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日前一艘中國的核動力攻擊潛艦行經釣魚台的鄰接海域後上浮,並公開懸掛五星旗航行,引發各方關注。對於這艘中國潛艦為何要上浮,也出現諸多討論與不同的猜測。有人認為是因為日方的反制追蹤讓潛艦現形,才會被迫上浮,但也有人認為這艘潛艦的公開上浮航行,是在展示中國的新一代水下作戰能力。不過不論是採取何種論點,都會提到SOSUS,也就是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 (聲紋偵測系統)。這個深藏在大海深處的系統,因為肉眼看不到,又屬於最高機密,所以長期以來都非常神秘。但有趣的是,原本第一島鏈這個抽象的地緣戰略理論,卻具體的呈現在這套系統之中。
沿著第一島鏈設置的美軍SOSUS水下聲紋偵測系統。
簡單來說,SOSUS 就是一條海底電纜,但連接著許多高敏感度的水下聽音器,可以錄下海洋中的各種聲音。這套系統最重要的用途,是監視敵方的潛艦,並錄下敵方潛艦的聲紋。由於潛艦平日躲藏在水面之下,無法以肉眼辨視,因此發展出比對聲紋的方式,來識別潛艦。各種潛艦的聲紋都不一樣,甚至是同一級的潛艦,仍有細微的不同之處,只要記錄並比對這些聲紋的特徵點,就可辨識水面下的潛艦。所以平日蒐集越齊全、越詳細的敵方潛艦聲紋,在戰時就越有優勢。美蘇兩國在冷戰時,都大規模地蒐集對方潛艦的聲紋,而這套水下聲紋偵測系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發展出來的,同時這套系統也能即時監測敵方潛艦的活動。
一開始,美國發展的這套 SOSUS 主要是在防堵前蘇聯的潛艦,因此部署在北大西洋與太平洋的西北方海域附近。在北大西洋主要是以冰島為中心點,延伸到兩側的海域之中。而在太平洋,則以阿拉斯加與日本為主,由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延伸到白令海峽。日本則從北海道向北延伸到千島群島附近海域,向南橫越過津輕海峽,並同時設置在日本與南韓之間的對馬海峽。前蘇聯的潛艦在出海後,無論是進入大西洋或太平洋,都會受到這套系統的監控。除了可側錄最重要的聲紋外,也能提供預警,警告前蘇聯的潛艦已經出海活動。
在冷戰結束後,水下的威脅大減,這套 SOSUS 系統紛紛退役或轉為它用,唯一的例外是西太平洋地區。因為中國的威脅日增,所以反而進一步擴建。以防堵與監視中國的潛艦,新的 SOSUS 系統以沖繩為中心點,向北連結日本本島,向南則在經過台灣以後,連結菲律賓。同時最新型的 SOSUS 不止擁有更加精良的被動式高敏感度水下聽音器,還配備新型的主動式低頻聲納,並使用光纖與岸上高速電腦連結,可快速藉由各聽音器錄下的聲紋,精密研判敵方潛艦的大小、位置與訊號特徵。不過由於這是美日軍事合作的最高機密,興建時間與詳細的設置地點都是一個謎,日本政府也從來不就這個問題正面回答。
唯一可以大略確定的是,這套系統是沿著菲律賓群島,一路連結東馬來西亞、印尼的波羅洲,與印尼的各大小島嶼,橫跨巽他海峽與麻六甲海峽。由於從中國沿海要進入西太平洋必需穿越第一島鏈,而要進出印度洋則需要通過巽他海峽或麻六甲海峽,這等於就是全面封鎖了中國潛艦進入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活動通道。這條沿著第一島鏈建置的水下封鎖線,非常清楚地顯示了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價值,若今天第一島鏈不存在,則美國與日本也無從設置這一條水下封鎖線,監控大陸上的中國潛艇進入西太平洋或印度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個 SOSUS 水下聲紋偵測系統有沒有延伸到目前情勢最緊張的南海地區,則眾說紛紜。有一說是認為這套系統有個分支從菲律賓延伸進入南海海域,緊貼中國所主張的九段線最南緣,但這樣的說法一樣未得到任何的證實。不過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美軍對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反潛工作,從來沒有放鬆過,美軍的勝利級海洋監視艦近年來就常常出現在南海地區,並曾數度與意圖干擾其作業的中國船艦爆發衝突。海洋監視艦到底是在「監視」什麼,可能不太好理解,但如果採用另一個名稱「音響監聽艦」,那應該就很好理解了。這些海洋監視艦就等於是可以移動位置的水下聽音器。(未視待續)。