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為什麼?法國考試沒有選擇題和是非題

遙想從小到目前的生活經歷,人生的各種階段,總的來說,很感恩自己是幸福美滿的,尤其懷念學生時期,那段純真快樂的時光,但身為學生時並不能體會,畢竟當時還沒出社會,也無從比較。只覺得自己的學生生涯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除了自己內心的小世界,還要天天面對大大小小的考試。
對一個台灣學生來說,學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將來要面對的考試。花了幾年的時間苦讀準備,就是為了那一場將自己分類為優秀或愚苯的考試。所以很多學校的教學方式,都是為了考試而教,而不論什麼科目,台灣的各種考試都一定有選擇題或是非題(完全不知道答案時,還可以用猜的),這對於在台灣求學的我來說是理所應當,也再正常不過。
但在嫁到法國後的某次法國聖誕團圓餐中,和親戚的小孩閒聊,當時他正要從Lycée畢業,參加法國重要的年度高中會考BAC,才知道法國考試是沒有任何選擇題或是非題,再詳問下去,原來法國學生從小到大的任何考試都沒有「選擇」和「是非」這兩個項目,這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也顛覆了我從小到大對考試的定義。
因為台法的教育學制和考試制度都不同,台灣的大家都很了解,這裡先單就法國的來做一下簡單的說明。

法國中等教育制度:
分為幼兒學校(Maternelle)、小學(École élémentaire)、初中(Collège)、高中(Lycée)。法國年滿三歲的小孩,可以上幼兒學校,相當於台灣的幼稚園(三到六歲),基礎教育結構從小學開始為十二年國教,小學為五年制(六到十一歲),初中四年制(十一到十五歲),高中三年制(十五到十八歲)。
法國學生在中等教育時期會有兩次重要的「全國考試」,第一次是Collège畢業時的法國國中會考(Brevet)也是國學生必須獲得的第一張正式文憑,以2017年為例,考試科目為法文、數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和藝術史。
第二次是Lycée畢業時的法國高中會考(baccalaureat,簡稱Bac),分為「普通類會考」(BAC GENERAL)中的文學組、經濟社會學組和科學組,及「技術類會考」(BAC TECHNOLOGIQUE)中的非生產類技術組、工業技術組、實驗室技術組、社會醫療組、農產品及食品技術組、農藝及環境技術組、旅館管理組、音樂及舞蹈技術組。
一樣以2017年為例,考試內容依據高三課程而定,而不論報考那一類那一組的共同考試科目,都是「哲學」(Bac Philo),每年的法國高中會考也都依照傳統慣例,以為期四小時的哲學考試來揭開序幕,也是法國非常有名的哲學考試。

法國高等教育系統,分為兩種:
大學(université),是法國普通的大學系統,皆為公立綜合型性質,涵蓋領域廣泛也無排名,以研究教育為導向,一般以通過高中會考後取得的(BAC)為申請基準(即持有高中會考畢業證書BAC 的學生都可以申請進入學習)。
高等專業學院(Grandes Écoles,也稱大學校,是法國特有的名校系統學院,針對工程與商管領域,如工程師學院(École d'ingénieurs)、高等商學院(École de commerce)、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及其它領域的高等學院,以實務教學為導向,法國學生高中畢業後修業期限通常為五年,前兩年必須先在特定學校上預科。
以大學校預科班畢業生的資格(bac+2),方能參加競爭激烈的入學考試,考試錄取率相對較低,錄取後再至各院校接受為期三年的專業訓練,學成後即獲頒碩士文憑。許多法國的政治或企業家,多是由此名校系統出身,例如前法國總統歐蘭德及現任總統馬克宏,可以說是法國菁英培育的搖籃。

法國的哲學教育
前面說到法國學生從小到大的考試,不論什麼科目,都沒有任何選擇或是非題,即使是數學,它也以問答或申論式來出題,答案需要詳細敘述演算的方式和過程。我私下請教過幾位學校的老師,詢問了其它法國朋友們幾位小孩在小學、中學及高中的上課情形,再加上觀察剛上小一的兒子學校上課的情況,方才明白法國學校的教學方式。
以法國小學為例,全法國有一套統一的教學大綱,但各地方學校的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教材,都是自由的,不變的是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思辨與邏輯能力,訓練批判性和創造力,注重學生獨立思考以及理解的過程,並進一步讓學生能自主「發問」的能力,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將哲學的種子植入每位學生心中。
法國很注重哲學這門課程,高中必讀的哲學課自1808年由拿破崙設立,藉以培養「具有獨立批判能力」的法國公民。更甚者,巴黎還有專為三歲以上的小朋友開設的「兒童哲學工作坊」,反觀台灣的哲學教育是在大學後才有的「選修」課,而且多數人都將其視為無用的學科,不被台灣人重視。

為什麼法國考試沒有選擇題和是非題?
因為法國的所有考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它注重的是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知識廣度、思想的深度,以及清晰的思辨能力,就像人生會遇到的任何情況也都沒有任何標準答案,並不能以是非,或給出的幾個答案作結,這一切讓我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學校應該要教給學生什麼能力,去應對將來出社會後,面對多元化的環境,所遇到的種種挑戰,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世界,這是一個值得你我省思的問題。
台灣的教育環境是否被分數和考試荼毒,不論您現在是學生、曾經是學生,在台灣求學或有不同的求學經驗,都歡迎您在問與答中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延伸閱讀:
也歡迎大家加入「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臉書專頁,更多精彩資訊、繽紛影片不漏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