主流文化崇尚的取向跟過去已經不一樣了,透過這部電影讓年輕人知道舊時代的堅持也是很有意義的。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您可以去看兩位男主的相知、相惜、相怨與相護,若要說知己,應該就是如此吧!
這是一部很美的電影,舞臺上的每個小細節透過導演的鏡頭放大,每一幀停格畫面都可以成為海報,真的超級美!
不論你有沒有看過歌舞伎,都推薦您走進電影院,好好透過主角視角感受在舞台上時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