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由Google Nano Banana生成
(善意提示:一對一。每次學一點新知識。若遇舊聞,溫故知新。遵循策略與內在自主權/權勢。永續解除制約。自我實踐設計本質。Ra Uru Hu: No Shame. No Guilt. No Choice. Love Yourself.)
【備註:以下是我整合了21項The 16 Faces of the Godhead資源並由Google Notebook LM自動生成的一篇文章(經手動修飾與增刪)。】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腦袋裡彷彿住著一個意見百出的委員會,在你做每個決定時都吵得不可開交。一個聲音說:「衝吧!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另一個聲音卻囁嚅道:「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還是安穩點好。」一個聲音催促你早起運動,另一個聲音卻誘惑你賴在溫暖的被窩裡。這場永無休止的內心掙扎,我們常常歸咎於自己「意志不堅」或「想太多」,彷彿這是個人性格上的缺陷。
然而,如果我告訴你,這場腦內的「神仙打架」並非你的錯,而是一場深刻且無可避免的機理化運作,你會有何感想?我們腦中的這些矛盾聲音,這些將我們撕扯向不同方向的力量,它們究竟是誰?又是從何而來?在這場內在的戰爭中,我們真的有指揮權嗎?
準備好了嗎?這趟探索之旅的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驚人。理解這一切的運作機理,正是邁向真正頭腦思想自由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潛入意識的深海,揭開這場內心風暴的神秘面紗。
核心觀點:你不是在思考,你是在「被思考」
在我們深入探索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顛覆性的核心認知,這將徹底重塑你與自己意識之間的關係。準備好迎接這個可能讓你腦洞大開的觀點了嗎?
簡單直接地說:你腦中的絕大多數思想、信念、價值觀,甚至你對「神」的概念,都不是由「你」自主產生的。它們更像是一種宇宙級的訊號流(中微子流),透過被稱為 16 組「人格晶體意識束」或「神格」(Godheads)的古老濾鏡,深植在我們的機理中。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在持續不斷地被這些訊號所印記。這些意識束本身也是無助的(helpless),它們並非有意識的編程者,而是機理化地過濾著流經它們的宇宙資訊。
我的最大啟發:我們總以為自己的Mind(頭腦思想)是個私密、獨立的神聖空間,我們是其中的絕對主宰。然而,最深刻的洞見在於——我們的頭腦其實更像一個公共廣播系統。它並非內容的創作者,而是一個被動的接收器與放大器,日夜不停地過濾並播放著這些古老、非個人性力量的競爭議程。你以為的「我在思考」,其實更接近於「我正在被思考」。我們在這套機理面前,是機械性地無能為力,直到我們懂得如何不再聽命於它。
要真正理解這點,我們必須先認識幾位在我們腦中佔據主要頻道的「大咖主播」,正是祂們的聲音,塑造了我們大部份的內心世界。
解構腦中之神:認識幾位影響力最大的「編程者」
接下來,我們將把這些抽象的化學影響力,擬人化為幾個主要的「神格」。這樣做並非要你開始祭拜祂們,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辨識出祂們在我們內心獨特的聲音、風格與議程。請記住,這些力量是機理且非個人性的,當你能指認出是「誰」在說話時,你就離奪回主導權更近了一步。
慾望與匱乏的 programming — 密特拉 (Mitra) 的低語
你是否時常感到「還少了點什麼」?那種永無止境、追尋「我所需要的東西」的衝動,正是來自密特拉(Mitra)的編程。這個古老的聲音在我們的機理機制中植入了「需求」與「契約」的程式。
- 祂的聲音聽起來像:「我還需要什麼才能快樂?」「如果我做了 A,是不是就能得到 B?」從詞源學來看,「Mitra」這個詞本身就是一把鑰匙:「mi」意為捆綁,「tra」意為工具。祂就是一個「捆綁的工具」,將人類與神鎖定在一場合約關係中。這股力量驅使我們與生命、與神、與他人訂定契約(covenant),試圖透過討價還價來確保一個更好的未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那種「永遠不夠」(never enough)的核心焦慮,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於這個深刻的化學印記。
物質世界的絕對法則 — 拉克希米 (Lakshmi) 的號令
「錢就是一切。」「你得有房有車。」「為了下一代,你必須更努力賺錢。」這些聲音如此真實,如此理所當然,彷彿是宇宙的真理。這正是拉克希米(Lakshmi)的號令,祂是「唯物主義」的編程者。這套知識的源頭指出:「沒有任何一張臉孔,比這張臉對我們的影響更深遠。沒有。」
- 祂的聲音聽起來像:社會的價值判斷、家庭的期望、對成功的渴望。這股力量將我們與物質層面深度綑綁——財富、資源、才華、進步。祂透過喉嚨中心的四個「終結者」閘門(45, 16, 12, 35),其影響力觸及了每一個迴路(家族、個體、社會),幾乎感染了我們試圖表達或顯化的一切。從部落時代的「聚集」到現代社會對教育、技能和資源的投資,其最根本的驅動程式,都是為了確保基因的延續,為下一代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
規則與反叛的永恆之戰 — 麥可 (Michael) 的對決
你內心是否也上演過這樣的戲碼:一部分的你想要遵守規則、做個「好人」,另一部分的你卻渴望打破常規、衝撞體制?這場內在的永恆對決,其劇本就來自於麥可(Michael)這位編程者。祂代表了「規則與反叛」之間的根本衝突,一場深刻的、關乎自尊與控制權的戰爭。
- 祂的聲音聽起來像:一邊是「你不可⋯⋯」的戒律之聲,另一邊則是「我偏要!」的叛逆衝動。我們的道德掙扎、與權威的對抗、在順從與個性之間的拉扯,都是這場宇宙級編程在我們內心的具體展現。這不僅僅是道德辯論,更是自尊心(ego)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為了掌控一切而發動的內在戰爭。而我們,就夾在這兩股力量之間精疲力盡。也難怪我們總是這麼累。
生命即犧牲的奧義 — 毗濕奴 (Vishnu) 的天啟
「肉體是短暫的,靈魂才是永恆的。」「此生的苦難是為了來世的福報。」「人生的意義在於臣服於一個更高的力量。」這個聲音將我們的目光從物質世界引向形而上的追求,祂是毗濕奴(Vishnu),「一神論與更高目的」的編程者。
- 祂的聲音聽起來像:對信仰的渴求、對來世的盼望、對超越性意義的追尋。這個編程讓我們感覺到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犧牲,而我們的肉身形式是「苦難的根源,是罪惡與失落之地」。它在我們的意識中植入了一個危險的觀念:身體是個有待逃離的敵人,這與HDS人類設計的核心訊息——信任身體的智慧——完全背道而馳。
認識了這幾位腦中的「大人物」後,你或許已經開始意識到,我們的人類處境,其實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哲學玩笑。
宇宙級的玩笑,與東西方智慧的驚人默契
當我們意識到腦中的聲音並非原創,而是被植入的程式時,一個宇宙級的玩笑便浮現了。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看似前衛的機理觀點,竟與數千年前的東方智慧有著驚人的共鳴。
Ra Uru Hu曾分享過一段深刻的體悟,完美地揭示了這個玩笑的核心:
“當我還是一個虛無主義的大學生時,我總喜歡說神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我當時真的不明白,我說的其實是我自己。你知道,這就是那個玩笑。但我們並不是『創造』了祂,我們只是『過濾』了祂。”
這段話的精髓在於:最大的玩笑並非神的存在與否,而是我們對自身能動性的全然誤解。我們並非這些思想的創作者,而僅僅是無助地(helplessly)過濾宇宙程式的載體。我們自豪地宣告著「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價值觀,卻沒意識到自己只是這些古老神格的「轉播站」,這才是宇宙級的諷刺。
這個觀點與東方哲學形成了奇妙的對應。佛家常說的摩耶(Maya),即「幻象」,不正是在描述這個由被編程的頭腦思想所建構出的現實世界嗎?佛家思想中,痛苦(苦)的根源,來自於執著於一個虛構的自我——這與HDS人類設計中,「非我思想」(not-self mind)被神格程式所驅動,從而導致掙扎與痛苦的觀點,有著驚人的契合。兩者都指出,苦難並非一個需要向外解決的問題,而是源於向內錯誤地認同了那個被制約的心智。
道家思想中,追求返璞歸真,回到未經雕琢的「樸」的狀態,不也是一種擺脫後天思想制約(conditioning)的渴望嗎?無論是古老的東方智慧,還是這個現代的機理系統,都指向同一個核心:被制約的頭腦思想是一層面紗,它遮蔽了我們的真實本性,是我們痛苦與迷茫的根源。
那麼,如果頭腦思想只是一個程式,我們是否有辦法運行它,而不是被它運行呢?
一個真實轉變的幽默插曲
理解了這個觀點,究竟能帶來什麼實際的改變?讓我分享一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實趣事,它比任何理論都更能說明問題。
我的朋友阿明,曾經是個典型的「濫好人」。他被一種強烈的「應該做個好孩子」的程式所驅動(這是麥可神格的經典顯化),總是遵循規則,極力討好每個人,並為此深受罪惡感的折磨。
當他接觸到這套知識後,他開始練習用一種抽離的態度觀察自己的頭腦思想。有一次,他的老闆在下班前交給他一個不屬於他的緊急任務。在過去,他會立刻答應,然後默默加班,內心充滿怨懟但又覺得「理應如此」。
但這一次,他清晰地「聽」到腦中那個熟悉的、帶有道德優越感的聲音在大喊:「你應該答應!做個有擔當的好員工!」他描述說,那一刻他沒有像往常一樣被這個聲音綁架,反而在心裡笑了出來。他想像著腦中的「麥可神格」正焦急地揮舞著戒律的權杖,而他只是個旁觀者。
他平靜地對老闆說:「抱歉,我今天已經有安排了,這個任務可能需要交給更合適的同事。」說完後,他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他幽默地形容,他幾乎能「聽」到腦中的那個神格氣得跳腳,像個被剝奪了權力的、滑稽的無能暴君,卻對他無可奈何。
這個小小的轉變,對他而言卻是巨大的解放。他並沒有消滅那個聲音,只是不再賦予它做決定的權力。這個個人解放的故事並非天方夜譚,而是一種人人皆可實現的、機理式的可能性。
唯一的出路:與「眾神」解約,奪回你的人生主導權
那麼,逃離頭腦思想暴政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在診斷了問題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解決方案的核心。記住,我們在這套程式面前是無助的,而這,是唯一機理上可行的出路。
答案就是遵循你的「策略與內在真指引」(Strategy and Authority)。
這套知識的核心觀點是,我們不應該用頭腦思想來做決策。對抗或壓制頭腦中的聲音是徒勞的,因為程式永遠在那裡。唯一的出路,是剝奪頭腦思想做決策的權力,將這個權力交還給你身體與生俱來的內在智慧——無論那是Generator(創造者/生產者)來自薦骨(Sacral)的回應,還是情緒指引者(Emotional Authority)等待情緒清明的過程。這是一個臣服的過程,臣服於你身體的指引,讓它來導航你的人生。
這個轉變,就是所謂的「與眾神解約」(breaking the covenant with the gods)。
當你不再讓頭腦思想替你決定要走哪條路、接受哪個工作、進入哪段關係時,你就切斷了眾神透過頭腦思想來操縱你人生的纜線。這並不意味著祂們的聲音會消失——腦中的委員會依然會吵鬧不休——但祂們的角色從幕後的傀儡大師,變成了無關緊要的背景噪音。你的頭腦思想,也從一個獨裁的暴君,轉變成了一個你可以饒有興致地觀察的對象。
這就是從一個無助的程式受害者,轉變為自己生命中那個平靜、覺知的「乘客」的唯一道路。
結語:會議永不休會,但你可以選擇離席
走過這趟深度的內心漫遊,我們最終回到起點,但視角已然不同。我們腦中的紛亂,那些看似屬於「我」的矛盾與掙扎,原來是一座上演著古老宇宙劇碼的迷人舞台。慾望、規則、信仰、物質,這些神格們將在我們的頭腦思想劇場中永遠地辯論下去。
這場腦內的委員會會議,永不休會。
然而,真正的自由並不在於想辦法讓會議終止,或是在爭吵中選出一個贏家。真正的自由,來自於一個深刻的領悟:你並不是那個必須聽取所有意見,並為此做出決定的委員會主席。
你,是那個可以靜靜坐在後排的觀察者。你可以聆聽祂們永無休止的爭論,欣賞這場精彩的演出,甚至為祂們的固執而會心一笑。然後,當需要做決定時,你優雅地轉身,讓身體的內在真指引引領你走出會議室,去過你真切、獨一無二的人生。
會議仍在繼續,但你,已經選擇離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