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訊息量頗多,雖然筆者近期挺忙碌,但因為我們本周仍做了一些交易,所以依然撰文分享與讀者們~
川習會
川習會呈現出了中美和緩的資訊,美國降了芬太尼關稅,據說稀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中國也立即向美國購買黃豆。但原訂四小時的川習會,卻在90分鐘內匆匆結果,顯的略為潦草…沒有聯合聲明、沒有共同記者會,表面上雙方看似均在塑造「階段性勝利」的氛圍,實際上可能互看不順眼,又忍住不敢吵起來罷了。
FED利率決策會議
一如預期地,FED降息一碼,美國基準利率終於跌破4%。但好消息的糖衣裡卻包裹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經濟成長優預期 但就業市場仍疲弱
這應該是FED採取預防性降息的主因,我們認為就業巿場疲軟可能原自於多重複雜的因子,包含非科技產業的萎靡以及AI技術推升了大企業的裁員潮。把思維和焦點從AI發展拉回民眾實體消費力,其中的隱憂不得不令人有所警覺。
鮑爾稱12月的降息「未成定局」
由會議內容看來,聯準會內部分歧不小。川普的門徒-米蘭,仍堅持主張激進降息,另一票委_施密德則認為應維持利率不變。鮑爾大哥是溫和的讀書人,看來將更謹慎的化解內部的分歧。
下一回會議時間是12/10,距今尚有39天,於是乎債巿取消了持續降息的樂觀預期,公債價格再度下跌。我們這群債蛙又要哭哭了。
聯準會結束縮表(QT)
新冠疫情期間, Fed 大規模買入公債與MBS,使其資產負債表膨脹至9兆美元。而近幾年為對抗通膨,Fed 同步啟動升息與縮表以收回流動性,目前資產規模回到約 6.6 兆美元的規模。
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當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時,持續縮表本就是政策上的矛盾,並可能抵消了政策效果。
此舉,我們可以理解寬鬆的政策方向已成了定局
小結: 筆者認為鮑爾大哥對總經巿場的影響力即將枯竭。即便鮑爾把任期做好做滿,但隨著下一任聯準會主席的人選呼之欲出,下一任聯準會主席有更高更高的機率將奉承川普老大的降息指令。我們的債券投資,在此一時段仍然開心的領息、穩住持股、等待釋出的時機。
回到今天專刊的主題: 中美看似暫時大和解,但台積電股價卻在10月最末一盤交易狂殺了20元,拉回1500元。
中美不吵架了、FED降息了、AI題材炒作完了..利多出盡了嗎!
我們本周的交易,在台積漲上1500元之前仍持續作了買入。但台積電股價觸及1500元以上時,我們則未再作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