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Ian的員工旅遊,從台北搭車一路到了南投,而為了抵達武界部落,吃過午飯之後從大遊覽車換了個小車,往山區開去。

以前念碩士班的時候,兼差在埔里山上的那所私立學校教課後課,週末的時候常常從台北搭高鐵到台中之後,再轉計程車前進南投的山上。記得有一次在車內看著窗外景物,忽然覺得儘管生活緊湊,還得南來北往兼差教課,但是偷個浮生半日,靜靜在車內看著車窗外的景色,去到一個沒有人聲鼎沸的地方,也是一個蠻好的休息。
同樣的在車內看著窗外風景,儘管這次要前進山裡目的不是為了教課,不過看著風景,給人的感受大致類同於當時的心境。這次的出遊是期中考之前,考卷早已準備好,也沒有備課進度,遠離塵世的喧囂,去一個遠遠的地方。摩摩納爾瀑布
我是瀑布愛好者,有機會可以看到瀑布這大概是我最期待的行程。要走進去看到摩摩納爾瀑布,得先經過一座吊橋,走過一段步道,腳程稍快的話,大約30分鐘左右的步行時間可以抵達瀑布所在的溪流。不過,最後一段路必須涉水而行,這段路稍微有點麻煩,不過路不長,稍微注意一下安全,很快就能看得到瀑布。
一邊抱著相機、一邊行走,途中好像因為稍微有敲擊到鏡頭蓋,所以鏡頭蓋因此被彈開。本來以為鏡頭蓋可能就被溪水沖走了,但一直注意著相機,我大致猜得到是在哪一段路被彈開,很幸運的回程時候Ian發現了它,就真的把鏡頭蓋給帶回來了。
而實際上看到瀑布的本體,靠近的時候整個瀑布的風很強烈,從兩側的岩壁中心吹出來。

摩摩納爾瀑布 (18mm f/7.1 2秒 )
以拍照而言,兩側的岩壁形成了較為深黑的陰影,其中一側岩壁甚至還有橘紅色調的色塊,搭配綠葉和綠水,中間又有瀑布直瀉而下的白色光亮,仔仔細細的選地點、架上腳架,應該可以在這裡做出很不錯的相片。可惜這次是參加員工旅遊,也沒有揹著腳架涉水而來,所以我就抵著附近石頭、穩住相機的本體,稍微調慢快門,以光圈先決模式拍了一張瀑布的水流照。在有所限制之下取的構圖成品看起來也還行,這個小瀑布的景致真的算是蠻值得來看一眼的。
看的不是日出,看的是一種等待的情懷
第二天的一早,被安排了到武界茶園等日出的行程。身為看日出愛好者的我,對於看日出也算看得頗有心得,其實大部分的日出都是等不到的,要能看到很乾淨的日光洩出,再看到日頭緩慢地升起,非常需要仰賴當天的天氣狀況。

坐看雲起時
走進一排一排的茶樹之間的縫隙,遠眺遠方山頭,那時候去看的時候天氣不太好,前一天飄著綿綿細雨,而當天看天空,也大致有蠻多厚重的雲層。所以,這天看日出,也看不太到日光透出。
不過要能看得到日出,得要相當幸運,就當作是上山來欣賞風景、吹吹風、呼吸新鮮空氣。而茶園也有提供茶葉試喝,記得提供了烏龍茶、綠茶、紅茶三種茶,最好喝的我覺得是紅茶,果然來到南投就還是必須得喝這裡的紅茶,味道跟其他地方的紅茶真的很不一樣。就像當年在日本,喝到台茶18號的時候,內心真的是感動不已。
埔里的筊白筍與百香果
這次來玩,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筊白筍和百香果了。沒有來過,真的不知道埔里的特產是筊白筍。而且還看到了可愛的鴨筍共生園,有的時候都會亂想說如果我要去種田的話,我也想要種這種可以和鴨子一起共生的作物。
新鮮剛砍下來的筊白筍剝開來之後就可以直接生吃,直接啃的感覺其實就已經蠻有甜味,吃起來很清爽。我們去的地方叫做黑豆園餐廳,老闆黃秋田也有自己的筊白筍田、果園等等,然後實際到餐廳吃到炒過的筊白筍,我也覺得驚為天人,筊白筍本身就已經非常好吃。剛好前陣子自己在家裡有炒過一次筊白筍,食材本身的品質和美味程度截然不同,這是我覺得最驚艷的地方。而因為來這裡玩過一輪,所以得到了許多筊白筍帶回台北,帶回台北後自己料理,味道依然好吃,果然食材的本身也是料理是否美味的關鍵因素。
百香果也是一個我很久沒吃的水果,現場在果園裡面,連續吃了好幾顆的百香果,吃到感覺好像一陣子不需要吃百香果也完全沒有問題。最近在台北的市場可以看到百香果的攤商,因為已經吃到飽一輪,而許多農產到了台北不一定好吃,今年的百香果算是已經到產地吃到滿足了吧。
最後,再放一些那兩天拍到的照片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最近平日的生活實在有些忙碌,不過也是忙碌得很充實。
出外踏青休息,為了繼續往下,走更長遠的路。
相機:Canon EOS R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