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條兄妹聊完,藍澤直覺要將今日狀況報告祈晏,他來到祈晏的辦公室,一進入老師辦公室,發現老師又在泡茶,藍澤莞爾一笑,老師真的很愛喝茶,每次看到他都在泡茶。
「今天辛苦了。」
「老師您都知道了啊。」
捧著茶往小客廳走去的祈晏,對著藍澤點點頭,並說道:
「雖說保有他們私人空間,卻不是十足放任。」
藍澤順勢在祈晏放茶處坐下,立馬開口問 :
「老師,和東條遼聊完後,我終於懂您說的,他遠比我想像的更加有人性。」
像是不意外藍澤的結論,他只是笑著看著自己的徒弟。
「說說吧。」
「從他言語中可以聽出他對父親的情感,只是很複雜,但若刨開來看,他這一路上其實在追的、在等的,都只是父親的回頭,東條遼從未放棄過父親,所以他才會說"曾經"恨過。」
聽著眼前一股腦兒分享的徒弟,祈晏帶著些許心疼的語氣說 :
「東條遼行為,其實是一種溫柔的執拗。」
「但老師,您是怎麼知道東條遼他的感情 ?」
藍澤露出好奇的表情,從東條博是留存的資料,他最多也只能判別出東條父子間仍存有羈絆,無法如此精準猜到東條遼的想法。
看著面前孩子的表情,祈晏盪起溫潤的微笑,並開口道 :
「我跟你說個小故事吧,我的好友懷謙,某天突然跟我說,他終於找到自己一直在找的人,一個他幾乎放棄了,卻又找到的人。」
「東條遼 ?」
「對,諾瑪科技的名字,取自希臘語『pneuma』,意謂氣息、靈魂和生命的流動,諾瑪科技一直以來都期望打造理解人類的機器人,將人性溫度延續於科技之中。」
「相較其他科技公司,僅是用情感科技包裝出人性孤獨的商品,諾瑪科技想做的是真正為人性服務的機器人,但我們的世界在情感日漸枯竭下,幾乎只找得到懂技術的人才,卻找不到懷有情感內核的人才。」
「直到東條遼出現,我還記得懷謙當時興奮的語氣,他說東條遼當著他的面,告訴他,進入諾瑪的原因是想幫助那些像他們一樣的孩子。」
「只想幫助像他們一樣的孩子... ?」
藍澤露出疑惑的表情問道。
祈晏繼續說道 :
「東條兄妹童年幾乎是AI機器人陪伴,但東條遼卻不覺得這樣的陪伴錯了,反而覺得AI機器人陪他撐過了最脆弱的時光,補上了現實中的空洞,所以他相信,如果能設計出更能理解人類感情的AI機器人,或許能讓和他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多些情感支持。」
然後祈晏用著些許低沉卻帶有力量的聲音說道:
「而這,恰恰就是諾瑪科技所追求,延續人性溫度於科技之中。」
祈晏的解釋,讓藍澤露出訝異的表情,接著祈晏也繼續說道:
「在進入諾瑪科技後,懷謙更發現東條遼之所以這麼堅持情感類AI開發,有一部份也是源自東條寧。」
「源自東條寧 ?」
藍澤有些不解地看著自己老師。
「與他不同,東條遼是在有母親的記憶下,借助AI力量往前行,但東條寧卻不是,東條詩織逝去時,東條寧太小,對母親的回憶在時間沖刷下逐漸消散,嚴格說起來她並不在母親懷裡長大,她從記憶開始就被AI照顧,被那個從不疲憊、永不失控的AI照顧著。」
「同時AI照顧也間接影響東條寧性格的形成,懷謙曾提過,東條遼跟他說『妹妹越來越像一個習慣模擬語言系統的孩子』,也因此更加篤定東條遼想借用科技的力量,去減少像寧一樣的孩童。」
祈晏帶來的說明,雖讓藍澤十分訝異,但一想起今日在海景小亭,東條遼訴說著自己沒有照顧好妹妹的表情,又覺得老師說的人的確是東條遼。
「試想一個擁有如此溫柔出發動機德人,他的情感又豈會不鮮明 ?」
對於老師說出的事實,藍澤雖目瞪口呆,但仍有不解處。
「老師,那為什麼東條遼還是被判定為功能者... ?」
「情感鮮明、情感表達與依賴AI並非同一件事,但卻息息相關,因此才需要人去介入、理解並引導。」
祈晏的解釋讓藍澤想起老師在案件開始時和他說的話 :
『希望你始於資料但終於自我認知。』
「所以老師才希望我是透過自己去理解東條遼 ?」
祈晏對著自己的徒弟點頭,並用帶著些許無奈的口氣說道 :
「沒錯,我們的模型或標籤都只是數字模擬的結果,數字雖可以標準化,甚至提供我們最佳輔助,但不要忘記,所有測量數字後面的載體都是『人』,而人擁有最特殊最複雜的便是情感,如若能一言以蔽之,那回聲園就不會這麼艱苦的掙扎。」
接著祈晏雙眸突轉嚴肅,繼續說道 :
「人的情感雖然複雜,但行動卻很單純,只有直面或逃避,二擇一,但不管是哪一種行動,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積攢足夠的能量,可以更有底氣的繼續前行。」
語畢,祈晏稍作停頓,讓少年慢慢去咀嚼箇中意義,接著他端起桌上的熱茶飲啜,祈晏放下茶杯時說道 :
「他們已經跨出第一步,現在換我們了,推他們邁入下一階段。」
主力連載於KadoKado平台--
艾可《回聲園-Echo Garden》 - 現代社會、科幻 - KadoKado 角角者|原創小說網站APP
https://vocus.cc/article/68fcc4b1fd897800019c3712?modal=lik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