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Church P = Pray R = Read
這是教會裡會講的CPR系統
我一直很喜歡這類系統化的智慧
就像道家的陰陽圖,簡潔卻蘊含無限深意
依我的體驗,這三個字母不只是方法
它們也是靈性實踐的三個頻率
只是以特定宗教的角度來看
C = Church(教會)
長期以來,我習慣獨自修行,透過冥想淨化意識
我知道自己能散發一定的能量,但力量有限
教堂是一個特別的場域,不僅是建築,更像能量共振的容器
當你工作一整天、感到疲憊、焦躁、壓力沉重時
走進教堂,靜靜坐下,不排斥、不評價
用空杯的心去感受,你會發現能量開始轉化
冥想也能達到同樣效果,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靜下心
教堂就像一扇門,幫助我們回到內在的平衡
P = Pray(祈禱)
祈禱常被理解為「祈求」——向神索取
但真正的力量在於向內充盈,而非向外索取
當你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祈禱
不是單純呼求祂,而是觀想自己即是祂
正如耶穌說:「天國就在你心裡。」
不論你稱祂為耶穌、佛陀、觀音或宇宙
重要的是那份向內連結的真誠
冥想與祈禱形式雖不同
但本質都是「回到內在的光」
保持空杯之心,最終都會回到同一個源頭。
R = Read(閱讀)
閱讀在我覺醒的路上扮演關鍵角色
無論是《聖經》、《金剛經》、《道德經》、《摩門經》, 或各派靈性作家的作品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冥想—— 世界只剩下書與自己。
古老經文承載著人類數千年的信念與能量像─穩定心靈的頻率
當你混亂時,它讓你回到中心
當你恐懼時,它給你力量
當你迷惘時,它為你指引方向
文字本身不神聖
神聖的是──它引導你看見自己內在的真理
耶穌說:「神的國在你們心裡。」
佛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這些話不是要你去「相信」,而是要你去「體驗」
每一句經文都是鏡子,映照出你當下的心境
同一句話,初學時是一層意思,心開時又是一層深意
個人觀點
CPR 不只是教會的三步驟
它像靈魂的呼吸節奏:
- Church 是吸氣——接收能量
- Pray 是停頓——回到心中
- Read 是吐氣——讓智慧流動於生命
形式不同,本質皆通向同一源頭——
那個在你心中的光
奉耶穌基督的名
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