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 THE FLOW 於秋季推出全新策展計畫《她與花 She and Her Flowers》,邀集台灣攝影師 潘怡帆 Crystal Pan、日本攝影師 大野深美 Fukami Ohno,並首度與跨領域裝置藝術團隊「雜波 ZAP」共同展出。三組創作者皆以自然為對話對象,但切入角度各異──有人在植物園的建築與歷史中梳理文明與自然的矛盾,有人以葉片、光線與鳥的視角重新描繪植物的記憶,也有人將午後微風與光影濃縮成可被感受的裝置。展覽試圖在「她」與「花」之間,打開一個凝視的縫隙,讓觀者在影像、風與光影之間,回到自身對自然最初而純粹的感受。
大野深美:從葉綠素到鳥的視角,十年間對自然的兩種凝視
本次展覽,藝術家大野深美帶來跨越十年的兩大系列作品──「Mermaid」木框系列(2014) 與 「Map of Light」鐵框系列(2025)。兩個系列彼此對話,分別呈現她與植物最原始的情感,以及十年後重新理解自然的方式。
「Mermaid」系列取材自大野的出生地日本埼玉。她以葉綠素印象法(Chlorophyll Print)創作,在相紙上覆蓋採集到的植物,讓陽光直接在葉片上留下痕跡,使綠與褐的層次自然生成。影像裡的植物是她童年與土地的記憶,但也同時象徵著消逝──大野提到,許多當年拍下的風景,如今已不復存在。作品因此成為一種「記憶的存檔」,提醒人們與自然之間的情感連接,往往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淡去。
十年後的「Map of Light」系列則以 Lumen Print 技法回應前一系列。這次,她嘗試站在「鳥」的視角觀看世界──鳥類擁有能見紫外線的視力,它們對世界的理解,是光線、陰影與能量的變化。Lumen Print 在水分滲入相紙時,會自然形成宛如發光的暈染效果,彷彿植物在黑夜裡閃爍。對大野而言,這些影像是鳥眼中植物的姿態,是牠們所看見的光,也是我們難以抵達的另一種自然感知。
潘怡帆:植物園的美與矛盾,穿越殖民歷史的影像採集
台灣攝影師潘怡帆的作品源自她多年研究「植物園」的田野調查。起點是她在倫敦著名的 Kew Garden(邱園)內,看見維多利亞式白色鋼骨溫室裡的熱帶植物時,產生的強烈矛盾:一方面被溫室的濕氣、美景與光影震懾,另一方面卻意識到植物園背後的殖民歷史——那些被展示的植物,其實是伴隨著航海、掠奪與收藏的文明足跡。
這樣的矛盾讓她開始追溯植物園的源頭,走訪英國、蘇格蘭、葡萄牙、德國等地的植物園,拍攝那些既具科學精神又帶權力結構的場域。於是我們在作品中看到多種景象:被霧氣包圍的溫室、破碎窗戶被野生植物吞噬的角落、帶著工業感的冷冽鋼骨,或如伊甸園般完美的人造景色。潘怡帆刻意不標注每張照片的所在地,希望觀者先放下地理與國族的分類,而以最單純的狀態感受植物園的美、空間的氛圍與其背後的複雜脈絡。
她的影像既不批判,也不歌頌,而是忠實呈現一種矛盾:在文明與自然之間,人類到底以什麼方式看待植物?又以什麼方式看待自己?
雜波 ZAP:《有風的午後》──將光影與微風濃縮成一顆會呼吸的種子
本次展覽也特別邀請跨領域藝術團隊「雜波 ZAP」創作光影裝置作品《有風的午後》,讓影像之外的自然感受,以另一種形式在展間流動。
作品的靈感源自團隊成員彥翔與任翔在植物園裡的觀察。他們陪著攝影師潘怡帆旅行、拍攝,常常在現場什麼都不做,只是坐著看植物搖晃、光影在地面上變換。那些無所事事的午後,反而成為最深刻的自然記憶。
《有風的午後》以程式、光影模擬與精細機構,再現「風經過樹葉」的瞬間。當空氣流動,作品中的葉片就會輕輕晃動,如同一陣午後微風吹進房間。團隊希望捕捉的,是每個人都熟悉的場景:窗簾微開、陽光落下、風吹過、世界剛剛好。
這件作品像一顆能活動的種子,把自然的時間感濃縮在展場之中,讓觀者在光與影的律動裡,重新找回那份久違的安靜。
以植物為鏡,回望我們與自然的距離
《她與花》的核心,除了植物本身,也讓植物成為一面鏡子。植物的形狀、光影、成長與消逝,映照出我們對土地、記憶、歷史與生命的理解。
大野深美的作品提醒我們,自然的記憶正在被時間悄悄改寫;潘怡帆的作品讓人意識到文明與自然之間存在的根本張力; 而雜波的作品則把一陣風安放在室內,提醒我們最日常、最微小的自然體驗,其實最容易被忽略。
三者共同構築出一個無聲的對話場域——關於自然,也關於我們如何觀看自然。
展覽資訊

《她與花 She and Her Flowers》台日攝影師聯展—潘怡帆 Crystal Pan × 大野深美 Fukami Ohno feat. 雜波 ZAP
展期|2025.10.11–12.13
開放時間|每週三、五、六 11:00–18:00
票價|100 元
地點|流 THE FLOW(台北市北投區豐年路一段 37 巷 14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