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參加怦然心動的生命故事讀寫,這學期有七位舊生,四位新生。前兩次自己都會在課後紀錄上課的內容與學員互動的情境,一方面是練習書寫,一方面紀錄課堂。上半年有一度寫著寫著突然出現一股無力感,說不上是不是時間的壓力所致,開始有怠惰及寫不出文字的狀況。這回我想讓自己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書寫,這方式未必比較簡單,但應該更能執行書寫練習的強度,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記錄。
這學期有十四堂課,我想在每堂課挖掘與設定一個書寫元素,透過這個關鍵核心來進行練習書寫一篇文章。首先我必須從大家或這天課堂上梳理出幾個關鍵的議題,然後用自己的想法及觀點來進行書寫練習。
在這之前我想先來回憶一下這天的片段,首先便是自我介紹。老師這回有點詳細的介紹了自己的身分,強調自己是劇場相關的從業人員,怦然心動是一門不設限的課程,採多元及滾動調整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學,核心在與鼓勵與啟發,而非教授科班學理。
區是戲劇相關研二的學生,已有不少的舞台表演經驗,大方承認演員身分,她說自己是演員時,跟她說自己是研究所學生一樣淡定大方,說話有條理、從容。當她在說明自己的姓氏時,我用手機查了一下區姓的資料,區等同於歐,是越王勾踐的後代。我生平第一次好奇的查了一下自己的姓氏,看來可追朔至東周。事後想想,這舉動應該是區姓只是個媒介,勾踐才是觸動好奇的關鍵。老實說我有點失望,因為周平王根本沒什麼人知道,越王勾踐有名多了。
秀美在黑板上寫下相當漂亮的一串簽名,她說五專時有位僑生很喜歡她,反覆書寫她的名字,而她在黑板寫下的這串簽名是模仿這位僑生的字跡。僑生讓秀美從他寫下她名字的紙後看那一串不像中文也不像英日文的文字,三個字頓時充滿了詩意與愛意。秀美沒把故事說完,我們也沒人提及隱私的問題。我心想,不知道她與僑生後續發展為何。不知道這串文字是這個場景下的產物,還是她日常書寫的習慣,這兩者間關係著強度的問題,不管是感情,還是記憶。
圓圓說來社大上課是她放風與放空的時間,她呼應了老師開場玩的小遊戲問題,她說她可以感受到「眼中看到的都是故事」這樣的心境,那是她日前帶著兒子到公園遊憩時,望向空間裡的軀體所感悟的心情。圓圓總是能突如其來的說上一段頗有內容的文字。文字中有點溫暖,有點真誠,有股淡淡的愁意,卻又帶著希望的微光。好像因為這樣,每次有她的場合,我總是期待著她能說點什麼。
淑芳姊照慣例宣傳了電影社,交代自己過往的工作與家庭關係,在她身上總能看到一種平靜安然的祥和。我注意到她說「三十歲就生了女兒」。在她年輕的世代,這樣的生產年紀應該不算太早生育,我在筆記本的就字上,特別加了『』,疑惑這樣是否算是早生。
郁婷的身影有點淡,在她很慘的時候文字給了她力量,或是書寫給了她力量。我的筆記內容有點模糊,所以未能確定她說的是閱讀還是書寫。她臉上總帶著淺淺的微笑,舉止輕柔,給人一股自然的親切感。她說希望透過這門課來找回書寫的感覺。
這天我再次確定淑如有「自嗨」的特質,進入此狀況時還會自帶魔性的笑聲,而且講述過程可以不尷尬的串接至下一個話題。類似,A話題收尾,自嗨大笑,進入B話題,過程一氣呵成。她在介紹的過程突然迸出了一顆飯糰,說大家像是飯糰般的緊密,黏著,然後她又大笑了。飯糰的說法的確相當有趣,我從想過飯糰還可以這樣使用。
鳳娟說她的名字開了她們一個玩笑,她們是指她與母親。母親算命後堅信娟字的台語發音是官字的讀音,於是推敲了鳳娟的教師夢。望女成鳳的壓力籠罩了她的青春期,直到鳳娟自己在軍旅上發現自己的宿命說。她覺得老師的課是心靈的角落,老師是心理的諮詢師,在這裡總能觸動與開啟敏感的記憶。
慧琦謙遜的態度讓她很快的完成自我介紹的時間。她說結婚時差點就被改了名字,因為合婚的算命先生說夫妻兩人的名字不合。慧琦的母親答應了,也勸她就範。殊不知她一記拖延賴皮的策略竟然奏效,婚結之後日子一久,大家也就淡忘改名字這件事。
雪琳不知道今天是開學日,社大通知之後她連忙跑來,家就住學校附近,今年七月才從成大護理工作退休,平日有書寫的習慣,希望日後兒孫一輩能透過文字來閱讀她的生命。她說她已經寫了一本文字,但沒細說文字的內容,也沒交代這一「本」有多少分量。但聽聞用本來計算書寫量,讓我這個以篇為單位的麻瓜充滿驚訝。生活周遭這是第一次聽到以本為單位的書寫成績。
在梳理這天上課內容時,自然地又留下了一長串的文字,這是我所擅長的嗎?在閱讀寫作技巧的書籍裡,有教導我們不要安於現狀的論述,也有讓我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專研的說法,而我現在的問題比較像是,這是我所擅長的嗎?
開頭便說了希望可以用新的方式來記錄課程,我也會努力嘗試,打下上面內容文字的過程,腦海回放下午課堂記憶,沒有思考與整理的時間。文末暫停回讀,發現大家都提了自己年輕的記憶,事件不離工作、家庭、感情,看似稀疏平常有趣的介紹其實在各自的生命中是一段極為複雜的歷程,它甚至可能貫穿了敘述者截至為止的生命時間,也可能是某一段最輝煌或難熬的日子。這回上課的同學泰半都對書寫很有興趣,都以找回書寫的熱忱為出發點,希望在這一段時間裡,甚是未來的日子,有幸可以讀到大家的文字。
自我介紹時我帶著筆記本上台,我簡單寫下幾個關鍵,卻也沒能平心順利地把準備的內容說得齊全。我想以近日閱讀的心得與大家分享「記憶並不可靠」這個想法,透過說明這段文字來鼓勵大家養成書寫的習慣。不過我發現這回的新同學都藏有一股想要書寫的欲望,甚至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我感受到一股蓄勢待發的活力,不知道其他舊生是否也有同樣感受。
進入課程時,我想著課堂紀錄書寫的新計畫,刻意讓自己抽離話題,想要站遠些,想要成為局外人。我選的位置不太好,看不到所有的同學,在姿體的行述上少了一些輔助。當那些聲音來自我後方的時候,我便更努力傾聽。截至目前為止看來,這樣的舉止與這樣的紀錄,似乎跟以往沒有太大的差異,不知不覺又寫多的流水帳,我得好好再想想怎樣靠近我的計畫。
很開心又認識了新同學,相信又會是一段愉快吃喝與學習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