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颱風遠離台北市的這天,天氣清朗,陽光燦爛,一早我到了故宮博物院去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特展。


我不是會看畫的人,所以看這種特展一定要有導覽,才能深入了解這次展覽的內容,不枉花這門票錢。這次我們是請專門導覽老師帶我們一起看這些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珍品。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在世界展露頭角,也因為國境未成為戰場而開始變強變有錢。大都會博物館的成立奠基於當時富裕的紐約一些菁英份子開始大筆採購歐洲的藝術品,並放在這裡展出。當時的雷曼家族從經營棉花起家,到後來成為世界巨富,開始大肆採購歐洲的藝術品進行收藏。
後來羅伯特雷曼捐出了近兩千件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這次來台灣展覽的大約有六十多件。羅伯特自己不喜歡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因此他收集的作品多是寫實主義以及印象派等講求顏色的對比、明彩度的變化為主。
這次的展覽是以主題進行展覽畫作的分類。第一部分是「身體姿態」。這區的畫作有許多的人體素描圖,從炭筆的黑色線條到組合到圖畫裡,再構圖組合上色完成作品。從圖畫裡可以看到相較於仿真細緻嚴謹的古典學院派畫風,19世紀的畫家開始轉變風格成寫實、生活化的取材與新型的筆觸。特別吸引我的是女畫家瓦拉東的「斜臥裸女」,身體肌膚的光澤跟與欣賞者對視的眼神特別動人。

蘇珊-瓦拉東的作品,她也有自己的生命故事

描寫平民女子河邊沐浴的題材

高更大溪地系列
可是俗氣的我最喜歡的還是學院派天花板的「春日」,終於明白這些法國沙龍落選者的沮喪,一般人根本無法達到「春日」的境界啊!特別愛這幅畫作裡女孩的眼神,男孩手部的肌肉線條及握在鞦韆上的手展現的力度,真的是神作!

另一幅是羅伯特雷曼耗費巨資請西班牙畫家達利幫忙復刻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名畫「蕾絲女工」。本來羅伯特是要購買原版維梅爾的作品,卻遭到荷蘭人的抵制,畢竟維梅爾的畫作不多,每一幅都是珍品。最後羅伯特只能請達歷來復刻這幅畫,變成了這幅充滿達利風格的蕾絲女工了!

達利的復刻版

瑪麗-凱薩特 站在花園前的少女
第二部分展的是「徜徉自然」,展出許多十九世紀寫實主義風格,取材也來自風景與平民生活。可以看到這時畫家開始嘗試創新各種有趣的繪畫技法,有點點畫、風景畫等。

亨利-克羅斯 水岸松林

典型巴比松畫派,泰奧多爾的「池塘」
其中不得不說到梵谷「花朵盛開的果園」,現場看到梵谷透過濃烈的油彩,存在感極強的線條將自己在普羅旺斯花園裡感受到的強烈生命力與情感在這塊畫布上傳遞給我們,在百年後依舊感動人。

梵谷-花朵盛開的果園
第三部分「從城市到鄉村」
十九世紀中葉藝術中心巴黎市經歷了由喬治男爵主導的「奧斯曼工程」,將巴黎市以凱旋門為中心放射狀修築幾條重要道路拓寬,表現如太陽光放射的意念。這時一些藝術家紛紛從巴黎市走入鄉間,將當時鄉間的風景重現於筆下。

最後一部分「水岸風光」
以法國多水系(包含塞納河)及海岸交錯的豐饒土地景致作為畫作的創作素材。
印象深刻的有畢沙羅的「鵬圖瓦茲市集」—素描點點畫。畢沙羅是很早就承認並崇拜秀拉的點點畫,也努力從秀拉身上學習。但是點點畫實在太花眼力了,所以這張素描點點畫其實不大,大約只有B5大小,但是卻非常花眼力。

亨利.克羅斯這張「繁星風景」也非常的可愛,很有夜空的意象並使用了東方暈染的技法,導覽老師講解過後我覺得這幅畫很可愛。

亨利-克羅斯「繁星風景」

總的來說對於我這個不會看畫的人來說,這次大都會博物館的畫作凝結了十九世紀歐洲繪畫革命的記錄,留下在浪漫學院派畫技轉移到實驗性強烈的新型畫技的記錄。有許多畫家名作的「習作本」、素描札記,透過導覽老師的專業解說,我更能學著欣賞畫作的美以及畫家的故事。誠摯的建議大家現場去看畫,照片無法還原親眼見到這些色彩線條交織在畫布上,畫家想帶給您的感動。
只要一張電影票的價格,您可以享受比看一場電影更長時間的感動,獲得心靈上的平靜與滿足。
心靈上滿足了,還可以到旁邊故宮晶華獲得味蕾的滿足。這次下重本享受了晶華牛肉麵,肉又大又厚,還有很厲害的菇菇,是在坊間未曾吃過的牛肉麵味道。誠摯的推薦大家可以來故宮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特展喔,不用特地飛到美國,就可以飽覽大都會博物館裡最精粹的畫作,很值得喔!


又大又厚的牛肉塊,有看到裡面的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